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

上传人:Jess****ames 文档编号:375769046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白 日 依 山 尽,黄 河 入 海 流。欲 穷 千 里 目,更 上 一 层 楼。dn un qu lu tnwn zh hunbi r y shn jnhun h r hi liy qin qin l mn shn y cn lu 鹳 雀 楼,又 名 鹳 鹊 楼,位 于 山西 省 运 城 市 永 济 市 蒲 州 镇,始 建 于北 周 时 期,在 金 元 光 元 年(1 2 2 2年)遭 大 火 焚 毁,1 9 9 7 年 1 2 月,鹳 雀 楼 重 建,是 中 国 四 大 名 楼 之 一。鹳 雀 楼 初 时 因 其 视 野 开 阔,登上 楼 顶 则 有 凌 空 而 小

2、 天 下 之 感,故名 云 栖 楼。又 因 黄 河 流 域 有 一 种 嘴尖 腿 长,毛 灰 白 色,似“鹳 雀”的鸟 经 常 成 群 栖 息 于 高 楼 上,后 称 鹳雀 楼。王 之 涣(6 8 8 年 7 4 2 年),是 盛 唐 时 期 的 著 名 诗 人,字 季凌,汉 族,绛 州(今 山 西 新 绛县)人。王 之 涣 豪 放 不 羁,常 击 剑 悲 歌,其 诗 多 被 当 时 乐 工 制 曲 歌 唱,名 动 一 时,他 常 与 高 适、王 昌龄 等 相 唱 和,以 善 于 描 写 边 塞风 光 著 称。其 代 表 作 有 登 鹳 雀 楼 、凉 州 词 等。登鹳雀楼1.生 词 学 习2.

3、创 作 背 景3.诗 词 分 析生词学习楼lu依y生词学习尽jn欲y生词学习穷qin层cn创作背景 此 诗 是 唐 代 诗 人 王 之 涣 仅 存 的 六 首 绝 句 之 一。一 说,作 者 王 之 涣 早 年 及 第,曾 任 过 冀 州 衡 水(今 属 河 北)县 主薄,不 久 因 遭 人 诬 陷 而 罢 官,不 到 三 十 岁 的 王 之 涣 从 此 过 上 了 访 友 漫 游的 生 活。写 这 首 诗 的 时 候,王 之 涣 只 有 三 十 五 岁。但 是,根 据 王 之 涣 及其 夫 人 的 墓 志 铭,则 王 之 涣 系 垂 拱 四 年(6 8 8)生 人,后“以 门 子 调 补冀

4、州 衡 水 主 薄”,在 开 元 十 年(7 2 2)与 夫 人 李 氏 成 婚 时 仍 在 衡 水 主 簿任 上,且 任 职 时 间 一 直 持 续 到 开 元 十 四 年(7 2 6)前 后,此 后 才 罢 官 悠游,而 此 时 王 之 涣 已 经 年 近 四 十,经 过 十 五 年 的 悠 游 后 约 在 天 宝 元 年(7 4 2)复 补 文 安 郡 文 安 县 尉,不 久 即 去 世,享 年 五 十 五 岁。学 者 李 希 泌 推 测,鹳 雀 楼 在 平 阳 府 蒲 州(今 山 西 蒲 县),与 王 之涣 的 老 家 绛 州,同 属 晋 南,故 这 首 诗 可 能 是 王 之 涣 在

5、 弃 官 回 乡 时 所 作,创 作 年 代 约 在 开 元 十 五 年(7 2 7)至 二 十 九 年(7 4 1)。诗词赏析登鹳雀楼白 日 依 山 尽,黄 河 入 海 流。欲穷千 里 目,更上 一 层 楼。白日依山尽: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白日,太阳。白日依山尽: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欲:想要。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指眼界宽阔。更:再。诗词赏析登鹳雀楼白 日 依 山 尽,黄 河 入 海 流。欲 穷 千 里 目,更 上 一 层 楼。白 日 依 山 尽,黄 河 入 海 流。诗 人 遥 望 一 轮 落 日 向 着 楼 前 一 望 无 际、连 绵

