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吉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4305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吉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4年度吉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4年度吉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4年度吉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4年度吉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度吉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吉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吉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A.1951年B.1958年C.1985年D.1993年2.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是()A.校外活动B.课外活动C.社会实践活动D.教学3.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称为A.观察B.思维C.表征D.表象4.优秀班主任在处理犯错的学生时,经常采取点名批评和不点名批评相结合的方式,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这种做法遵循的德育原则是【】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D

2、.知行统一原则5.因势利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原则中的()A.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B.知行统一原则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6.以泰勒为代表的课程论专家提出的课程设计模式被称为A.情境模式B.实践模式C.过程模式D.目标模式7.中国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A.元朝末年B.明朝末年C.清朝末年D.民国初期8.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是指()A.表象B.联想C.感觉D.知觉9.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C.做好家长工作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10.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

3、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1.林老师通过创建良好的班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林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一课程的特点?()A.活动课程B.隐眭课程C.综合课程D.选修课程12.“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13.我国现代学制确立和发展中所沿用的基本类型是()。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分支学制D.多轨学制14.以跑、走、跳、投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运动是()A.田径B.体操C.球类D.武术15.教育科学现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A.教育学B.教育哲学C.教育心理学D.教育生理学16

4、.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A.说理教育法B.榜样示范教育法C.自我修养教育法D.陶冶教育法17.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与校外活动C.共青团与少先队活动D.生产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18.我国1922年颁布、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19.系统阐述绅士教育思想的近代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杜威20.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称为()A.定势B.能力C.习惯D.技能21.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是A.

5、闻鸡起舞B.谈成色变C.见花落泪D.触景生情22.在教育史上,存在着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的现象。这说明学制具有()。A.永恒性B.继承性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23.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A.学校教育制度B.儿童教育机关C.成人文化教育机关D.国家教育领导体制24.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是()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B.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C.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25.教学过程是以认识为基础()A.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B.促进教师教的过程C.形成操作技能的过程D.学习直接经验的过程二、判断题

6、(8题)26.只要能教好书就是一名好教师。A.正确B.错误2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28.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掌握了知识,其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发展。A.正确B.错误29.课程计划是规定各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的指导性文件。A.正确B.错误30.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势必会降低学生的主体地位。A.正确B.错误31.给学生请家教就是家庭教育。A.正确B.错误32.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高中阶段应以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为主。A.正确B.错误33.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中

7、,强化有三种形式,即直接强化、_和自我强化。35.在视觉记忆中,外界信息经由感觉器官的登记后可以保持约300毫秒。这在记忆系统中被称为_四、简答题(10题)36.简答国外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37.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38.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有哪些?39.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40.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运用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41.如何培养健康的情绪?42.为什么说教育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43.简述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的原因。44.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5.班主任如何才能组织和培养好班集体?参考答案1.C1985年我国正式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它明确提出,这

8、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2.D教学是学校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所以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3.A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是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组织知觉活动,自始至终伴随着思维和言语的活动,又叫“思维的知觉。4.B本题考查德育的基本原则5.A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内心精神世界,教育者要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收到良好效果。这所体现的是德育原则中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6.D本题考查课程设计模式

9、。7.C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8.C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例如听到声音,看到颜色,嗅到花香等都是感觉。9.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也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学校中的经常性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主任来进行的。10.A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中国颁布了第一个现代学制。该学制主要抄袭日本,由当时的管学大臣张百熙起草。该学制只颁布而没有实行。11.B12.A13.A14.A暂无解析15.A16.A暂无解析17.A教学是学校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所以教学是对学生

10、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18.C1922年,在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此后,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就学制做了些修改,但基本上继承了“壬戌学制”,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19.B20.D21.B由抽泉概念和将号作为条件到激而建立的务件反粉系既称为第二信号系统。其可以同提而概接地反映现实,及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第二信号系统是人脑高级活动的重要特征。进成色变比窗一提双系事犹非常富怕,及映了抽象概念作为条件制散的特征。22.C23.A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

11、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24.D中共中央于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才;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等。25.A暂无解析26.B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具体任务是: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27.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28.B学生掌握了知识,其能力未必能够得到发展。因为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的数量有关,还与掌握知识的方法、手段等有关。29.A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

12、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30.B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教学中要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指明方向,教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性。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必须注意两个问题。在教学中,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学生只要服从教师,就能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品德,又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人盲目探索状态,学不到系统的知识,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31.B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13、32.B高中阶段应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同时要设置丰富的选修课供不同的学生选修。初中阶段设置的课程才是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33.A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技能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所以说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34.替代强化35.瞬时记忆36.(1)在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与融合;(2)在课程内容上,重视教材的现代化和理论化;(3)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4)在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结

14、合;(5)加大课程难度,进行“尖子生”的筛选和培养。37.(1)信息保持时间短暂。最长不超过1分钟。(2)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3)短时记忆的信息容易受干扰。38.(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2)教育要受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39.(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学习的程度。(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4)识记者的态度。40.(1)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人们在注意状态下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外部表现,既能够判断学生是否在专心听讲,又能够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最优化。(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明确学习目的与任务。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分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4)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如果过分地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无论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是在一堂课上,教师都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41.(1)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2)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3)丰富积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