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1068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4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4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4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4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福建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卷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A.巩固性的教学原则B.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C.直观性的教学原则D.启发性的教学原则2.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分散3.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A.教学B.社会实践活动C.课外活动D.班主任工作4.准确表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选项是A.心理过程B.心理状态C.心理特征D.心理现象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A.连续性

2、、广延性B.长期性、间接性C.主体性、示范性D.复杂性、创造性6.集体舆论是指()A.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B.班主任所提倡的言论和意见C.集体中所有人都一致同意的言论和意见D.集体中优秀分子的言论和意见7.通过实验提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的心理学家是()A.斯皮尔曼B.艾宾浩斯C.斯腾伯格D.麦克里兰8.看小说时根据语言描述产生的想象活动主要是()。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无意想象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A.心理过程B.思考过程C.学习过程D.认识过程10.通过实验提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的心理学家是()A.斯皮尔曼B.艾宾浩斯C.斯腾

3、伯格D.麦克里兰11.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A.个人B.小组C.班级D.个人和小组相结合12.在教育合力形成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是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社区教育13.我国现代学制确立和发展中所沿用的基本类型是()。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分支学制D.多轨学制14.在心理咨询的性格A-BC理论中,B代表的是A.诱发事件B.对事件的评价和解释C.行为结果D.对非理性信念的辨析15.从课程管理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B.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C.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D.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16.人们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偶发

4、事件能做出巧妙、恰当处理的行为称为“教育机智”。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创造性B.主体性C.广延性D.间接性17.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中,特别把美育提出来,将体、智、德、美四育并列的人是()A.毛泽东B.蔡元培C.周恩来D.朱自清18.“说明心理与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体现的心理学研究目标是()。A.陈述B.解释C.预测D.控制19.动作技能形成的条件包括动作概念掌握、动作示范、动作反馈和A.类化B.练习C.联想D.竞赛20.“情人眼里出西施”说明人们对一个人某方面的特征形成好的印象之后,还会把这种印象扩展到对其别的特征的认知上去。这种现象属于()A.刻板印

5、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倾向21.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所谓个别教育是指()A.班集体中优秀生的个别教育B.班集体中后进生的转化教育C.既包括优秀生的个别教育,也包括后进生的转化教育D.全班学生的教育22.“思维着的知觉”指的是()。A.观察B.判断C.推理D.表象23.因势利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原则中的()A.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B.知行统一原则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24.中小学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A.教学目标B.课程目标C.课程计划D.课程标准25.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A.奴隶

6、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封建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二、判断题(8题)26.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A.正确B.错误27.“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任意方法使他们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律师、法官,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A.正确B.错误28.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A.正确B.错误29.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A.正确B.错误30.课程计划是规定各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的指导性文件。A.正确B.错误31.教师只要把道德规范说透,使学生的道德认识提高,学生就能形成相应的品德。A.正确B.错误32.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A.正确B.错误33.社会需要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A.正

7、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注意具有选择、保持、_的功能35._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群体。四、简答题(10题)36.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37.篱述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38.教育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9.如何培养健康的情绪?40.简述成败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中的作用41.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42.简述班都拉的强化分类及其含义。43.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44.德育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是什么?45.教师劳动创造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参考答案1.A巩固性原则是对中外教育经验的总结,如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也提出

8、,“复习”是“学习之母”。巩固性原则是由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科学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2.C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求人们同时去注意更多的事物,即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就叫注意的分配。它是指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的注意特征。3.A暂无解析4.D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研究人的个性心理形成过程和发展规律,研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相互关系的科学。5.C“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主体性、示范性。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示范性指教师言行摹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

9、、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6.A暂无解析7.B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8.A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或根据图样、图解、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产生新的形象的过程。例如,看小说时根据语言描述产生的想象活动主要是再造想象。9.D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不仅受一般认识过程普遍规律所制约,而且还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0.B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

10、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11.C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受学校委派,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各项工作。12.B在学校、家具,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过程中,学权教育起着主导作周。13.A14.B性格的A-B-C理论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理论,其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余,C代表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15.A16.A17.B近现代教育史上,美育也受到重视。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在1912年提出废除尊孔读经的内容,增加美育,“以美育代宗教”,将体、智、德、美四育并列。18.B人的心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必定依存于一

11、定的务件,找出这些依存条件及其内在的关系和联系,才能对心理现象给予科学的解释。这是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目标解释心理现象。19.B动作技能的形成条件包括动作概念掌握、进行有效练习、动作示范和动作反错。20.C21.C暂无解析22.A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在观察过程中自始至终伴随着思维和言语的活动,所以观察又叫“思维着的知觉”。23.A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内心精神世界,教育者要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收到良好效果。这所体现的是德育原则中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24.D25.B现代生产需要扩大教育范围,工人阶级为争取教育的权

12、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这一切迫使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问题。26.A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技能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所以说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27.B此说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易导致“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错误。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虽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无条件的,还要考虑遗传、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影响。教育并不能任意决定人的一切发展方向。28.A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

13、形式。观察作为一种有意知觉,在开始前需要提出目的,拟定计划,并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去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29.A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才能抓住根本。题干说法正确。30.A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31.B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只是其中一部分,故不能以偏概全。32.B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

14、识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发展智力、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思想,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向学生灌输知识,完全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讲授法只是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注入式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有本质区别的.注入式和启发式这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都可以在讲授法中体现。33.B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阑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教育目的的确立也受社会生产力制约,生

15、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生产方式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教育为社会服务,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所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34.调节和监督35.非正式群体36.(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37.(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是表现在它有助于个人发展。(3)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就在于促使本能的发展不受影响。38.1.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