6、起伏 的 群 山 西 沉,在 视 野 的 尽 头 冉 冉 而 没;目 送 流 经楼 前 下 方 的 黄 河 奔 腾 咆 哮、滚 滚 南 来,又 在 远 处 折而 东 向,流 归 大 海。诗 人 运 用 极 其 朴 素、极 其 浅 显 的 语 言,既 高 度形 象 又 高 度 概 括 地 把 进 入 广 大 视 野 的 万 里 河 山,收入 短 短 十 个 字 中,画 面 宽 广 辽 远。诗词赏析登鹳雀楼白 日 依 山 尽,黄 河 入 海 流。欲 穷 千 里 目,更 上 一 层 楼。欲 穷 千 里 目,更 上 一 层 楼。“欲 穷 千 里 目”,写 诗 人 一 种 无 止 境 探 求 的 愿望,

7、还 想 看 得 更 远,看 到 目 力 所 能 达 到 的 地 方,唯一 的 办 法 就 是 要 站 得 更 高 些,“更 上 一 层 楼”。从 这 后 半 首 诗,可 推 知 前 半 首 写 的 可 能 是 在 第二 层 楼(非 最 高 层)所 见,而 诗 人 还 想 进 一 步 穷 目力 所 及 看 尽 远 方 景 物,更 登 上 了 楼 的 顶 层。在 收 尾处 用 一“楼”字,也 起 了 点 题 作 用,说 明 这 是 一 首登 楼 诗。登鹳雀楼白 日 依 山 尽,黄 河 入 海 流。欲 穷 千 里 目,更 上 一 层 楼。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

8、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望 庐 山 瀑 布 wn l shn p b 唐 李 白tn l bi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r zho xin l shn z ynyo kn p b u qin chun fi li zh xi sn qin ch y sh yn h lu ji tin 庐 山 位 于 江 西 省 九 江 市,耸 峙 于长 江 中 下 游 平 原 与 鄱 阳 湖 畔,瀑 布飞 泻。瀑 布 是 庐 山 的 一 大 奇 观。庐 山 瀑布 是 由 三 叠 泉 瀑 布、开 先 瀑 布、石门 涧 瀑

9、布、黄 龙 潭 和 秀 峰 瀑 布、王家 坡 双 瀑 和 玉 帘 泉 瀑 布 等 组 成 的 庐山 瀑 布 群。被 誉 为 中 国 最 秀 丽 的 十大 瀑 布 之 一。李 白(7 0 1 年 2 月 2 8 日 7 6 2 年 1 2 月),字 太 白,号 青 莲 居 士,祖 籍 陇 西 成 纪(今 甘 肃 省 秦 安 县),出 生 于 蜀 郡 绵 州 昌 隆县。唐 朝 伟 大 的 浪 漫 主 义 诗 人,凉 武 昭 王 李暠 九 世 孙。李 白 为 人 爽 朗 大 方,乐 于 交 友,爱 好 饮 酒 作 诗,名 列“酒 中 八 仙”。曾 经得 到 唐 玄 宗 李 隆 基 赏 识,担 任 翰

10、 林 供 奉,赐 金 放 还,游 历 全 国,先 后 迎 娶 宰 相 许 圉 师、宗 楚 客 的 孙 女。唐 肃 宗 即 位 后,卷 入 永 王 之乱,流 放 夜 郎,辗 转 到 达 当 涂 县 令 李 阳 冰 家。上 元 二 年,去 世,时 年 六 十 二。著 有 李太 白 集 ,代 表 作 有 望 庐 山 瀑 布 行路 难 蜀 道 难 将 进 酒 早 发 白 帝 城 等。李 白 所 作 词 赋,就 其 开 创 意 义 及 艺 术成 就 而 言,享 有 极 为 崇 高 的 地 位。李 白 的 诗 豪 迈 奔 放,清 新 飘 逸,想象 丰 富,意 境 奇 妙,语 言 奇 妙,浪 漫 主义,立

