2024年度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5292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年度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年度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年度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年度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度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凯洛夫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更侧重于哪一个教育流派?()A.形式教育派B.实质教育派C.传统教育派D.现代教育派2.“说明心理与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体现的心理学研究目标是()。A.陈述B.解释C.预测D.控制3.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A.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B.自愿性、娱乐性、实践性C.组织性、灵活性、创新性D.组织性、实践性、娱乐性4.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A.尊师爱生、团结互助、双边互动B.师生合作、长善救失、教学相长C.尊师爱生、长善救失、

2、双边合作D.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5.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A.课程计划B.学科课程标准C.教材D.教参6.在我国近代,“教育救国”的口号曾不绝于耳,但“唤来唤去还是一句空话”。这是由于()。A.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B.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起决定作用C.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制约作用7.以纲要形式规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A.教材B.课程评价C.课程计划D.教学大纲8.中小学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A.教学目标B.课程目标C.课程计划D

3、.课程标准9.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是()A.教学指导书B.教学参考书C.教材D.教案10.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A.小组活动B.集会活动C.个人活动D.文体活动11.中国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A.元朝末年B.明朝末年C.清朝末年D.民国初期12.在教育学理论发展中,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A.赞可夫B.皮亚杰C.布鲁纳D.瓦根舍因13.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矛盾,并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明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14.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除课程计划外,还包括A.课程设计和课程标准

4、B.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C.课程标准和教材D.课程评价和教材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做好工作计划和总结16.在抽象逻辑思维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动作B.形象C.语言D.表象17.凯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A.起决定作用B.不起决定作用C.只起加速作用D.只起延缓作用18.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中心工作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C.做好学期工作计划D.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19.明确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近代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乌申斯基D.第斯多惠20.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

5、施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娶卵学制C.壬子要丑学制D.壬成学制21.我国现行中考、高考制度所体现的主要评价方式是()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多元性评价22.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A.生理与社会需要B.物质与精神需要C.爱与隶属需要D.成就与交往需要23.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是()A.校外活动B.课外活动C.社会实践活动D.教学24.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A.奴隶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封建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25.读了红楼梦中对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的描述,头脑中浮现出她的形象。这种心理过程属于()。A.感觉B

6、.记忆C.想象D.思维二、判断题(8题)26.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A.正确B.错误27.“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任意方法使他们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律师、法官,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A.正确B.错误28.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类反射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A.正确B.错误29.只有外表特征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A.正确B.错误30.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一定是优秀教师A.正确B.错误31.心理健康与个体心理活动达到的功能状态无关。A.正确B.错误32.课程计划是规定各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的指导性文件。A.正

7、确B.错误33.社会需要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_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群体。35.在视觉记忆中,外界信息经由感觉器官的登记后可以保持约300毫秒。这在记忆系统中被称为_四、简答题(10题)36.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37.简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38.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39.简述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的原因。40.试述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2.美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何意义?43.简述学制的建立依据。44.简述班都拉的强化分类及其含义。45.简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参考答案

8、1.C2.B人的心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必定依存于一定的务件,找出这些依存条件及其内在的关系和联系,才能对心理现象给予科学的解释。这是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目标解释心理现象。3.A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4.D暂无解析5.A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其中,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6.A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和作用巨大,但是不能起决定

9、作用。实践证明,离开革命,“教育救国”的口号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个新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教育的作用不能夸大到代替社会革命的程度7.D学科课程标准又叫教学大纲,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8.D9.C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10.A小组活动是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小组活动的特点是自愿组合、小型分散、灵活机动。11.C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12.B13.B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矛盾,面临不同

10、的发展任务,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阶段性。14.C在我国,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三部分,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15.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16.C暂无解析。17.B18.A本题考查班主任的基本任务19.A20.B王实学制是中国细方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没有实行,杂甲学制主要承量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读学划明文规定教育旧的是“选君,单孔,向公,南责,内案”明显及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网”的思想。另外,还规文不许男女同枝,轻视女子孩育,保现了平监民地平并建的特点。21.C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时进

11、行的教学评价,主要用于评定在一学期、一学年或某个学习课题结束时,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判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并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这种评价的目的在于给学生划分等级。我国现行中考、高考制度所体现的就是终结性评价。22.B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先天的生理需要和后天的社会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23.D教学是学校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所以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24.B现代生产需要扩大教育范围,工人阶级为争取教育的权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这一切迫使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提出了普

12、及义务教育的问题。25.C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6.B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27.B此说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易导致“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错误。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虽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无条件的,还要考虑遗传、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影响。教育并不能任意决定人的一切发展方向。28.B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都属于条件反射活动。29.B不只外表吸引力的外表特征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

13、,其他品质,尤其是重要品质的认定也具有同样的效应。30.B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1)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2)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学科专业、文化基础、教育科学等知识;(3)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教育教学的管理与组织、自我反思等能力.“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只能说明该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否达到“优秀”也未可知,其职业道德素养如何更没有体现,据此判定“一定是优秀教师”是错误的。31.B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达到的良好或最佳功能状态。具体来说,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生

14、活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与完善个人生活。32.A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33.B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阑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教育目的的确立也受社会生产力制约,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生产方式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教育为社会服务,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所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34

15、.非正式群体35.瞬时记忆36.(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37.(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大量的接受间接经验,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不必要也不可能事事通过直接经验来获取;(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主要不是探求新的真理,而是学习和继承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主要是书本知识;(3)学生以书本知识学习为主是个提高效率的过程;(4)书本知识学习要和直接经验相结合。38.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心理学相关的原理,我认为影响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