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库汇编(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1046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库汇编(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年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库汇编(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年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库汇编(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年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库汇编(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年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库汇编(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库汇编(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库汇编(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库汇编(含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抗战遗址,观看抗日影视剧,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这种德育方法属于A.说理教育法B.实际假炼法C.情感陶冶法D.精样示范法2.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提出的教学方法是()A.“掌握学习”教学法B.“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C.“导学式”教学法D.情景教学法3.教学中,在每节课或学习单元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这种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参照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4.首次从理论上论证班级

2、授课制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卢梭5.通过中考、高考以及研究生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方式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发展性评价6.一个国家为实现其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称为()。A.国民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领导制度D.教育管理制度7.提出“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学制改革颁布时间是()A.1951年B.1958年C.1985年D.1993年8.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A.学生个体和集体两个方面B.学生品德和学习两个方面C.学生校内和校外表现两个方面D.学生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9.下列选项中,

3、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A.运动觉B.机体觉C.平衡觉D.视觉10.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指()A.性格B.气质C.能力D.意志11.在教育合力形成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是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社区教育12._不属于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A.课程计划B.课程结构C.教材D.课程标准13.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A.不均衡性B.顺序性和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稳定性和可变性14.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主体地位B.主导作用C.领导作用D.执行作用15.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

4、、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分散16.下列不属于家庭教育的特点的是()A.教育内容的生活化B.教育方式的情感化C.教育方法的多样化D.教育过程的程序化17.提出教育目标分类系统理论,并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的心理学家是A.布鲁纳B.皮亚杰C.布卢姆D.维果茨基18.教师的主要任务是()A.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B.关心学生生活C.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D.搞好教学19.我国中小学各学科教科书编写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标准B.课程方案C.课程类型D.教育目的20.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中,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

5、提出了()。A.结构主义教学理论B.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C.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理论D.范例方式教学理论21.掌握学习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卡罗尔B.奥苏贝尔C.布卢姆D.沙塔洛夫2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23.在动机冲突中,个人在回避两个有害无利的目标时引起的冲突是()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24.下列选项中,属于动作技能的是A.阅读技能B.写作技能C.驾驶技能D.运算技能25.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课外作业D.成绩评定二、判断题(8题)2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

6、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27.技能就是习惯A.正确B.错误28.只要能教好书就是一名好教师。A.正确B.错误29.校内学习竞赛对不同成绩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是相同的。A.正确B.错误30.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高中阶段应以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为主。A.正确B.错误31.提高全班学生成绩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A.正确B.错误32.知觉选择性受人的需要和兴趣的影响。A.正确B.错误33.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_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群体。35.注意具有选择、保持、_的功能四、简答题(10题)36.简述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及其

7、特点。37.结合教学实例论述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38.班主任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39.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哪些特征?如何适应?40.简述成败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中的作用41.我国中小学德育应贯彻哪些主要原则?42.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运用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43.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哪些规律?44.压力事件的应对方式有哪些?45.班主任如何才能组织和培养好班集体?参考答案1.C参观拉战道址,结育受国情怀。是教育者自党制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总染、重陶的方法,属于情感陶治法。2.B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针对许多学生善于用教师板书这一

8、特点,提出了“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是以简单的符号、单词、数字、关键性的语言等各种形式把教科书中需要掌握的内容概括成简明的纲要信号。3.C4.A5.C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时进行的教学评价,主要用于评定学生对一学期、一学年或某个学习课题结束时,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判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并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6.A7.B1958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该指示提出改革“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8.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体和学生集体两个方面

9、。9.D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故视觉属于外部感觉。10.B气质是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现在心理学一般认为,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11.B在学校、家具,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过程中,学权教育起着主导作周。12.B在我国,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即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13.A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人的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告诉我们,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14.B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

10、的桥梁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5.C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求人们同时去注意更多的事物,即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就叫注意的分配。它是指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的注意特征。16.D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方式的情感化和教育方法的多样化。17.C本题考查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18.D教好书,即搞好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它要求教师明确教育的目的,全面完成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良好品德的任务。19.A本题考查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20.D21

11、.C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卢姆,通过对美国教育的深入研究,逐步形成掌握学习理论,即“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22.B暂无解析23.B双避冲突,又称为回避一回避型冲突,指一个人同时遇到两个威胁性的事件,但又必须接受其一避免其二时的内心冲突。24.C本题考查动作技能25.B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26.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27.B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不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所以技能不是习惯。28.B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具

12、体任务是: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29.B校内学习竞赛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影响不同。竞赛对成绩中上的学生影响最大,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高名次;对成绩极优或极差者的影响甚微,因为成绩极优者会认为自己无需努力也能成功,而学习落后者可能会认为自己努力也没有成功的希望。30.B高中阶段应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同时要设置丰富的选修课供不同的学生选修。初中阶段设置的课程才是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31.B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任务。32.A知觉的选

13、择性就是人根据自己当前的需要和兴趣,有选择地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刺激物进行选择和反映,而忽视其他刺激与信息的选择加工过程。33.B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人格特性。(1)人格、性格、气质三个概念都是个性心理中的重要概念,要清楚它们各自的定义。(2)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但与人格概念不同。34.非正式群体35.调节和监督36.(1)胆汁质: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体验强烈,易冲动,开朗热情,外向,缺乏自制力和耐心,勇敢果断。(2)多血质: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情感体验不深,外向,容易适应新环境,兴趣爱好广泛但易变化。外胆多,强高低(3)黏液质:安静沉着,老成持重,言语动

14、作迟缓、不灵活,内向,自控力强,坚韧执着,感情比较淡漠。(4)抑郁质:感受性高,观察仔细,对刺激敏感,多愁善感,情绪体验深刻而持久,情绪很少外露,内向,谨慎,孤僻,对枯燥乏味的工作能够忍耐。内黏抑,强低高。37.(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2)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38.(1)正确对待后进生,关心热爱后进生;(2)了解情况,对症下药;(3)培养学习兴趣;(4)抓反复,反复抓。39.(1)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

15、不均衡性:应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教育中既要注意稳定性,不随意改变教育内容和方法,又要考虑可变性,充分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力。(4)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40.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同时又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释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其作用表现在:有助于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有助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