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汇编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3309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汇编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汇编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汇编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汇编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汇编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汇编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汇编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汇编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首次从理论上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卢梭2.中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A.尊师爱生、团结互助、双边互动B.师生合作、长善救失、教学相长C.尊师爱生、长善救失、双边合作D.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反映了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努力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A.生物进化论B.黑格尔哲学C.政治经济学D.人的全面发展学说5.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2、()A.备课B.上课C.课外作业D.成绩评定6.智力是下列哪种能力的综合()A.思维能力B.观察、记忆力C.特殊能力D.一般能力7.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说明某一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将学生分类排队,该测验是()A.标准参照测验B.标准化成绩测验C.常模参照测验D.教师自编测验8.“思维着的知觉”指的是()。A.观察B.判断C.推理D.表象9.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A.普通教育学B.新教育大纲C.论共产主义教育D.教育过程10.心理咨询过程中使用厌恶疗法的心理学理论流派是A.精神分析B.认知主义C.行为主义D.人本主义11.下列不属于教学

3、模式的要素的是()A.主题B.策略C.程序评价D.范围1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般为()。A.教育现象及规律B.教育政策与法规C.教育理论与实践D.教育历史与现实13.现代社会体现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学校,这说明制约学制建立的因素是()A.社会意识形态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本国历史文化传统D.生产力发展水平14.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A.机器大工业B.社会主义制度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市场经济15.以跑、走、跳、投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运动是()A.田径B.体操C.球类D.武术16.于1922年颁布,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癸卯学

4、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7.认为教育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模仿这一本能的观点是()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交往起源说18.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是()A.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19.杨华最近对学习、娱乐没有兴趣,觉得生活没有价值和意义,常常感到前途悲观,情绪低落、沮丧、失望和无助。他的这种消极情绪属于()A.抑郁B.悲哀C.焦虑D.恐惧20.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

5、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21.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缺乏的意志品质是()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韧性22.与强、平衡、不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23.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是指()A.表象B.联想C.感觉D.知觉24.教育的本质属性是()。A.使新生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力B.使新生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关系C.使新生一代接受现有的主流文化D.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25.一个人枕叶受伤后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感觉是A.唤觉B.味觉C.视觉D.

6、听觉二、判断题(8题)26.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盒提取的过程。A.正确B.错误27.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A.正确B.错误28.不同智力水平的人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同的A.正确B.错误29.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工作对象是不同的。A.正确B.错误3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31.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一定是优秀教师A.正确B.错误32.能力的个别差异不包括能力类型的差异。A.正确B.错误33.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中,_起主导作用35._是

7、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四、简答题(10题)36.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37.举例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38.试析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39.论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40.简述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的原因。41.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42.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43.试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44.简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45.结合实际,说明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参考答案1.A2.D3.B4.D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5

8、.B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6.D一般能力和认知活动紧密地联系着,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是一般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说的智力7.C8.A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在观察过程中自始至终伴随着思维和言语的活动,所以观察又叫“思维着的知觉”。9.B10.C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行为理论。其中,行为主义理论包括:(1)系统脱敏法;(2)厌恶疗法;(3)强化、惩罚与消退法。11.D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主题、目标,策略、程序评价等,不包括范围。12.A13.D暂无解析

9、14.B暂无解析15.A暂无解析16.D1922年,在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成学制”此后,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就学制做了些修改,但基本上继承了“壬戌学制”,并一直港用到新中国。17.C18.C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A20.D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或主要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21.C意志品质的果断性是意志机敏的表现,是善于辨明是非真伪,

10、善于抓住时机,善于应付复杂情境,迅速而合理地处理矛盾的能力。与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冒失。22.C巴甫洛夫划分的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恰与古希腊希波克里特划分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其中,强、平衡而不灵活型表现为条件反射容易形成而难以改变,庄重、行动迟缓而有情性;黏液质表现为情续平稳、安静稳重、自制力强,但主动性较差、思维灵活性略差,行动迟缓。23.C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例如听到声音,看到颜色,嗅到花香等都是感觉24.D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和作用,促使其发展的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25.C本题考查神经系统

11、26.A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的输入编码是识记过程,信息的储存时保持过程;信息的提取是再认或回忆过程。27.A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才能抓住根本。题干说法正确。28.B智力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都呈现常态曲线式的分布.智力的分布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即占两头的智力超常与智力低下的人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发展在正常范围内。29.A心理咨询主要面对的是正常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如青少年的生活适应、学习焦虑职业选择、人际关系、恋爱等意识层面的问题.心理治疗

12、的主要对象则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如神经症精神疾病、性心理障碍、行为障碍等心理障碍和身心疾病,它更多涉及潜意识层面的问题。30.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31.B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1)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2)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学科专业、文化基础、教育科学等知识;(3)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教育教学的管理与组织、自我反思等能力.“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只能说明该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否达到“优秀”也未可知,其职业道德素养如何更没有体现,据此判定“一定是优秀教师”是错误的。32.B能力的个别差异包括三个方面,即能力发

13、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3.A气质具有先天性特点,更多地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表现为人在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只有类型差异,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与制约,表现为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因此有优劣之别。注意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主要有: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稳定性强,性格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出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34.教育或学校教育35.义务教育36.(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最根本的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脑力与体力的全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2

14、)造成人片面发展的原因是旧式分工;(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4)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37.(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充分利用“变式”(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方法。(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38.(1)生物遗传因素(2)家庭因素(3)学校教育因素(4)社会文化因素(5)个人主观因素39.(1)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2)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3)学校教育因素。学生只有在学校里通过学习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自己优良的人格特征,才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学生通过课堂教育接收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此外,校风、班风、教师的言行等都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