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陕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3313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陕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陕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陕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陕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陕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陕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陕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陕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每个新人职教师都应学会做班主任工作,而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2.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C.做好家长工作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3.某人情绪发生快并且强度大,易冲动。此人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黏液质C.胆汁质D.抑都质4.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A.教学B.社会实践活动C.课外活动D.班主任工作5.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种成就行为的

2、主观判断,称为A.自尊B.自信C.自我效能感D.自我意识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A.连续性、广延性B.长期性、间接性C.主体性、示范性D.复杂性、创造性7.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是贮存在哪一种记忆中的两种记忆方式()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B.感知教材,形成表象C.理解教材,形成概念D.知识的巩固与保持9.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反映出的教学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10.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

3、不同的观点。其中,以美国学者孟禄为代表主张的是()。A.生理起源说B.劳动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交往起源说11.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是()A.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1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A.进行科学的发现B.进行技术的发明C.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D.探索未知领域13.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倡导的“三个中心”是指()。A.教师、活动、经验B.学生、活动、教材C.教师、书本、课堂教学D.学生、经验、活动14.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是()。A.家庭、环境和

4、各种校外机构B.家庭、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C.社区、各种校外机构和大众媒介D.家庭、学校和社会15.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的注意是()。A.随意注意B.随意后注意C.不随意注意D.不随意后注意16.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是A.诱因B.能力C.认知D.需要17.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今后要重点推进_的改革与发展。()A.基础教育B.农村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18.小雨过现察和思考,总结出飞机,轮船、汽车、火车等那维法确物资或乘客,他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抽象B.知觉C.联想D.想象19.创立了交朋友小组的治疗方法的心理学家是()A.荣格B.罗杰斯C.卡特尔D.阿德勒20.

5、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提出的教学方法是()A.“掌握学习”教学法B.“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C.“导学式”教学法D.情景教学法21.我国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演示法C.谈话法D.实验法22.我国中小学各学科教科书编写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标准B.课程方案C.课程类型D.教育目的23.有位心理学家在研究拔河比赛时发现,参赛人数越多,每个人出力越少。这种现象属于()。A.社会阻抑B.社会惰化C.社会助长D.去个性化24.当前我国教育方针中明确规定的教育目的是()。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B.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C.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

6、新人D.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5.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中心工作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C.做好学期工作计划D.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二、判断题(8题)26.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同步进行。A.正确B.错误27.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盒提取的过程。A.正确B.错误2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29.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A.正确B.错误30.感觉的适应与感受性的变化密切相关。A.正确B.错误31.技能就是习惯A.正确B.错误32.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

7、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A.正确B.错误33.只有外表特征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矛盾是_之间的矛盾35.吃了糖之后再吃橘子感觉橘子更酸,这种现象是_四、简答题(10题)36.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37.为什么说教育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38.美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何意义?39.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40.简述培养助人行为的方法。41.简述学制的建立依据。42.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自的基本特点。43.简述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及其特点。4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5.举例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

8、科学概念。参考答案1.B2.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也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学校中的经常性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主任来进行的3.C胆汁质的人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多血质的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黏液质的人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抑郁质的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4.A暂无解析5.C班杜拉于1997年提出一个新概念,即“自我效能”,用以阐述人的动机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强化),而且受“人对结果的期望”这一认知因素的影响。效能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测。6.C“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主体性、示范性。主体性指教

9、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示范性指教师言行摹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7.C在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原则上是分类处理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长期记忆中储存着两种不同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8.C暂无解析9.B题干引文的意思是,如果教学不按一定顺序而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头脑混乱而没有收获。这里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感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提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发展。10.C11.C1985年颁布的

10、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2.C暂无解析13.C14.C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等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社会教育主要通过社区,各种校外机构,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等途径和形式来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15.C不随意注意也称无意注意,它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的注意。16.D本题考查动机产生的条件17.B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重

11、中之重的地位。18.A暂无解析。19.B交朋友小组是罗杰斯开创的一种集体心理治疗,由背景或问题相似的人组成小组,通过集体活动来帮助参加者改变适应不良的行为或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也可以用于希望提高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的正常人20.B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针对许多学生善于用教师板书这一特点,提出了“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是以简单的符号、单词、数字、关键性的语言等各种形式把教科书中需要掌握的内容概括成简明的纲要信号21.A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有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等,讲授法是最古老、运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也是我国目前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22.A本题考查学科课程标准和教

12、材23.B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题干所述的现象就属于社会惰化。24.D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5.A本题考查班主任的基本任务26.B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其独立性表现之一,就是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可能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可能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水平。27.A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的输入编码是识记过程,

13、信息的储存时保持过程;信息的提取是再认或回忆过程。28.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29.A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30.A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31.B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不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所以技能不是习惯。32.B此说法不全面。教育规律既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

14、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33.B不只外表吸引力的外表特征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其他品质,尤其是重要品质的认定也具有同样的效应。34.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35.感觉对比/继时对比36.(1)意志行动是有明确目的的行动。(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37.教育为一定的经济服务,这是教育的重要社会功能。到了现代社会,教育的经济功能日益重要。教育通过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通过科学技术再生产对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与作用。38.(1)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2)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3)美育能促进体育,美育具有怡情健身的作用。(4)美育能促进劳动教育,使学生体验到劳动创造美的喜悦。39.(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具有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40.(1)提高助人报酬。摩根和帕克认为,帮助别人时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在决定是否做出助人行为时所主要考虑的,随着助人报酬的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提高。(2)将社会规范内化。个人将利他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规范形成道德义务感、社会责任感、信念和价值观,从而推动个人做出助人的行为。41.(1)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2)依据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