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373379750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辽宁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辽宁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辽宁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辽宁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春秋初期,苍葛说“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主张用德行来安抚中原国家,用刑罚来威慑四夷;春秋晚期,孔子说,“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主张对以和平方式进入华夏文化疆域的部落,宽容接受,且平等对待。这一变化反映出( )A.儒家思想影响了民族间交流B.戎狄蛮夷已逐渐融入华夏族C.春秋时期民族交融出现高潮D.中原与周边民族关系的缓和2、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县直属于国君,其任命的长官可以世袭。秦国设郡,最初地位低于县。战国县的数量逐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形成

2、了郡县两级管理体制。该学者认为( )A.郡县制形成具有社会转型特征B.战国开始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郡县制度的正式建立始于秦朝D.郡县制强化西周的集权统治3、“直诉”是古代吏民自下而上沟通诉求的一种特殊方式。秦代“直诉”文书由御史长官代理审核,汉代内廷的尚书逐步替代外朝御史,协助天子处理“直诉”文书。这一变化的实质是( )A.政府行政效率的提升B.中枢权力机构的异化C.原始民主遗风的复苏D.君主专制权力的加强4、下表为北魏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四位膏腴子弟降等拜谒的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人物家世背景世资均值理论起家起家官起家官品穆绍祖、父皆一品公爵一品五品太子舍人七品杨元让祖一品公爵,父一品仪

3、同三司一品五品太学博士六品李挺曾祖、祖皆一品公爵,父二品侯爵一品五品奉朝请六品王偃祖、父皆二品侯爵二品五品奉朝请六品注:“奉朝请”是定时参加朝会的御前官职。A.经济发展冲击了士庶界限B.九品中正制开始走向没落C.身份固化阻碍了社会进步D.凭君臣之义易获晋升捷径5、唐代大和四年(830年)以后,朝廷实行户帖的制度。户帖是由县一级政府下发给具体的税收征管人员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户帖以登记的形式把每户的资产固定下来,使百姓能够以客观的载体寻找资产归属和所有者。据此判断,唐代实行户帖制度反映了(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加深B.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加强C.朝廷已经推广实施了两税法D.工商业者社会地位

4、不断提高6、万历年间乐安县儒学教谕为受到巡按御史旌表的孝子陈子民颁发“孝著一乡”的匾额。雍正帝认为“朕为君国之道,必崇孝理化民之本,务重尊亲”,亲自为孝经作序,并下令颁行全国。由此可见,明清时期( )A.儒学士人是教化的主要承担者B.孝经成为教化乡里的范本C.注重推动儒教伦理与谕令合流D.教化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7、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政府认为留学生只是通夷言、夷字;20世纪初,清政府专门组织留学生考试,根据考试结果赐予其进士、举人出身,并分配相应的官职。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 A.传统选官制度不合时宜B.赴欧美留学的风气日盛C.新式教育体制全面确立D.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四伏8、在19121

5、913年的第一届国会议员选举中,国民党在众议院中取得269席,参议院中占123席,合计占有两院议席392个;共和党仅175席,统一党24席,民主党24席。这反映出,民国初期( )A.政治格局混乱不堪B.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强大C.建立共和成为潮流D.国人进行政党政治的尝试9、“帝国主义是要消灭我们的,没有各国无产阶级,首先是苏联的援助。巩固是不可能的-中苏关系是密切的兄弟关系,我们和苏联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是盟友,只要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说明这一点。”这反映了( )A.美苏争夺加剧世界动荡B.外交政策受国际局势影响C.中苏结盟符合双方利益D.对外宣传应加强政策引导10、1950年10月1日,周

6、恩来强调:“对于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其他群众性的风俗习惯,人民政府和人民解放军坚持不干涉的原则。”同年12月2日,政务院发布通令: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三大节日食用的牛羊免征屠宰税,并放宽检验标准。这表明党和政府( )A.重视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B.推行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C.以和平方式推动移风易俗D.尊重民族地区的宗教信仰11、文化外交是主权国家利用文化手段实现对外文化战略目标的一种外交手段。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主张“求同求和与全面参与”。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中国与123个国家签订文化合作协定,与160多个国家文化往来等。但在国际上中国文化外交仍然存在很大挑战,如“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

7、”“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材料说明( )A.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拓展国家利益边界B.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和文化自信的增强C.加强文化外交的多维度创新,积极搭建多边交流平台D.冷战已经结束,但冷战思维仍然存在12、从光荣革命到19世纪初,一些奴颜婢膝的“国王之友”和政治掮客,单凭王室支持登上相位,用国王恩赐官职的润滑剂维持着行政机构的运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王违背权利法案中议会至上的原则B.英国行政权力脱离了议会监督C.英国近代政体中长期保留了传统政治色彩D.英国还没有建立责任内阁制13、战后历届美国总统往往会通过一系列法律上的模糊地带扩张权力,例如在与外国缔结一些重要的条约时

