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全国通用真题分类汇编3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71491902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全国通用真题分类汇编3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全国通用真题分类汇编3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全国通用真题分类汇编3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全国通用真题分类汇编3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全国通用真题分类汇编3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全国通用真题分类汇编3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全国通用真题分类汇编3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3 文言文阅读一、(甘肃省兰州市西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横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

2、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链,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曰,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

3、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求:访求B子为父死,无所恨恨:遗憾C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谢:感谢D前以降及物故物故:死亡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赐钱二百万以葬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B惶恐饮药而死举世混浊而我独清C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D为武置

4、酒设乐,因谓武曰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B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C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D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4下列句子全都表现苏武“忠贞爱国”的一项是()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镌,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

5、:“武等实在。”ABCD5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两段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B面对李陵的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苏武全然不为所动,立场坚定、大义凛然。C李陵劝降最后反被苏武的正义所感,羞愧难当,更衬托了苏武高大的忠贞形象。D选文通过李陵与苏武的对比,及李陵劝降前后表现的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丰满。6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二、(江西省九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秦孝公据崤函之

6、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

7、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

8、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B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C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D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

9、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敲扑是古代的刑具,长的叫“扑”,短的叫“敲”。此处“敲扑”代指严酷的刑罚。B“黔首”是先秦时期对百姓的贱称。当时百姓用黑色头巾包头,故称“黔首”。C陶朱即范蠡。他因善于做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用“陶朱”来作为富人的代称。D万乘即万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万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始皇极力开拓疆域,巩固其地位。气势赫赫,不可一世。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向南向北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B秦始皇用武力统一天下,使国势达到极盛;又

10、用暴政统治人民,暴虐也达到极点。反衬下文秦朝灭亡的迅速,也为后文强调“仁义”埋下了伏笔。C曾经横扫诸侯国联盟的秦军,面对地位低下,才智不足,缺乏号召力和指挥作战能力的陈涉及其领导的人数不多、武器简陋的起义军,反被一击成溃。D作者从领袖地位、作战能力军队素质和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秦的力量强大,结局却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5文章极力铺叙了秦始皇为巩固政权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请简要概括。三、(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二期

11、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特,巴西宕渠人,其先廪君之苗裔也。秦并天下,以为黔中郡。及魏武克汉中特祖武将五百余家归之魏武拜为将军北土复号之为巴氏特少仕州郡见异当时。元康中,特随流人将入于蜀,至剑阁,箕踞太息,顾眄险阻曰:“刘禅有如此之地而面缚于人,岂非庸才邪?”同移者威叹异之。水雨将降,年谷未登,流人无以为行资,遂相与诣特。特乃结大营于绵竹,以处流人。时益州刺史罗尚贪残,为百姓患,而特与蜀人约法三章,施舍振贷,礼贤拔滞,军政肃然。百姓为之谣曰:“李特尚可,罗尚杀我。”尚频为特所败,乃阻长围,缘水作营,自都安至犍为七百里,与特相距。太安元年,特自称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诸军事,改年建初

12、,赦其境内。于是进攻张征。征依高据险,与特相持连日。时特与荡分为二营,征候特营空虚,遣步兵循山攻之,特逆战不利,山险窘逼,众不知所为。罗准、任道皆劝引退,特量荡必来,故不许。征众至稍多,山道至狭,唯可一二人行,荡军不得前,谓其司马王辛曰:“父在深寇之中,是我死日也。”乃衣重铠,持长矛,大呼直前,推锋必死,杀十余人众。来相救,荡军皆殊死战,征军遂溃。特议欲释征还涪,荡与王辛进曰:“征军连战,士卒伤残:智勇俱竭,宜因其弊遂擒之。若舍而宽之,征养病收亡,余众更合,图之未易也。”特从之,复进攻征,征溃围走。生擒征子存,以征丧还之。二年,建平太守孙阜已次德阳,特遣荡距阜。罗尚遣大众奄袭特营,连战二日,众

13、少不敌,特军大败,收合余卒,引趣新繁。尚军引还,特复追之,转战三十余里,尚出大军逆战,特军败绩,斩特及李辅、李远,传首洛阳。在位二年。(节选自晋书李特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及魏武克汉中/特祖武将五百余家归之/魏武拜为将军/北土复号之为巴氏/特少仕州郡/见异当时/B及魏武克汉中特祖武/将五百余家归之魏武/拜为将军/北土复号之为巴氏/特少仕/州郡见异当时/C及魏武克汉中/特祖武将五百余家归之/魏武拜为将军/北土复/号之为巴氏/特少仕州郡/见异当时/D及魏武克汉中/特祖武将五百余家归之魏武/拜为将军/北土复号之为巴氏/特少仕/州郡见异当时/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句子的

14、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为黔中郡”与“剖之以为瓢”(五石之瓠)两句中的“以为”用法相同而意义不同。B“缘水作营”与“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两句中的“缘”含义不相同。C“若舍而宽之”与“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十二章)两句中的“而”用法不同。D“生擒征子存,以征丧还之。”与“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两句中的“以”用法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特见识非凡,异于常人。他年轻时在州郡为官,当时的人都称其与众不同,后经过剑阁时,同行的人更为他的非凡见识而感叹。B罗尚的军队经常被李特的军队打败,于是在险要的地方设置围墙

15、,沿着河水安扎营盘,与李特的军队相距七百里。C李特沉毅果决,颇有见识。先前与罗尚对阵多次击败对方;与张征相持数日凶险异常,部下劝其退兵,李特不答应,后果然打败张征的军队。D李特治军严整,但寡不敌众。其部队受到百姓的拥护,他自领益州牧第二年,罗尚率大军来袭,并击败李特的军队,最终李特兵败被杀。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水雨将降,年谷未登,流人无以为行资,遂相与诣特。(2)征军连战,士卒伤残:智勇俱竭,宜因其弊遂擒之。5李特的儿子李荡为了救父亲他是如何突围的?请简要概括。四、(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