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13-22)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71探究性综合实验(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70231902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年(13-22)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71探究性综合实验(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十年(13-22)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71探究性综合实验(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十年(13-22)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71探究性综合实验(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十年(13-22)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71探究性综合实验(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十年(13-22)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71探究性综合实验(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年(13-22)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71探究性综合实验(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年(13-22)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71探究性综合实验(含解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71 探究性综合实验1【2022年北京卷】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资料:iMn2+在一定条件下被Cl2或ClO-氧化成MnO2(棕黑色)、(绿色)、(紫色)。ii浓碱条件下,可被OH-还原为。iiiCl2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序号物质aC中实验现象通入Cl2前通入Cl2后I水得到无色溶液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II5%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III40%NaOH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

2、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1)B中试剂是_。(2)通入Cl2前,II、III中沉淀由白色变为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3)对比实验I、II通入Cl2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_。(4)根据资料ii,III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原因一:可能是通入Cl2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氧化为。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_,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取III中放置后的1 mL悬浊液,加入4 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溶液绿

3、色缓慢加深,原因是MnO2被_(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III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取II中放置后的1 mL悬浊液,加入4 mL水,溶液紫色缓慢加深,发生的反应是_。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实验III未得到绿色溶液的可能原因_。【答案】(1)饱和NaCl溶液(2)2Mn(OH)2+O2=2MnO2+2H2O(3)Mn2+的还原性随溶液碱性的增强而增强(4) Cl2+2OH-=Cl-+ClO-+H2O 4+4OH-=4+O2+2H2O Cl2 3ClO-+2MnO2+2OH-=2+3Cl-+H2O 过量Cl2与NaOH反应产生NaClO,使溶液的碱性减弱,c(OH-)降低,溶液中的被还原为的速率

4、减小,因而不能实验III未得到绿色溶液【解析】在装置A中HCl与KMnO4发生反应制取Cl2,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为排除HCl对Cl2性质的干扰,在装置B中盛有饱和NaCl溶液,除去Cl2中的杂质HCl,在装置C中通过改变溶液的pH,验证不同条件下Cl2与MnSO4反应,装置D是尾气处理装置,目的是除去多余Cl2,防止造成大气污染。(1)B中试剂是饱和NaCl溶液,作用是吸收Cl2中的杂质HCl气体;1(2)通入Cl2前,II、III中Mn2+与碱性溶液中NaOH电离产生的的OH-反应产生Mn(OH)2白色沉淀,该沉淀不稳定,会被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氧化为棕黑色MnO2,则沉淀由白色变为黑色的化

5、学方程式为:2Mn(OH)2+O2=2MnO2+2H2O;(3)对比实验I、II通入Cl2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Mn2+的还原性随溶液碱性的增强而增强;(4)Cl2与NaOH反应产生NaCl、NaClO、H2O,使溶液碱性减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取III中放置后的1 mL悬浊液,加入4 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就是由于在浓碱条件下,可被OH-还原为,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4OH-=4+O2+2H2O;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MnO

6、2被Cl2氧化,可证明III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取II中放置后的1 mL悬浊液,加入4 mL水,溶液碱性减弱,溶液紫色缓慢加深,说明ClO-将MnO2氧化为,发生的反应是:3ClO-+2MnO2+2OH-=2+3Cl-+H2O;从反应速率的角度,过量Cl2与NaOH反应产生NaClO,使溶液的碱性减弱,c(OH-)降低,溶液中的被还原为的速率减小,导致不能实验III未得到绿色溶液。2(2021广东真题)含氯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1774年,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气体。1810年,戴维确认这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并命名为chlor

7、ine(中文命名“氯气”)。(1)实验室沿用舍勒的方法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室制取干燥时,净化与收集所需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_。(3)某氯水久置后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推测氯水中_已分解。检验此久置氯水中存在的操作及现象是_。(4)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实验任务。通过测定溶液电导率,探究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查阅资料。电导率是表征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温度一定时,强电解质稀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离子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5时,。提出猜想。猜想a:较高温度的饱和溶液的电导率较大。猜想b:在水中的溶解度。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取试样

