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

上传人:马肖 文档编号:375770843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课件】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课件】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课件】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课件】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自远古有人类以来至公元自远古有人类以来至公元15001500年。讲述古代文明的多元发展格局;由于农耕文明年。讲述古代文明的多元发展格局;由于农耕文明生产力的发展而促成的欧亚大帝国的形式以及这些地区文明的相互交往;解释人类从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促成的欧亚大帝国的形式以及这些地区文明的相互交往;解释人类从原始社会发展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基本过程。人类各地基本处在相互隔绝和孤立分散状态,但也通发展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基本过程。人类各地基本处在相互隔绝和孤立分散状态,但也通过战争、贸易等途径建立了初步的联系。过战争、贸易等途径建立了初步的联系。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15

2、001500年的地理大发现至年的地理大发现至19001900年帝国主义的形成年帝国主义的形成/。重点讲述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市场。重点讲述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市场形成过程;西方人文主义和思想解放运动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之间的历史渊源。工业革命与马形成过程;西方人文主义和思想解放运动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之间的历史渊源。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意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和全球联系的不断加强。到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意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和全球联系的不断加强。到1919世纪末,世纪末,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世界各地均被纳入该体系之中。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世界各地均被纳入该体系之中。世

3、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19001900年年/1917/1917年年至至2121世纪。重点讲述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世纪。重点讲述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国际秩序的演变;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冷战以及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新兴民族独立与改革;国际秩序的演变;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冷战以及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关注世界日益联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构成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关注世界日益联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构成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相互影响的复杂局面。该世纪既是千年之交的世纪,也是人类社会遭受前所未有的战争浩劫和相互

4、影响的复杂局面。该世纪既是千年之交的世纪,也是人类社会遭受前所未有的战争浩劫和取得空前发展的世纪。取得空前发展的世纪。世界史主要内容简介古代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历史分期历史分期上古史上古史中古史中古史起止时间起止时间人类产生人类产生公元公元476476年年公元公元476476年年公元公元15001500年年主要社会形态主要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学习线索学习线索一条主线一条主线:古代社会区域文明的产生、发展及融合。:古代社会区域文明的产生、发展及融合。两大不同类型的文明:两大不同类型的文明:古代东方大河文明和古代西方海洋文明。古代东方大河文

5、明和古代西方海洋文明。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世界古代史显著特点:地域性历史、世界古代史显著特点:地域性历史、多元发多元发展展、区域性交往。区域性交往。采集采集渔猎渔猎农耕农耕畜牧畜牧手工业手工业社会分社会分工工剩余剩余剩余剩余私有私有私有私有阶级阶级国家国家文字文字播种收获播种收获播种收获播种收获 定居定居定居定居城市城市人口人口生产力生产力矛盾矛盾矛盾矛盾记事记事记事记事管理管理管理管理剩余产品掠夺剩余产品掠夺剩余产品掠夺剩余产品掠夺战战 争争生产力生产力生产力生产力奴奴奴奴隶隶隶隶 兼并兼并兼并兼并政治政治政治政治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宗

6、教活动宗教活动文明的标志文明的标志产生原因产生原因阶级阶级国家国家文字文字城市城市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战俘沦为奴隶战俘沦为奴隶解决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需要,解决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需要,农耕文明要求定居农耕文明要求定居 ;政治宗教活动政治宗教活动 ;战争兼并战争兼并记事、管理的需要记事、管理的需要一、人类文明的产生一、人类文明的产生补充1:早期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1 1)第一次分工)第一次分工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后期发生的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提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引起了部落

7、间的产品交换,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有了提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引起了部落间的产品交换,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了物质前提。(2 2)第二次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这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劳)第二次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这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促使私有制的形成。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促使私有制的形成。(3 3)第三次分工)第三次分工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初期出现的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它促进了奴隶制的巩初期出现的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它促进了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开始积累了商业资本,脑力劳动开始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固和发展,开始积累了

8、商业资本,脑力劳动开始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1 1、文明产生的前提: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文明产生的前提: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2 2、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1 1)农耕文明要求定居,)农耕文明要求定居,较大的居住点发展为较大的居住点发展为早期城早期城市市;(2 2)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发展导致的发展导致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阶级产生。材料一材料一 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

9、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材料二材料二 社会矛盾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日益复杂,需要对全社会进行劳动管理,组织社会生产,兴建大社会矛盾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日益复杂,需要对全社会进行劳动管理,组织社会生产,兴建大型水利工程,从事法律事务、艺术、科学等。氏族型水利工程,从事法律事务、

