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山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备考题库(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0050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山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备考题库(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4年度山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备考题库(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4年度山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备考题库(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4年度山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备考题库(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4年度山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备考题库(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度山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备考题库(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山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备考题库(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山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备考题库(含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这种功能称之为()A.教育传递保存文化功能B.教育传播交流文化功能C.教育选择提升文化功能D.教育创造更新文化功能2.以跑、走、跳、投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运动是()A.田径B.体操C.球类D.武术3.在抽象逻辑思维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动作B.形象C.语言D.表象4.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不鼓励学生,也不反对学生。学生的反应:无目标,道德和学习往往差。这种师生关系类型是()A.漠视型B.专制型C.民主型D.放任型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

2、节是()A.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B.感知教材,形成表象C.理解教材,形成概念D.知识的巩固与保持6.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他们在一定年龄阶段内所表现出来的哪方面的本质和典型特征?()A.认识和情感B.情感和意志C.生理和心理D.气质和性格7.“说明心理与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体现的心理学研究目标是()。A.陈述B.解释C.预测D.控制8.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9.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是贮存在哪一种记忆中的两种记忆方式()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10.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

3、()A.1951年B.1958年C.1985年D.1993年11.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缺乏的意志品质是()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韧性12.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3.实行饥饿纪律教育的社会是()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14.由于外界环境变化或者机体内部状态改变面使人产生的无法应对的负性情绪或信念,称为A.文饰B.退行C.否认D.压力15.最早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4、”“不陵节而施”等教学思想的文献是()。A.大学B.论语C.学记D.孟子16.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这体现的动作技能特点是A.动作进行的外显性B.动作结构的展开性C.动作记忆的内隐性D.动作对象的物质性17.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实习作业法C.练习法D.实践活动法18.集体舆论是指()A.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B.班主任所提倡的言论和意见C.集体中所有人都一致同意的言论和意见D.集体中优秀分子的言论和意见19.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经常性工作是()A.组织学生活动B.做好家访工作C.做好德育工作D

5、.指导团队工作20.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提出的教学方法是()A.“掌握学习”教学法B.“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C.“导学式”教学法D.情景教学法21.教师以自身作为教育手段是教师劳动的()A.主体性B.连续性C.示范性D.间接性22.提出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是()A.学生的认识规律B.以往的规律C.学科的逻辑系统D.教学内容的思想性23.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出的“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育原则,对于当今教育仍然适用,它并未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改变。这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B.社会性C.个体差异性D.相对独立性24.在我国近代,“教育救国”的口号曾不绝于耳,但“唤来唤去还是一句空话”。

6、这是由于()。A.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B.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起决定作用C.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制约作用25.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是()A.家庭、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B.社区、各种校外机构和大众媒介C.家庭、学校和社会D.家庭、环境和各种校外机构二、判断题(8题)26.课程计划是规定各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的指导性文件。A.正确B.错误27.社会需要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A.正确B.错误2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29.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A.正确B.错误30.表

7、面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A.正确B.错误31.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A.正确B.错误32.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A.正确B.错误33.提高全班学生成绩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矛盾是_之间的矛盾35.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四、简答题(10题)36.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37.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38.简述成败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中的作用39.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40.简述现代化教学手

8、段在教学中的作用,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4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2.简述如何根据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43.试析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44.简述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的原因。45.教育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A题干所述为教育的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A暂无解析3.C暂无解析。4.D师生关系类型主要分为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其中题干所描述的就是放任型的基本特征。5.C暂无解析6.C7.B人的心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必定依存于一定的务件,找出这些依存条件及其内在的关系和联系,才能对心理现象给予科学的解释。这是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目标解释心理现象。8.B暂无解析9.C在长

9、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原则上是分类处理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长期记忆中储存着两种不同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10.C1985年我国正式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它明确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1.C意志品质的果断性是意志机敏的表现,是善于辨明是非真伪,善于抓住时机,善于应付复杂情境,迅速而合理地处理矛盾的能力。与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冒失。12.D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或主要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13.C纪律是一定社会的产物,

10、不同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不同,就有不同的纪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实行的是棍棒纪律;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是饥饿纪律;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自觉纪律。14.D暂无解析。15.C16.B动作技能的特点表现为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星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17.C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基本方法。它是中小学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18.A暂无解析19.C学校中的经常性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主任进行的,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20.B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针对许多学生善

11、于用教师板书这一特点,提出了“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是以简单的符号、单词、数字、关键性的语言等各种形式把教科书中需要掌握的内容概括成简明的纲要信号21.A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是凝结在自身的知识、智慧、才能、思想品德。这是教师劳动的主体性。22.A暂无解析23.D教育要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但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可体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任何一种教育,尽管受当时的社会所制约,但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教育有着渊源关系。24.A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和作用巨大,但是不能起决定作用。实践证明,离开

12、革命,“教育救国”的口号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个新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教育的作用不能夸大到代替社会革命的程度25.B社会教育是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辅导和制约作用的一种教育,它主要是通过社区,各种校外机构,以及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发生的。26.A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27.B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阑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

13、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教育目的的确立也受社会生产力制约,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生产方式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教育为社会服务,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所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28.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29.B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30.B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31.B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

14、种方法,它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发展智力、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思想,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向学生灌输知识,完全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讲授法只是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注入式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有本质区别的.注入式和启发式这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都可以在讲授法中体现。32.A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33.B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任务。34.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35.义务教育36.(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37.(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语言交流训练。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2)结合教学实际论述。38.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同时又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释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