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上传人:p****u 文档编号:376452004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9.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220-589220-589年)年)第二单元解读隋政治:经济:思想:分裂格局,民族交融,士族政治庄园经济;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开发佛、道迅速传播,三教并行,儒学发展出现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君主专制加强,制度创新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呈现繁荣局面;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出现三教合流的趋势;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多元发展、全面繁荣、唐581618581618年年618907618907年年三国两晋南北朝220220280280年年266266420420年年420420589589年年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

2、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思想文化领城的新成就,体会隋唐时领城的新成就,体会隋唐时期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了解,了解中外交流的历史意义。中外交流的历史意义。【课标】知识分解第第8 8课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复习主线:文化开放(交流融合)-文化自信(灿烂成就)主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1.三国至儒学、佛教、道教的发展概况。2.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中外文化交流的成就、原因及影响。3、中外文化交流的表现

3、、影响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使臣前往西域求佛法,请来了两位高僧,还用白马驮来佛经。汉明帝让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在他们居住的地方修建佛寺,这就是洛阳的白马寺。导入一、时空定位领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思想儒学 开始吸收佛教、道教,有了新发展 _ _ _ _ 佛教 吸收儒、道思想,趋于_ _形成不同宗派(完成本土化)vs反佛斗争道教 民间广为传播,_ _“三教并行”,唐初最受欢迎文学建安文学、田园诗、骈文、民歌等。唐诗(李白、杜甫)艺术书法 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完备,王羲之称“书圣”。楷书(颜真卿、柳公权)、草书(张旭、怀素)绘画 顾恺之_ _吴道子“画圣”、阎立本等雕塑 大同云

4、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科技数学:南朝祖冲之的圆周率;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地理: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建筑:隋朝李春设计赵州桥;印刷术:唐朝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书籍;火药:唐中期已有配方,唐末应用于军事;天文学:僧一行测算地球子午线长度;医学:孙思邈千金方,唐本草二、知识梳理,夯实基础三教合一三教并行儒学复兴运动本土化“贵儒”“尊道”“以形写神”三、核心概念三、核心概念1 1、三教:、三教:指的是儒、释、道三家。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有三教的连指的是儒、释、道三家。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并相互影响,在社会功能上起到互补作用,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并相互影

5、响,在社会功能上起到互补作用,隋唐时期,三教并行,三教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宋代以隋唐时期,三教并行,三教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宋代以来,三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树一帜。来,三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树一帜。2 2、三教并行:、三教并行:儒学家提出儒、佛、道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三教合归儒”,主张,主张以儒学为以儒学为主,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3 3、三教合一:、三教合一:即尊道、礼佛、崇儒,奉老子为祖先,使道教最受尊崇;即尊道、礼佛、崇儒,奉老子为祖先,使道教最受尊崇;儒家、道教和佛教思

6、想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儒家、道教和佛教思想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互有影响又互有影响又彼此独立彼此独立。但是三者并没有融合成一种思想流派。但是三者并没有融合成一种思想流派。(2022山东省普通高中高三4月联合质量测评3)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妇女在婚姻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主动权。据统计唐代公主再嫁者达二十三人,高祖女四,太宗女六,中宗女二,睿宗女二,元宗女八,素宗女一,三嫁者四人。当时人们并不认为改嫁是可耻的不道德的行为,民间妇女改嫁之事也很常见。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至唐代()A社会开始产生对女性的束缚与偏见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婚姻观念C儒学节烈观尚未成为官方主流意识D封建统治者受儒家伦理纲常熏

7、陶尚浅4 4、建建安安文文学学:以以曹曹操操父父子子为为代代表表,人人生生哀哀伤伤与与建建功功立立业业的的气气概概交交织织融合融合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曹操短歌行5 5、田园诗歌:田园诗歌:以陶渊明为代表以陶渊明为代表逃避现实,探寻个体的理想人格。逃避现实,探寻个体的理想人格。采采菊菊东东篱篱下下,悠悠然然见见南南山山。山山气气日日夕夕佳佳,飞飞鸟鸟相相与与还还。陶陶渊渊明明归归田田园园居居6 6、南朝骈文南朝骈文:注重韵律与对仗。注重韵律与对仗。孙孙策策以以天天下下为为三三分分,众众才才一一旅旅,项项籍籍用用江江东东之之子子弟

8、弟,因因利利乘乘便便。庾庾信信哀哀江江南赋序南赋序7 7、南北朝民歌:南北朝民歌:南朝民歌清丽缠绵,反映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南朝民歌清丽缠绵,反映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反映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反映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一坐复一起,黄昏人定后,许时不来已。一坐复一起,黄昏人定后,许时不来已。一坐复一起一坐复一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川敕勒川8 8、魏晋风度、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乱世时期里面,那些名士们所表现出来的率直任诞、:指的是魏晋乱世时期里面,那些名士们所表现出来的率

9、直任诞、清俊通脱,在思想上极为自信风流潇洒、而生活行动中却不拘礼节、不滞于清俊通脱,在思想上极为自信风流潇洒、而生活行动中却不拘礼节、不滞于物,这样一种独立特行的行事风格。物,这样一种独立特行的行事风格。魏晋名士表现出来的哲学态度、处世方魏晋名士表现出来的哲学态度、处世方式和人格精神,是魏晋时期文化哲学最直接与深刻的体现,也一直是后世文式和人格精神,是魏晋时期文化哲学最直接与深刻的体现,也一直是后世文人景仰的对象和追求的目标。人景仰的对象和追求的目标。以以“竹林七贤竹林七贤”为突出代表的为突出代表的“魏晋风度魏晋风度”。得到了后世的知识分子的高度赞赏。得到了后世的知识分子的高度赞赏。魏晋风度是

