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73242990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台州山海协作体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位于浙江省台州临海的桃渚火山,是我国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其巍峨雄险的熔岩峰林地貌和层叠起伏的熔岩柱体地貌堪称中国白垩纪火山遗迹的典型代表,并被国际地质学界确认为西太平洋火山活动的经典遗存。下

2、图示意桃渚火山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桃渚火山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A. 甲B. 乙C. 丙D. 丁2. 塑造桃渚火山微地貌景观的地质作用主要有( )流水侵蚀生物风化重力崩塌风力侵蚀冰川侵蚀A. B. C. D. 【答案】1. D 2. A【解析】【1题详解】据材料桃渚火山岩石属于岩浆喷出形成的玄武岩。读图可知,甲为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乙为岩浆,丙为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丁是岩浆喷出形成的玄武岩,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题详解】浙江省台州临海的桃渚火山有着亚热带季风气候及其相应的生物多样性环境,降水较多,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正确;生物多样,有生物风化作

3、用,正确;玄武岩被流水侵蚀后会有重力崩塌作用,正确;亚热带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风力侵蚀不显著,没有冰川侵蚀,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岩石根据其成因主要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也可称为火成岩)、变质岩。阅读台州某地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3. 该地出现大面积的沙丘、三角洲平原地貌,塑造该类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风力堆积作用波浪侵蚀作用流水沉积作用冰川作用A. B. C. D. 4. 牛轭湖形成后,会对甲河产生的影响是( )A. 洪涝灾害减轻B. 河段落差降低C. 河道淤积增强D. 航运里程增加【答案】3. D 4. A【解析】【3题详解】结合题目信息可知,该地出现大

4、面积的沙丘、三角洲平原地貌,而形成沙丘、三角洲平原两种地貌的主要外力是风力堆积作用和流水沉积作用,没有波浪侵蚀作用与冰川作用,正确,错误;故选D。【4题详解】牛轭湖在甲河丰水期可以作为蓄水区域,洪涝灾害减轻,A正确;牛轭湖形成后,不会对甲河段落差造成影响,B错误;牛轭湖形成后,甲河截弯取直,河道冲涮增强,C错误;航运里程缩短,D错误;故选A。【点睛】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南亚地区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陆地特征的影响,形成了世

5、界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下图为某季节印度洋局部地区季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图示区域赤道东部群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为( )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草原气候D. 热带沙漠气候6. 与该季节南亚盛行风形成相关性最强的是( )A. 东南信风带位置移动B. 东北信风带位置移动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 北部高大山地的阻挡【答案】5. A 6. C【解析】【5题详解】图示区域赤道东部群岛为马来群岛,由于常年在赤道低压控制下,年均温26C左右,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各月降水量比较均匀,故其为热带雨林气候,A正确,BCD错误。故选A。【6题详解】由图可知,该季节印度半岛盛行东

6、北风,1月(冬季), 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由于海陆比热容不同,大陆上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气压升高,尤其是高纬蒙古-西伯利亚一 带出现一个强大的高压中心,而海洋上相反,海陆之间出现气压差异,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但是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没有直接吹向海洋,而是不断向右偏转,偏北风到达南亚时已经偏转为东北风,故AB错误,C正确;南亚受北部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地形闭塞,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冬季风出现焚风效应,变得高温干燥,但其不是该季节盛行风形成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点睛】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与之类似的是

7、,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是由于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偏而形成的。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a为沙质沉积物,b、d、e为沉积岩,c为煤层。完成下面小题。7. 据图信息判断,该区域的盛行风向是( )A. 东南风B. 西北风C. 东北风D. 西南风8. 如果在甲、乙两处进行煤炭开采,可能会发生的安全问题分别是( )A. 透水事故 井喷事故B. 井喷事故 瓦斯爆炸C. 透水事故 瓦斯爆炸D. 瓦斯爆炸 透水事故【答案】7. B 8. D【解析】【7题详解】根据图中a层沙质沉积可知,其缓坡一侧为盛行风吹来的方向;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其盛行风向为西北风,B正确,ACD错误。故

8、选B。8题详解】读图,根据甲处底部岩层向上拱起,可判断甲处是背斜构造,有利于煤气层气体积聚,开采过程中有瓦斯爆炸的危险;根据乙处底部岩层向下凹陷,可判断乙处是向斜构造,是储水构造,开采过程中容易发生透水事故,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故选D。【点睛】从形态上看:向斜岩层向下凹陷;背斜岩层向上凸起。下图为某日日期和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AO和BO为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完成下面小题。9. 此时,北京(39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A. 23.5B. 35C. 66.5D. 7110. 此时,巴黎(东一区)的区时是( )A. 11:00B. 10:00C. 9:0