8、,总统为了绕过国会,常常采取行政协定的形式。其数量大大超过了条约的数量,并且仍然具有法律效力。这反映出战后美国( )A.行政权力得到了迅速扩张B.三权分立的体制遭到破坏C.国会对外宣战权出现转移D.议会负责制度遭到了破坏14、14世纪以来,贵族的铺张浪费、乡绅和中产阶级的模仿攀比等过度消费引起英国统治阶级的高度警觉。14-16世纪英国议会制订了11部禁奢法令,详细规定了全国各阶层的饮食、服饰消费标准,如1336年的饮食禁奢法令规定所有人平时每餐最多可以享用两道菜。禁奢法令( )A.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影响B.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C.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提升D.旨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15、一般认为,现

9、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源于17世纪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这种以欧洲民族国家关系为蓝本的国际体系逐步蔓延到全世界。以下符合这种国际体系发展特征的是( )A.亚非拉地区的深重灾难B.教会的权威地位被打破C.法西斯主义思想的形成D.国际局势趋于相对缓和16、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指出:“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它用一文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1967年戴高乐责令法国央行将法国所持的美元全部兑换成黄金。由此可知( )A.国际关税贸易体系弊端暴露B.法国致力于实现经济自主C.欧洲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D.布雷顿森林体系即将解体二、材料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10、求。材料一: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朝贡国接受中华帝国朝廷的诘问并作出陈奏说明,并派人质、侍从来中国,以此表示臣服;还要定期向中华帝国朝廷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天朝恩典。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摘编自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等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积极开展主场外交,深度参与全球治理,频

11、频提出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中国和平外交思想,也是基于对当今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这一目标不仅反映了中国国家利益的追求,同时也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于和平发展的共同诉求。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致力于探索打造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模式,承担起越来越大的国际责任,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摘编自赵晓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下的中国外交创新(1)根据材料一概括朝贡体系的特点。(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古代朝贡体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意识”上的不同之处,并谈谈你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

12、性”的理解。18、监察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根据孙中山先生所创建的民主共和国方案和1925年国民政府组织大纲中“设置监察部”的规定,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监察院为国民政府最高监察机关。”1932年,国民政府修正公布监察委员保障法,用于保障委员的监察权力。监察委员的监察对象上至总统下至地方小吏,凡违反国家法律、行政命令、贪赃枉法、损害社会和人民利益等,均可弹劾。1937年,国民政府在各省设监察区,派遣监察使。各地监察使不但行使弹劾权,而且负责各区内公务员的行动、人民疾苦和冤情、区内公署

13、之设备等事项。摘编自张爱华、王占华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实践初探材料二: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有利于保障我国反腐败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这对于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察体系,实现改革与立法的衔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摘编自陈光中、兰哲监察制度改革的重大成就与完善期待(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推进监察工作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监察立法的意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法国大革命以来,虽然颁布了一些民事法律、法令,且1791年宪法也明文

14、规定“应制定一部为全国所共同遵循的民法典”,但由于政局动荡,法典编纂不可能系统地进行,加之有关法典编纂的意见纷纭,难以统一,故由著名法学家康巴塞雷斯领导起草的1793年、1794年和1795年三个民法典草案都未能获得议会通过。直到1799年拿破仑上台建立执政府,有了稳定的政治秩序,制定民法典的时机才最终成熟。1804年3月21日拿破仑签署法令,将若干个单行法合并一起,定名为法国民法典公布施行。摘编自何勤华主编外国法律史研究材料二:具体就当时国家尚未统一的德意志人而言,拿破仑战争使他们认识到共同地位,激发了他们的民族主义情绪。1814年,法学家蒂堡提出了应仿照法国民法典尽快编纂德意志人的统一民法

15、典。他认为:“每一位爱国者便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一个愿望,即通过德意志人自己的力量完成一部简单明了的法典,它最终可以根据民众的需要而恰当地建立和巩固我们的民事状况;还有,要有一个由所有德意志政府共同组成的爱国组织,使得整个帝国永恒地得到相同的民法制度所带来的幸福。”他还认为:“这部法典有望在两三年或最多四年之内完成,因为在普鲁士、奥地利和法国的法典中,在萨克森和拜恩不久前制定的法律中,已经有了那么多极为有益的准备工作,以至于现在就可以说很多问题已经被解决了。”然而,该提法的落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几番论战,伴随着欧洲形势变化、德国统一进程的加速以及几代法律人的不懈努力,1900年德意志民法典正式施行。摘编自哈斯巴根中国民法典民族性的型塑(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德两国民法典出台背景的共同之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蒂堡主张的影响。三、论述题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传统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