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4311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年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年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年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年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长期以来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的哪一功能()A.甄别与选拔B.促进学生发展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促进教学过程2.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A.论语B.大学C.礼记?学记D.理想国3.最早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等教学思想的文献是()。A.大学B.论语C.学记D.孟子4.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除课程计划外,还包括A.课程设计和课程标准B.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C.课程标准和教材D.课程评价和教材5.进意具有两个特性,它们是A.准各性和敏境性B

2、.间接性和钡牺性C.则量从本新班D.指向性和果中性6.关于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A.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又劳动者和接班人B.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又建设者和接应人C.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D.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教育是一种()A.生物现象B.自然现象C.社会现象D.心理现象8.教育科学现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A.教育学B.教育哲学C.教育心理学D.教育生理学9.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是()A.家庭、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B.社区、各种校外机构和大众媒介C.家庭、学校和社

3、会D.家庭、环境和各种校外机构10.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A.需要起源论B.意识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11.教育学中教育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狭义教育是指A.家庭教育B.特殊教育C.职业教育D.学校教育12.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课外作业D.成绩评定13.古希腊的雅典教育特别重视()。A.军事体操教育B.雄辩和演说训练C.“骑士七技”训练D.人的多方面和谐发展14.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

4、知识与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15.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是()A.校外活动B.课外活动C.社会实践活动D.教学16.我国古代明确阐述教学相长辩证关系及“师严然后道尊”教师观的教育文献是A.中庸B.学记C.大学D.论语17.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其中杜威倡导的是()。A.实用主义教育学B.实验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18.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是指A.学校教育制度B.国民教育制度C.学校管理制度D.学校行政体制19.某中学规定女生不许留披肩发,否则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将被强制执行。这种做法侵犯了学生的【】A.受教育权B.健康权C.隐私权D.人身权

5、20.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情。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不均衡性C.可变性D.个体差异性21.掌握学习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卡罗尔B.奥苏贝尔C.布卢姆D.沙塔洛夫22.下列不属于课程的是()A.学校周边环境B.英语C.语文D.数学23.下列符合我国古代个别教学的特征的是()A.学生有固定的修业年限B.教师对学生讲授相同的内容C.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程度都不相同D.学生的年龄相同但知识程度不同24.对学生进行奖励、惩罚,运用的德育方式是()A.实际锻炼B.说服教育C.品德评价D.榜样示范25.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教育

6、D.理想国二、判断题(8题)26.提高全班学生成绩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A.正确B.错误27.只有外表特征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A.正确B.错误28.流体智力是后天形成的、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学习能力。A.正确B.错误29.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A.正确B.错误30.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A.正确B.错误31.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高中阶段应以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为主。A.正确B.错误32.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随着练习次数增加,技能水平匀速提高。A.正确B.错误33.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吃了糖之后再吃橘子感觉橘

7、子更酸,这种现象是_35.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四、简答题(10题)36.举例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37.美育的实施途径有哪些?38.试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39.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哪些特征?如何适应?40.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41.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是什么?42.为什么说教育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43.结合教学实例论述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44.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5.结合实际,说明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参考答案1.A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长期

8、以来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2.C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论述了中国奴隶社会的学校制度、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师的作用等,尤其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3.C4.C在我国,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三部分,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5.D注意有两个特红;招向注和是中性。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排性。注意的集中性不纹相高开一初与洁确对象无关的东向,而且也相时各种十机村基进行标制,以焦注险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6.D结养地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9、又建设者和推监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进“平总书记路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指明了教育工作的根本径务,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排。7.C暂无解析8.A9.B社会教育是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辅导和制约作用的一种教育,它主要是通过社区,各种校外机构,以及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发生的。10.D11.D快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12.B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13.D14.B暂无解析15.D教学是学校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工作,

10、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所以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16.B本题考查教育文献。17.A18.A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艾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点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盾、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19.D本题考查学生的权利和义务20.D21.C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卢姆,通过对美国教育的深入研究,逐步形成掌握学习理论,即“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22.A语文、数学、英语都属于狭义的课程,即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科目;广义的课程还包括小

11、学课程、中学课程、大学课程等。学校周边环境不属于课程的范畴。23.C暂无解析24.C品德评价法主要包括奖励、惩罚和操行评定等,说服教育是德育的基本方法,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都是德育的一种方法。25.A本题考查教育学的确穿阶段。【应试指导】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署作,论运了中国奴隶社会的学校制度,教育留的,教学原则,教师的作风等26.B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任务。27.B不只外表吸引力的外表特征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其他品质,尤其是重要品质的认定也具有同样的效应。28.B流体智力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提出的智力的一种形态。它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流

12、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在个体差异上,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29.B此说法不全面。教育规律既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30.A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才能抓住根本。题干说法正确。31.B高中阶段应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同时要设置丰富的选修课供不同的学生选修。初中阶段设置的课程才是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32.B技能需要通过练习形成。练习的效率受以下因素制

13、约:(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知识。(3)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简后繁。(4)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5)适当安排练习次数和时间。(6)练习方式要多样化。(7)让学生每次都知道练习结果,及时改进。33.A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作为一种有意知觉,在开始前需要提出目的,拟定计划,并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去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34.感觉对比/继时对比35.义务教育36.(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充分利用“变

14、式”(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方法。(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37.(1)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2)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3)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38.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能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39.(1)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应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教育中既要注意稳定性,不随意改变教育内容和方法,又要考虑可变性,充分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力。(4)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40.(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感。(2)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41.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2.教育为一定的经济服务,这是教育的重要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