11、意 清 晰。李 白 生 活 在 盛 唐 时 期,他 性 格 豪 迈,热 爱 祖 国 山 河,游 踪 遍 及 南 北 各 地,写出 大 量 赞 美 名 山 大 川 的 壮 丽 诗 篇。他 的诗,既 豪 迈 奔 放,又 清 新 飘 逸,而 且 想象 丰 富,意 境 奇 妙,语 言 轻 快,人 们 称他 为“诗 仙”。李 白 的 诗 歌 不 仅 具 有 典型 的 浪 漫 主 义 精 神,而 且 从 形 象 塑 造、素 材 摄 取、到 体 裁 选 择 和 各 种 艺 术 手 法的 运 用,无 不 具 有 典 型 的 浪 漫 主 义 艺 术特 征。望庐山瀑布1.生 词 学 习2.背 景 介 绍3.诗 词

12、 赏 析生词学习瀑p 布b生词学习遥yo 川chun生词学习炉l 烟yn背景介绍 这是李白隐居庐山期间写的一首风景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诗词赏析望 庐 山 瀑 布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庐 山:又 名 匡 山,中 国 名 山 之 一。位 于 今江 西 省 九 江 市 北 部 的 鄱 阳 湖 盆 地,在 庐 山 区境 内,耸 立 于 鄱 阳 湖、长 江 之 滨。香 炉,指 香 炉 峰。紫 烟,指 日 光 透 过 云 雾,远 望 如 紫 色 的 烟云。遥 看,从 远 处 看。挂,悬 挂。前 川,一

13、 作“长 川”。川,河 流,这 里 指 瀑 布。直:笔 直。三 千 尺:形 容 山 高。这 里 是 夸张 的 说 法,不 是 实 指。疑:怀 疑。银 河:古 人 指 银 河 系 构 成 的 带状 星 群。九 天:极 言 天 高。古 人 认 为 天 有 九 重,九天 是 天 的 最 高 层,九 重 天,即 天 空 最 高 处。诗词赏析望 庐 山 瀑 布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一 座 顶 天 立 地 的 香 炉,冉 冉 地 升 起 了团 团 白 烟,缥 缈 于 青 山 蓝 天 之 间,在 红日 的 照 射 下

14、化 成 一 片 紫 色 的 云 霞。把 香炉 峰 渲 染 得 极 美,富 有 浪 漫 主 义 色 彩。诗词赏析望 庐 山 瀑 布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前 四 字 是 点 题。“挂 前 川”,这 是“望”的 第 一 眼 形 象,瀑 布 像 是 一 条 巨 大的 白 练 高 挂 于 山 川 之 间。“挂”字 很 妙,它 化 动 为 静,惟 妙 惟 肖 地 表 现 出 倾 泻 的瀑 布 在“遥 看”中 的 形 象。这“挂”字也 包 含 着 诗 人 对 大 自 然 的 神 奇 伟 力 的 赞颂。诗词赏析望 庐 山

15、 瀑 布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飞”字,把 瀑 布 喷 涌 而 出 的 景 象 描绘 得 极 为 生 动;“直 下”,既 写 出 山 之高 峻 陡 峭,又 可 以 见 出 水 流 之 急,那 高空 直 落,势 不 可 挡 之 状 如 在 眼 前。诗词赏析望 庐 山 瀑 布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这 一 比 喻 夸 张 而又 自 然,新 奇 而 又 真 切,从 而 振 起 全 篇,使 得 整 个 形 象 变 得 更 为 丰 富 多 彩,雄 奇瑰 丽,既 给 人 留 下 了 深 刻 的 印 象,又 给人 以 想 象 的 余 地,显 示 出 李 白 那 种“万里 一 泻,末 势 犹 壮”的 艺 术 风 格。望 庐 山 瀑 布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本 诗 想 象 丰富,奇 思 纵横,气 势 恢宏,感 情 奔放,似 江 河奔 腾,又 自然 清 新,似云 卷 风 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