10、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造成这种文化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精神领域普遍出现了危机B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大发展C新兴门阀士族生存环境险恶,不得不依附某个政治集团D魏晋时期佛、道盛行9 9、魏晋玄学:、魏晋玄学:研究研究易经易经老子老子庄子庄子三部书,合称三部书,合称“三三玄玄”。用老庄(道家)思想解释。用老庄(道家)思想解释周易周易等儒家经典。思想上,主等儒家经典。思想上,主张虚无的张虚无的“道道”,宣扬,宣扬“无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

11、;政治上,主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政治上,主张“无为无为”;社会风气上,崇尚;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清谈”。这。这有助于士人个性解放;有助于士人个性解放;但是另一方面忽视礼教,崇尚玄虚,逃避现实的消极人生观。玄学但是另一方面忽视礼教,崇尚玄虚,逃避现实的消极人生观。玄学盛行时,许多士族官僚纷纷以玄谈为务,以至于出现盛行时,许多士族官僚纷纷以玄谈为务,以至于出现“清谈误国清谈误国”的现象。东晋以后,一些政治家也把玄学与政治分开,以儒学治国,的现象。东晋以后,一些政治家也把玄学与政治分开,以儒学治国,以清谈致玄,玄学之风渐弱。以清谈致玄,玄学之风渐弱。玄玄学学是是魏魏晋晋时时期期思思想想文文化化的的

12、标标志志性性成成果果,玄玄学学家家既既醉醉心心于于有有与与无无、生生与与死死、动动与与静静、圣圣人人有有情情与与无无情情等等问问题题的的讨讨论论,也也认认为为纲纲常常礼礼教教、君君臣臣上上下下,多多是是“天天理理自自然然”,应应任任其其发发展展。这表明魏晋玄学(这表明魏晋玄学()A.取代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取代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B.克服了传统儒学的局限克服了传统儒学的局限C.开创了三教合一的局面开创了三教合一的局面 D.糅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糅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1010、灭佛运动:、灭佛运动:魏晋时期魏晋时期佛教盛行,广修寺庙,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耗费了大量的了大量的钱财钱财,很多很多劳动力劳动

13、力不事生产,严重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影响到到政府财政收入政府财政收入。南朝。南朝范范缜缜对佛教进行抨击对佛教进行抨击,他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他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北魏、北周及唐朝等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统治者几度灭佛。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几度灭佛。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2022山东省高三备考监测联考2)两晋十六国时期,在朝廷的提倡下,佛教势力迅速膨胀,寺庙里有自定的法律僧律;有自己的武装组织僧兵;

14、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寺产;僧人不交捐纳税,不服兵役也不出劳役。这一状况()A助长了统治阶级的腐化 B为士族的崛起提供了机遇C导致儒学丧失主流地位 D势必影响国家发展与稳定1111、中华文化圈:、中华文化圈:隋唐是中华对外交流的高潮时期隋唐是中华对外交流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的这一时期的对外对外交流在深度和广度交流在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过了前代。上远远超过了前代。周边各国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榜样以中华文明为榜样,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积极学习并吸收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的成果中华文明的成果。中华典。中华典章制度、思想文学、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态深刻渗入章制度、思想文学、生活方式和观念

15、形态深刻渗入日本、朝鲜和越南日本、朝鲜和越南,最终最终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汉字为表征形成了东亚文化圈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汉字为表征形成了东亚文化圈。该文化圈。该文化圈又因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明又因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也被称为也被称为“中华文化圈中华文化圈”。汉唐中国遵循古代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叠合的理想形态,在中国与四邻的关系中,形成一个多重同心圆网络,中国居于中央,编织列国于四周。这一网络的形成根源于()A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B农耕经济领先世界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册封朝贡制度形成东汉末年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唐朝唐朝道教兴起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三教并行;道教最受尊崇

16、道教发展历程两汉两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唐朝:武则天唐朝:武则天佛教传入中国(汉明帝派使臣前往西域求佛法,修建白马寺)佛教在中国盛行,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三教并行;佛教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佛教发展历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唯物唯物唯物唯物史观史观史观史观探究一:文化开放(交流融合)材料:魏晋南北朝时代,是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却是精神上极度自材料:魏晋南北朝时代,是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却是精神上极度自由、解放,最富于智慧、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由、解放,最富于智慧、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宗白华宗白华佛教、道教盛行的原因佛教、道教盛行的原因1.1.社会动荡战乱社会动荡战乱,人们易于接受宗教学说。人们易于接受宗教学说。2.2.儒学自身的缺陷儒学自身的缺陷3.3.佛教、道教都讲究人生的终极关怀佛教、道教都讲究人生的终极关怀,对普通民众对普通民众有吸引力有吸引力。4.4.统治阶级的提倡与支持统治阶级的提倡与支持。佛、道盛行的影响:(1)促进了同佛、道有关的文学艺术的迅速发展;(2 2)挑战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刺激儒学复兴;(3)寺院经济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