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四川宜宾市翠屏棠中外语实验学校高中理科实验班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73238199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8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四川宜宾市翠屏棠中外语实验学校高中理科实验班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09年四川宜宾市翠屏棠中外语实验学校高中理科实验班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09年四川宜宾市翠屏棠中外语实验学校高中理科实验班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09年四川宜宾市翠屏棠中外语实验学校高中理科实验班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09年四川宜宾市翠屏棠中外语实验学校高中理科实验班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四川宜宾市翠屏棠中外语实验学校高中理科实验班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四川宜宾市翠屏棠中外语实验学校高中理科实验班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翠屏棠中外语实验学校2009年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50分。全卷分为第卷和第卷,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第卷共2页。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第卷和第卷一并收回。2第卷全是选择题,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将答案填写在第卷卷首的表格中,不能答在第卷上,否则不会评分。3理化合堂,时间共为10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1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B

2、.“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2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 )。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现在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人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 + H2SO3 3S + 3H2O。则下图中溶液的pH随通人硫化氢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3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间

3、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示例中错误的是A阴影1:C + O2 CO2 B阴影2:2H2O 2H2 + O2C阴影3:Mg(OH)2 + 2HCl MgCl2 + 2H2O D阴影4:Fe + CuSO4 FeSO4 + Cu4有关专家提出了“以废治废”的治理污染新思路,并且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如治炼钢铁时,为减少煤中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所造成的污染,一般是在煤燃烧时添加生石灰或石灰石进行固硫(主要是利用氧化钙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根据这一原理,有人将造纸厂回收的碱白泥(主要成分:CaCO3和NaOH)掺进煤中进行固硫。用碱白泥固硫时,下面化学反应可能发生的是.S + O2 SO2 . CaC

4、O3 CaO +CO2 .CaCO3+2NaOH Ca(OH)2+ Na2CO3 CaO +SO2 CaSO3 . SO2 +2 NaOH Na2SO3 + H2OA. B. C. D.5. 课本中的图表、数据等可以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可比较气体的密度大小 B. 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判断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 C. “酸、碱和盐溶解性表”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依据之一 D. 根据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混合溶液中各溶质的分离方法6.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具有“直观、简明、易记”的特点。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A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强

5、弱:B硫及其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CaSO4CuSO4BaSO4BaSO4溶解性由弱到强C相同条件下三物质溶解性大小:纯碱溶液食盐水厕所清洁剂014D物质的溶液对应的pH大小关系:7.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实验过程组别实验目的所加试剂(或操作、图示)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检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恰好完全反应B区别食盐水和稀盐酸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液体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液体消失,玻璃棒上无固体残留物该液体为稀盐酸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溶液中一定含碳酸根离子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

6、数完全燃烧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进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8. 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AN2 (O2)通过灼热的铜网BCaO (CaCO3)高温煅烧CCO2 (水蒸气)通过浓硫酸DCaCl2溶液 (盐酸)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学校 姓名: 测试号(考号):翠屏棠中外语实验学校2009年高中招生考试题 号一二总 分总分人编 号9101112131415分 数 化学试题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下表中题号12345678答案第卷(非选择题,共34分)二(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34分)注意事项:1第卷共4页,用蓝、

7、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a-23 C-12 O-16 Cl-35.5 Ca-40 H1 得 分评卷人编号 9按照一定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现有三组物质: 金刚石、水银、金属钠、冰 五氧化二磷、干冰、生石灰、 一氧化碳 食醋、白酒、加碘食盐、纯碱。每组中均有一种物质所属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这三种物质;它们混合后可以发生反应得到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化学方程式为_ _;_ _。得 分评卷人编号 甲10. 下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 在某一温度

8、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时为_。(2) 如上图乙所示,将少量生石灰加入试管中,把试管放人常温下盛有X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再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人大约10mL蒸馏水,发现生石灰和水发生反应,同时烧杯中的溶液出现浑浊,则X应该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_。(3)t时,取W g A溶液,恒温蒸发水分,随水分的蒸发克数(x)与得到固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y)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原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不饱和”或 “不能确定”).得 分评卷人编号 11.已知,在水溶液中,乙醇( C2H5OH )不发生离解;溴化氢( HBr )离解产生氢离子( H+ )和溴离子(Br-);氢氧化

9、钠离解产生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这三种溶液的组成推断,医用酒精(含乙醇75%的水溶液)显 性, 溴化氢的水溶液显 性。(2)写出上述物质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用化学符号表示) 。得 分评卷人编号 12在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要坚持开发与环保并重。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经分析分别含有三种不同的离子,两厂废水中共有K+、Ba2+、Cu2+、OH-、NO3-、CO32- 六种离子。(1)将甲、乙两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变废为宝,既能使废水中的Ba2+、Cu2+

10、、OH-、CO32- 等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又可以用上层清液来浇灌农田。清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2)经检测甲车间废水PH=12,则乙车间废水中含有的阴离子是。(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Cu(NO3)2和Ba(OH)2溶液能否反应?若能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能反应写出理由: 。得 分评卷人编号 13实验室中有5种没有标签的溶液,分别是: 、和稀盐酸,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溶液。查阅资料: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研究方式:从5种无色溶液中任意取出4种为一组进行鉴别。这样的组合共有五组。(1)提出假设:同学们从5种无色溶液中取出4种,贴上A、B、

11、C、D标签,并且假设这一组溶液可能是、和稀盐酸。(2)实验探究:同学们按以下步骤进行鉴别。第一步: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A、B、C、D溶液,然后依次加入少量盐酸,实验现象记录如下:溶液ABCD加入稀盐酸后的现象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有气泡产生无明显变化 (3)实验结论:C是_溶液。第二步:依据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从长颈漏斗加入盐酸,可以观察到C溶液中有气泡产生,A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D溶液均无明显变化。实验解释:A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第三步:依据右图装置进行2个实验。取少量B溶液倒入蒸发皿,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停止加热。再取少量D溶液倒入另一蒸发皿

12、,加热,有白色固体析出,停止加热。实验结论:B是稀盐酸,D是NaCl溶液。经过上述三步实验,同学们认为第5种无色溶液是NaOH溶液。 (4)实验反思: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了全面反思。老师指出:实验结论仍有不确定性。不能确定的是_溶液;其鉴别方法是_。老师提示:鉴别出C溶液后,不需外加试剂,就可以简便地鉴别出A、B溶液。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得 分评卷人编号 14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废液桶中有大量的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为避免污染环境并回收利用废液,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液桶上层清液共11.88 k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1)通过右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 kg时,废液恰好处理完(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完全转化成氯化钠溶液)。(2)此时所得溶液能否用于该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小麦选种(选种液要求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在10一20之间)?请通过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