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1189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4年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4年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4年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4年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能够同时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的注意品质称为()。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2.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是()A.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3.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的注意是()。A.随意注意B.随意后注意C.不随意注意D.不随意后注意4.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研究个体的心理特性,这种方法称为A.实验法B.观察法C.测验法

2、D.调查法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A.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B.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C.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D.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6.与强、平衡、不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7.下列最适合矫正考试焦虑的方法是()。A.系统脱敏法B.厌恶疗法C.自由联想法D.宣泄疗法8.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9.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指()A.性格B.气质C.能力D.意志10.下列选项中,属

3、于心理学应用研究领域的是A.人格心理学B.咨询心理学C.实验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11.班会活动结束后,班主任刘老师要求同学们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她采用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指导自我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12.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中,特别把美育提出来,将体、智、德、美四育并列的人是()A.席勒B.蔡元培C.陶行知D.朱自清13.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防止遗忘最重要的措施是()。A.过度复习B.及时复习C.分散复习D.复习方式多样化14.“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是遵循下列哪个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来的()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

4、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15.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16.对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与阐明,这种心理学研究目标是A.陈述心理现象B.预测心理活动C.调控心理与行为D.解释心理现象17.由出乎意料、猝不及防的紧张情境引起的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18.系统阐述绅士教育思想的近代教育家是()A.

5、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杜威19.首次从理论上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卢梭20.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A.访问法B.调查法C.测量法D.观察法21.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A.学校教育制度B.儿童教育机关C.成人文化教育机关D.国家教育领导体制22.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方法是指A.教师教的方法B.学生学的方法C.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方法D.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23._不属于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A.课程计划B.课程结构C.教材D.课程标准24.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错误主要是否定了教育的()A.独立性B.继承性C.社会性

6、D.永恒性25.每个新人职教师都应学会做班主任工作,而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二、判断题(8题)26.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A.正确B.错误27.校内学习竞赛对不同成绩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是相同的。A.正确B.错误28.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A.正确B.错误2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30.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类反射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A.正确B.错误31.课外校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继续。A.正确B.错误32.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

7、息的编码、储存盒提取的过程。A.正确B.错误33.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势必会降低学生的主体地位。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35.注意具有选择、保持、_的功能四、简答题(10题)36.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请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37.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8.简答国外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39.简述学制的建立依据。40.简述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基本含义和贯彻要求41.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42.班主任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43.简述五

8、人格理论中的五种特质44.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45.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1.C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在一定时阀内,只能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注意分配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上的注意品质。2.C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3.C不随意注意也称无意注意,它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的注意。4.C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其中,测验

9、法是采用标准化的测验来测查个体发展的特点和水平的一种方法,主要有成就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5.C一般来说,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展开的。但有时候,学生的这四个方面会处在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育者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这就是德育过程的多端性。6.C巴甫洛夫划分的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恰与古希腊希波克里特划分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其中,强、平衡而不灵活型表现为条件反射容易形成而难以改变,庄重、行动迟缓而有情性;黏液质表现为情续平稳、安静稳重、自制力强,但主动性较差、思维灵活性略差,行动迟缓。7.A系统脱敏法是将放松训练和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结合运用的一种

10、行为治疗方法。它对治疗考试焦虑的情绪成分具有明显作用。8.C9.B气质是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现在心理学一般认为,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10.B本题考查应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1.C12.B在我国首次把美育作为教育方针的一部分提出来的是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时值1912年。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德、智、体、美、综合技术教育五育并举。13.B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必须及时,这样的复习可以阻止在学习后立即发生的急速遗忘。14.A暂无解析15.B暂无解析16.D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具体表现为陈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现象、预测心理活动、调节与

11、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其中,解释心理现象是对已知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因果关系,这是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目标。17.C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猝不及防的紧张情境引起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突然出现的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这类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境,就得果断采取决定,迅速做出反应。应激正是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的内心体验。18.B19.A20.D观察法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问卷法是一种辅助手段,调查法、测量法和访问法都是了解学生的常用方法。21.A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22.D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12、所采用的手段和一整套工作方式。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23.B在我国,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即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24.C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把教育的起源归为动物的本能行为,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质,掩盖了剥削阶级教育的阶级实质,是不科学的观点。25.B26.A气质具有先天性特点,更多地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表现为人在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只有类型差异,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与制约,表现为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因此有优劣之别。注意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主要有: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稳定性

13、强,性格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出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27.B校内学习竞赛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影响不同。竞赛对成绩中上的学生影响最大,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高名次;对成绩极优或极差者的影响甚微,因为成绩极优者会认为自己无需努力也能成功,而学习落后者可能会认为自己努力也没有成功的希望。28.B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发展智力、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思想,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向学生灌输知识,完全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讲授法只是不易发

14、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注入式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有本质区别的.注入式和启发式这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都可以在讲授法中体现。29.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30.B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都属于条件反射活动。31.B课外校外教育的任务是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完全按照国际规定的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课外校外教育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32.A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的输入编码是识记过程,信息的储存时保持过程;信息的提取是再认或回忆过程。33.B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教学中要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指明方向,教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性。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必须注意两个问题。在教学中,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学生只要服从教师,就能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品德,又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人盲目探索状态,学不到系统的知识,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34.义务教育35.调节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