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导学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375769240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导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出师表作者作品走近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南阳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后任蜀国丞相,封武乡侯。建兴十二年(234),病卒于北伐前方,谥忠武侯,被后代封建统治者推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典型。著有诸葛亮集。写作背景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军驻汉中,准备北上伐魏。临行前,感到刘禅暗弱,颇有内顾之忧,故上表劝诫。文体知识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表的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本文是诸葛亮呈给后主

2、刘禅的表。归纳总结结构图解出师表分析形势提出建议 广开言路 赏罚严明 亲贤远佞追忆往事表明决心 三顾茅庐 临危受命 忧国忧民 北定中原 忠贞不贰明确职责谆谆告诫 治臣之罪 责臣之慢 亦宜自谋临表涕零,真挚感人主旨点睛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刘禅要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定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贰的品格。自主学习字音字形崩殂( c ) 菲薄( fi ) 裨补( b )陟罚( zh ) 臧否( zn p ) 行阵( hn )猥自( wi ) 夙夜( s ) 以彰其咎( ji )驽钝( n ) 攘除( rn ) 斟酌( zhn

3、zhu )文言知识梳理1.古今异义(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 时候 今义:四季中的第三个季节(2)诚宜开张圣听古义: 扩大 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3)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古义: 的原因,表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 痛心、遗憾 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5)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 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6)由是感激古义: 感奋激发 今义:指激动感谢2.一词多义(1)遗以光先帝遗德 遗留 以遗陛下 给予 (2)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判定 每与臣论此事 谈论,议论 (3)行然后施行 动词,执行 性行淑均 名词,品德、品行 必

4、能使行阵和睦 名词,行伍、部队 (4)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功效 恐托付不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奏效,有效果(5)能必能裨补阙漏 能够 先帝称之曰能 能干,有才能 (6)临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副词,将要 临表涕零 动词,面对 3.词类活用(1)以光先帝遗德 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2)北定中原 名词作状语,向北 (3)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的事;忠善之事 (4)此皆良实 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4.其他重点实词与虚词(1)恢弘志士之气 发扬,扩展 (2)陟罚臧否 陟:提拔、晋升 臧否:赞扬和批评 (3)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罚 (4)悉以咨之 询问 (5)性行淑均

5、淑:善 均:公正、公平 (6)躬耕于南阳 亲自 (7)遂许先帝以驱驰 奔走效劳 (8)当奖率三军 鼓励 (9)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怠慢,疏忽 5.句子翻译(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这些都是忠正贤明,为保全节操而死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急的关头接受了使命。(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陛下也应当自己谋划,来询问(治国的)好方法,明察并采纳正确合理的言论。课内精读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了三条关于治国的建议,依次是: 广开言路(开张圣听) 、 严明赏罚(赏罚分明) 、 亲贤远佞

6、。其中最主要的一条用课文中话说就是“ 亲贤臣,远小人 ”,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条建议的核心。2.诸葛亮对后主有哪几方面的担忧?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担忧: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堵塞忠谏之路;赏罚偏私,使内外异法;亲小人,远贤臣。性格特点:深谋远虑,循循善诱。3.作者在文中追述了三段有关先帝和自己的往事,请简要概括,并说说作者与后主讲述这些往事的用意。三段往事:先帝三顾茅庐,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自己临危受命,与先帝患难与共;先帝临终托孤于自己,寄以兴复汉室的大业。用意: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和收复汉室的坚定决心,并以先帝创业的艰难激励后主。4.诸葛亮和曹刿都是

7、优秀的政治家。结合本文与曹刿论战,简要分析他们具备哪些相同的能力?在治理国家方面:他们都主张取信于民,严明赏罚;在军事管理方面:他们都深谋远虑,富有政治家的眼光。巩固提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甲】出师表第7段。【乙】诸葛孔明千载人,其操心制行,一出于诚。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故玄德临终至云:“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后主虽庸懦无立,亦举国听之而不疑。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魏尽据中州,猛士如林,不敢西向发一矢以临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节选自洪迈容

8、斋随笔,有删改)【注释】千载人:千年的伟人。操心制行:思想和行为。钟会:魏国将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兵甲已足 兵:武器,兵器 (2)斟酌损益 损:损害 (3)一出于诚 一:全 (4)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 是:这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托付(给我的事)没有效果。(2)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国君信任他,士大夫仰慕他,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百姓信服他,敌人畏惧他。3.诸葛亮为完成先帝托付的“大事”都做了哪些事情?请依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示例:诸葛亮为完成先帝托付的“大事”

9、,先是率师出征,深入南方平定了叛乱,使南方成为稳固的大后方。之后,“六出祁山”北伐曹魏,与魏国作战。4.有人为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忠诚点赞,也有人认为诸葛亮对刘氏父子是愚忠。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的看法。示例:我不认为诸葛亮是愚忠,诸葛亮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诺言。当初他出山是被刘备的诚心打动,刘备死后,他选择以自己的忠诚“报先帝”而“忠陛下”。后主刘禅虽愚昧无能,但并不算是彻底的昏君,蜀汉政权也没有被人民所抛弃。不管是为了巩固汉朝政权,还是为了报答知遇之恩,诸葛亮都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他的忠心一直被广为传颂。【参考译文乙】诸葛孔明是千年的伟人,他的思想和行为,一概出于忠诚。在他任职的二十多年里,国君

10、信任他,士大夫仰慕他,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百姓信服他,敌人畏惧他。所以刘备临死时以至于对他说:“我的儿子没有才能,你可以自取帝位。”后主刘禅虽然平庸懦怯、无所建树,也把整个国家交给他而毫无怀疑。后主左右的奸佞之臣充塞宫中,却没有一个人有嫉恨暗害诸葛亮之心的。当魏国完全占领中州之地以后,军中勇猛的将士如林,却不敢派一兵一卒发一支箭到蜀国,而诸葛亮却率领大军六次出征讨伐魏国,致使魏国上下畏惧蜀国如同畏虎。魏国将领钟会征讨蜀国时,派人到汉川祭礼诸葛亮庙,禁止军士在诸葛亮墓附近砍柴,这难道是智力高超或谋略过人所能获得的吗?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甲】出师表第15段。【乙】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

11、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节选自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有删改)【注释】后事:身后之事。这里指皇帝死后王位继承之事。谓如公者:(宋仁宗)说像先生这样的人才。指顾:手指目盼,比喻行动迅速。千载而一时:千载难逢的大事,一下子就得以决断了。出处进退:从出任官职,到居家隐居。庶乎:大概,几乎。异物:肉体、尸体。箕山:山名。颍水:河水名。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刑:罚 (2)性行淑均 淑:善 (3)及夫发谋决策 及:到,等到

12、 (4)不居而去 去:离开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不应随意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臣子忠心进谏的道路。3.分析甲文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在文中的作用。将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进行对比,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了“亲贤远佞”的必要性。4.在不同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结合甲、乙两文,分别说说诸葛亮、欧阳修的选择是什么。诸葛亮的选择是“兴复汉室”,为国尽忠。欧阳修的选择是功成身退,淡泊名利。【参考译文乙】当仁宗皇帝在朝的最后几年,考虑到他身后的事,说像先生(欧阳修)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国家的前途委托给他;等到后来确定方针,(欧阳修)从容行动,当机立断,辅助今上即位,真可说是千载难逢的大事一下子就得以决断了。功成名就后,(欧阳修)不居有功而请求离开。他从出任官职,到居家隐居,大概这样的英灵,绝不会随着躯体消散,而是长留在箕山之旁与颍水之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