10、艺术、科学等。氏族已经显得无能为力了。已经显得无能为力了。材料三材料三 随着部落间战争的不断发生,由此就产生了各部落抵御侵略的迫切需要,从而加速了国家暴随着部落间战争的不断发生,由此就产生了各部落抵御侵略的迫切需要,从而加速了国家暴力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使国家制度日臻完善。力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使国家制度日臻完善。根据上述史料,分析国家产生的原因。你认为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上述史料,分析国家产生的原因。你认为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3.国家的产生国家的产生原因:原因:国家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社会管理的需要;防御外族入侵的需要;国家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社会管理的需要;防御外

11、族入侵的需要;对外征服加速了国家的形成。对外征服加速了国家的形成。根本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采集经济是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产物。后来随着磨制采集经济是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产物。后来随着磨制石器和弓箭的大量使用石器和弓箭的大量使用,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而后社会开始出现农业和手工业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而后社会开始出现农业和手工业分工分工,才会出现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才会出现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古代文明产生并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古代文明产生并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家产生的标志、实质、根本属性与职能国家产生的标志、实

12、质、根本属性与职能1.1.标志:标志:军队、政府、监狱等强制机关的出现;赋税制度建立。军队、政府、监狱等强制机关的出现;赋税制度建立。2.2.实质:实质: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3.3.根本属性:根本属性:阶级性。阶级性。国家的职能:国家的职能:对内职能对内职能A A阶级统治的职能。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阶级统治的职能。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B B社会管理的职能。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关系,调整其他社会关系,调控经济、

13、教育和文化等社会活动。社会管理的职能。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关系,调整其他社会关系,调控经济、教育和文化等社会活动。对外职能对外职能A A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保护本国利益不受侵犯。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保护本国利益不受侵犯。B B参与国际竞争,协调国家关系。参与国际竞争,协调国家关系。1、文明早期发展的特点及原因古希腊文明约BC2000年中国文明约BC2070年古印度文明约BC3000年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BC3500年古埃及文明约BC3500年注: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基本上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基本上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原原因因:北北纬纬三三十十度度附附近近,气气候候条条件件适适合合人

14、人类类生生存存和居住;和居住;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多临近大河流域多临近大河流域原原因因:水水源源丰丰富富,土土地地肥肥沃沃,阳阳光光充充沛沛,适适合合农农业发展;业发展;总体特点:总体特点:独立发展,多元并存独立发展,多元并存原因:原因:地理环境的差异,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地理环境的差异,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条件的限制。总体趋势:总体趋势:文明区范围不断扩大文明区范围不断扩大原因: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文明交流的增多生产力的发展,文明交流的增多二、个性: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人人类类早早期期各各个个文文明明都都是是在在特特定定的的时时空空条条件件下下所所孕孕育育的的。越越是是文文明明初

15、初期期,受受到到自自然然条条件件的的制制约约就就越越大大。此此外外,历历史史条条件件、社社会会环环境境、经经济济状状况况、文文化化传传统统、民民族族特特性性以以及及宗宗教教信信仰仰等等也也会会从从各各方方面面或或多多或或少少地地对对人人类类的的文文明明产产生生影影响响。但但地地理理环环境境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区域区域文明类文明类型型典型典型文明文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制度制度文化文化 两河流域两河流域(西亚)(西亚)大河文大河文明(农明(农业文明)业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约公元前约公元前35003500-公元前公元前17001700)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幼发拉底河和底

16、格里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源。君主专制制君主专制制度;汉谟度;汉谟拉比法典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吉尔伽美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洪水和方舟传说、什、洪水和方舟传说、6060进位制、战车和车轮。进位制、战车和车轮。尼罗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北非)(北非)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约公元前35003500 -公元前公元前3030 )地处干旱,但尼罗河地处干旱,但尼罗河定期泛滥,利于农业,定期泛滥,利于农业,提供连通一下埃及便提供连通一下埃及便利交通条件。利交通条件。完善的官僚完善的官僚体系;法老体系;法老至上的权威至上的权威 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建筑和数学、莎阳历、建筑和数学、莎草纸。草纸。印度河和恒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河流域(南亚)(南亚)古印度文明古印度文明(公元前公元前30003000 -公元前公元前500500)印度河流域大平原;印度河流域大平原;恒河流域雨水丰沛、恒河流域雨水丰沛、植被茂盛。植被茂盛。种姓制度种姓制度 佛教;摩诃婆罗多佛教;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和罗摩衍那;1-91-9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