9、0D. 8:00【答案】9. D 10. C【解析】【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图中AO和BO为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结合图可知,甲所在经线平分AO和BO,且为日界线,故为0:00,O所在的纬线为70N,说明70N以北为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20N,故北京(39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3920)=71,故选D。【10题详解】由上题可知,甲所在经线是0:00,图中区间间隔30,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故左侧第二条经线为180,故甲地经度为120W(西八区),巴黎(东一区)与其相差9个小时,且巴黎在东,利用东加西减的原则,故巴黎(东一区)的区时=0:

10、009=9:00,故选C。【点睛】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要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11. 下图为南半球两地水平气压分布情况示意图(单位:hpa),判断甲、乙两点的风向分别为( )A. 甲:偏西风乙:偏北风B. 甲:偏北风乙:偏南风C. 甲:偏西风乙:偏东风D. 甲:西南风乙:偏北风【答案】A【解析】【详解】 由图可知,甲地西北侧气压值高,东南侧气压值低,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再根据南半球风向受地转

11、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所以甲地的风向为偏西风,BD错误;乙地西侧气压低,东侧气压高,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再根据南半球风向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由气压值较低可判断乙地位于高空,所以乙地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为偏北风,A正确,C错误。故选A。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单位:m)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 某研学小组赴该地进行地理考察,若夜晚宿营地点安排在处,可能遇到的问题是( )A. 处于阴坡,气温较低B. 处于鞍部,风力较大C. 位于山脊,平地较少D. 处于山谷,山洪易发13. 两地为村庄,现计划修建一条临时公路,研学小组设计了四条路线,其中比较合理的是( )A.

12、甲B. 乙C. 丙D. 丁【答案】12. D 13. A【解析】【12题详解】山区夜晚露营首先要考虑安全问题,处位于河谷地带,且河谷两岸等高线密集,坡陡谷深,易受滑坡、泥石流、山洪威胁,D正确;位于河谷地带,不存在阴阳坡之分,A错误;从地貌来说属于山谷, BC错误;故选D。【13题详解】在山区修建公路线,尤其是运送矿石原料的公路线,其首要原则是坡度要小,以降低重载时上坡难度,减少耗能,图中甲路线与等高线基本平行,坡度最小,最合理,A正确;乙丙丁沿线穿过等高线次数多,坡度大,不合理,BCD错误。故选A。【点睛】河流一般发源于山谷地带,其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小王是亚运会志愿者,他记录了亚运

13、会相关的重要时间。火炬传递启动仪式于9月8日上午在杭州西湖涌金公园广场举行,9月20日完成最后一站传递。9月23日20:00,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隆重举行。整个比赛将持续至10月8日。读地球二分二至日公转轨道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14. 亚运会开幕时,关于地球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向北移 变快B. 向南移 变快C. 向南移 变慢D. 向北移 变慢15. 亚运会火炬传递期间,北京、杭州、成都三地( )A 成都昼夜长短变幅最大B. 北京地区正午日影先变长后变短C.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D. 各地日出方位更加偏南【答案】14

14、. B 15. C【解析】【14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是冬至日,是夏至日,是秋分日,是春分日。亚运会开幕时,为9月23日秋分日,地球位于位置;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地球逐渐向公转轨道近日点(1月初)附近移动,公转速度逐渐加快,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亚运会火炬传递期间是9月8日9月20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昼夜长短变幅越大,北京、杭州、成都三地北京纬度最高,昼夜长短变幅最大,A错误;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减小,日影长度变长,B错误;北京纬度最高,正午太阳高度最小,C正确;秋分日日出正东,此时各地日出方位

15、更加偏东,D错误。故选C。【点睛】昼夜长短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关于图中岩石和地质构造形成的先后顺序,叙述正确的是( )A. 岩浆岩1岩浆岩2断层错位B. 岩浆岩2岩浆岩1断层错位C. 断层错位岩浆岩1岩浆岩2D. 岩浆岩1断层错位岩浆岩217. 图中断层( )A. 切穿背斜轴部B. 切穿向斜轴部C. 由外力作用形成D. 早于寒武纪形成【答案】16. A 17. B【解析】【16题详解】岩浆岩1未侵入岩层T,说明其形成于T岩层之前,岩浆岩2侵入岩层T,说明其形成于T岩层之后,故先形成岩浆岩1,再形成岩浆岩2;岩浆岩2只存在于断层一侧,推测出岩浆岩2形成于断层之前,故A正确,排除BCD。故选A。【17题详解】同一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