8、、(不同温度下配制的饱和溶液),在设定的测试温度下,进行表中实验13,记录数据。实验序号试样测试温度/电导率/1:25的饱和溶液252:35的饱和溶液353:45的饱和溶液45数据分析、交流讨论。25的饱和溶液中,_。实验结果为。小组同学认为,此结果可以证明中的猜想成立,但不足以证明猜想成立。结合中信息,猜想不足以成立的理由有_。优化实验。小组同学为进一步验证猜想,在实验13的基础上完善方案,进行实验4和5。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实验序号试样测试温度/电导率/4_5_实验总结。根据实验15的结果,并结合中信息,小组同学认为猜想也成立。猜想成立的判断依据是_。【答案】(1)MnO2+4HCl

9、(浓)MnCl2+Cl2+2H2O (2)c-d-b-a-e (3)HClO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防止溶液中含有C、HC等,再加入少量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Cl- (4)1.3410-5 测试温度不同,根据电导率结果无法判断不同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解度 45 II 45 A3B2B1 【解析】(1)实验室通常采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制取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水蒸气,氯气有毒,必须进行尾气处理,因此使用饱和食

10、盐水吸收氯化氢气体,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最后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因此接口连接顺序为c-d-b-a-e,故答案为:c-d-b-a-e;(3)久置后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HClO已分解;检验的方法为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防止溶液中含有C、HC等,再加入少量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Cl-,故答案为:HClO;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防止溶液中含有C、HC等,再加入少量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Cl-;(4)25时,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可知,饱和的溶液中,所以有=1.3410-5;实验13中,不同的饱和溶液浓度不同且测试温度不同,根据资料显示离子

11、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根据实验13无法判断温度较高的饱和溶液离子浓度大,进而不能得出溶解度关系,故答案为:1.3410-5;测试温度不同,根据电导率结果无法判断不同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如果要判断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以设计不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在相同温度下测试,如果温度较高下的饱和溶液电导率比温度较低的饱和溶液电导率高,则可以得出温度升高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高。所以可以设计试样在45下测试与实验3比较;设计试样II在45下测试与实验3比较。故答案为:45;II;45;猜想成立的判断依据是A3B2B1,故答案为:A3B2B1。3(2020年新课标)

12、为验证不同化合价铁的氧化还原能力,利用下列电池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由FeSO47H2O固体配制0.10 molL1 FeSO4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药匙、玻璃棒、_(从下列图中选择,写出名称)。(2)电池装置中,盐桥连接两电极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阴、阳离子不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且电迁移率(u)应尽可能地相近。根据下表数据,盐桥中应选择_作为电解质。阳离子u108/(m2s1V1)阴离子u108/(m2s1V1)Li+4.074.61Na+5.197.40Ca2+6.59Cl7.91K+7.628.27(3)电流表显示电子由铁电极流向石墨电极。可知,盐桥中的阳离子进入_电极溶液

13、中。(4)电池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铁电极溶液中c(Fe2+)增加了0.02 molL1。石墨电极上未见Fe析出。可知,石墨电极溶液中c(Fe2+)=_。(5)根据(3)、(4)实验结果,可知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因此,验证了Fe2+氧化性小于_,还原性小于_。(6)实验前需要对铁电极表面活化。在FeSO4溶液中加入几滴Fe2(SO4)3溶液,将铁电极浸泡一段时间,铁电极表面被刻蚀活化。检验活化反应完成的方法是_。【答案】(1)烧杯、量筒、托盘天平 (2)KCl (3)石墨 (4)0.09mol/L (5)Fe3+e-=Fe2+ Fe-2e-=Fe2+ Fe3+ Fe

14、 (6)取活化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不出现血红色,说明活化反应完成 【解析】(1)由FeSO47H2O固体配制0.10molL-1FeSO4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并冷却至室温、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由FeSO47H2O固体配制0.10molL-1FeSO4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药匙、托盘天平、合适的量筒、烧杯、玻璃棒、合适的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烧杯、量筒、托盘天平。(2)Fe2+、Fe3+能与反应,Ca2+能与反应,FeSO4、Fe2(SO4)3都属于强酸弱碱盐,水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能与Fe2+反应,根据题意“盐桥中阴、阳离子不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盐桥中阴离子不可以选择、,阳离子不可以选择Ca2+,另盐桥中阴、阳离子的迁移率(u)应尽可能地相近,根据表中数据,盐桥中应选择KCl作为电解质,故答案为:KCl。(3)电流表显示电子由铁电极流向石墨电极,则铁电极为负极,石墨电极为正极,盐桥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盐桥中的阳离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