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上传人:s****6 文档编号:370697990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第一课时班级 小组 姓名_一、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二、学习目标1、识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2、学会:能够透彻的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3、应用: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有关地理问题三、课前准备 地图册、状元金榜、标记笔四、课堂学习学习重点:1、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地理要素在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学习难点:1、理解地理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整体功能。五、课型:新授课六、导学过程自主学习:6分钟阅读课本P80-81,完成以下基础知识填空。1.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

2、迁移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有: 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 、 、 。自然环境要素通过 循环、 循环和 循环等过程进行 迁移和 交换,形成自然环境整体性的 。2.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主要包括 功能和 功能。生产功能:自然环境具有 的功能,主要依赖于 。 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 和 ,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 及营养盐。自然地理要素的组合不同,生产功能的 有明显差异。如:坡地蒸发旺盛, 缺乏,土层浅薄,土壤 ,土地生产功能 ,植被 ;平地水源 ,土壤肥沃,土地生产功能 ,植被 。稳定功能: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 、保持 的功能。如: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

3、的二氧化碳含量,植物通过 ,把大气中的碳保存在植物体及 中。或自然环境通过 作用消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小组合作:时间8分钟探究一 自然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阅读课本80页,图5.2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示意,回答下题1.图中有哪几种自然环境要素?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迁移的?探究二 生物循环将自然环境要素联系为整体阅读教材81页的案例,生物循环将自然环境要素联系为整体,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生物在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探究三 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和生产功能1.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例,说明自然环境如何形成生产功能?2.图片中相邻坡地与平地植被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3.以大气中二

4、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为例,说明自然环境如何形成稳定功能?七、随堂检测 读“热带雨林景观图”,回答12题。1.图中包含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有( )大气土壤生物民居A. B.C. D.2.热带雨林景观是在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土壤、生物、水文等地理要素统一演化形成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各要素间只进行物质交换,没有进行能量循环B.各要素间只进行能量循环,没有进行物质交换C.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D.各要素间没有平衡的功能下面图甲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图乙为某地貌景观图。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 B. 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

5、 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 D. 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4.表示塑造图乙地貌的箭头是( ) A. B. C. D.八、课后复习1.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物质循环简图能量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太阳能化学能热能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意义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

6、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传输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案例分析时不能截然分开。整体性的表现举例说明意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课时班级 小组 姓名_六、导学过程自主学习:6分钟阅读课本P8

7、2-P84,完成以下基础知识填空。3.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 ,如地貌的侵蚀变化。水与岩石间的 导致了流水地貌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 的,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如:山地演化为丘陵的过程中,坡面变缓,地表径流 ,水土流失 ;土壤 ,植被 ;同时,大气 也增加。自然环境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 ,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如:黄山“四绝”的形成。 花岗岩岩体沿节理 ,造就“怪石”;山体高大陡峭,气流 强烈,形成“云海”;峭壁岩缝间,发育不良的黄山松成为“奇松”; 上涌加热地下水,形成“温泉”。4.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某

8、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 和 ,使其他要素发生 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与自然环境普遍存在着的演化相比,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 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小组合作:时间8分钟探究一 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下图示意青藏高原附近地区从渐新世(3400万年前2300万年前)至现代三个不同时期南北向海拔变化剖面。1.从内力作用角度解释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2.指出图示渐新世和现代两个阶段可可西里的主要植被类型。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甲区域现代地表景观的成因。探究二 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阅读课本P83的案例,图5.3湿润区湖泊

9、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从a-e各要素分别发生什么变化?地貌:气候: 生物:土壤:水文:探究三 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阅读课本84页案例,图5.4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的变化,回答以下问题1.分析森林过度砍伐后对自然环境和要素的影响?探究四 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七、随堂检测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水热条件的变化B.地壳运动C.植被类型的变化 D.岩浆活动2.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下列选项与其相符的是( )A.风力大 B.沙漠广布C.光照强烈 D.植被茂盛程,洞庭湖入湖径流( )A.高峰值提前 B.高峰值增大 C.总量变大 D.高峰值减小如图为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

10、素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回答34题。1图中序号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A地表起伏大,地表侵蚀,植被覆盖差 B植被覆盖差,地表起伏大,地表侵蚀 C地表起伏大,植被覆盖差,地表侵蚀 D地表侵蚀,地表起伏大,植被覆盖差2水土流失会加剧河流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原因是 A地表起伏增大,水流速度加快 B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河床抬升 C土壤质地变差,粮食产量减少 D植被覆盖率降低,保护地面能力下降八、课后复习在分析某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通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答题思路:分析角度解题方法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

11、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2.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一果多因”由于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3.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区域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4.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区域之间”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逻辑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有效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使得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加剧例:分析某地区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影响。关键词气候地貌植被水文生态环境答题思路当要素发生变化后,其他的随之发生变化。例如当砍伐森林(植被)后,地表拦截大气降水(气候)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表水(水文)汇流速度加快,对土壤的侵蚀加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地貌),由此导致土壤贫瘠;植被破坏后,光合作用减弱,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影响大气的成分,这样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