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应知应会

上传人:菲*** 文档编号:369352551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应知应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应知应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应知应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应知应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应知应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应知应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应知应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应知应会1.基本条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煤矿应具备以下条件,任一项不符合的,不得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1.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2.树立体现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与本矿安全生产实际、灾害治理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理念;3.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要求和本单位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4.矿长作出持续保持、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承诺,并作出表率;5.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完备(井工煤矿有负责安全、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

2、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矿井、冲击地压矿井按规定设有相应的机构和队伍;6.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取得考核合格证明;7.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8.不存在重大事故隐患。2.基本原则(1)突出理念引领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指导煤矿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2)发挥领导作用 领导作用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煤矿矿长应发挥领导表率作用,具有风险意识,实施并兑现安全承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供必要的机构、人员、制度

3、、技术、资金等保障,有效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实现安全管理全员参与。 (3)强化风险意识 建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增强煤矿矿长、总工程师等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风险意识,实现安全生产源头管控,不断推动关口前移。 (4)注重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建立并落实管理制度,强化现场管理,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是指对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内部自查自评和对外部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评价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查找问题和隐患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提高体系运行质量。 3.从业人员素质 人员配备及准入(1)矿长、副矿长和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

4、员配备满足要求,且不得在其他煤矿兼职;(2)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具备煤矿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新上岗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或者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及中专以上相关专业学历;普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专业技术人员符合任职资格;(4)井下不使用劳务派遣工。4.安全培训(1)矿长组织制定并落实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安全培训计划,(1)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2)每年组织入井(坑)人员,以及参加辨识评估人员参加安全风险知识培训。5.发展提升在实施重大安全风险管控的基础上,鼓励煤矿区(队)长、班组长和关键岗位人员掌握相关的其他安全风险及管

5、控措施,组织作业时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确认。6.事故隐患排查治理1.工作机制(1)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和工作制度,明确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职责;(2)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分级,按事故隐患等级进行登记、治理、验收、销号。2.事故隐患排查(1)明确事故隐患排查人员、内容、周期;(2)排查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措施落实情况和各生产系统、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内容包含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不落实情况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以及管理缺陷等;(3)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立即向当地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书面报告,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台账和重大事故隐患信息档案。3.事故隐患治

6、理(1)分级治理。a.事故隐患实施分级治理,不同等级的事故隐患由相应层级的单位(部门)和人员负责;b.重大事故隐患由矿长按照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的原则,组织制定专项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2)安全措施。a.对治理过程中存在危险的事故隐患治理有安全措施;b.对治理过程危险性较大的事故隐患,应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治理过程中有专人现场指挥和监督,并设置警示标识。4.监督管理(1)事故隐患治理实施分级督办,对未按规定完成治理的事故隐患,及时提高督办层级,加大督办力度;事故隐患治理完成,经验收合格后予以销号,解除督办;(2)及时通报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接受监督。5.保障措施(1)采用

7、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记录统计、过程跟踪、逾期报警、信息上报的信息化管理;文地质类型明确;(4)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措施、工程质量符合规定;(5)按规定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和突水监测预警系统。7、采煤1.基础管理(1)有批准的采(盘)区设计,采(盘)区内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个数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按规定编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持续提高采煤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3)采用“一井一面”或“一井两面”生产模式;(4)有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技术管理体系健全。2.质量与安全(1)工作面的支护形式、支护参数符合作业规程要求;(2)工作面出口畅通,进、回风巷支护完好,无失修巷道,巷道净断面满足通风、运输、行人、安全设施及设备安装、检修、施工的需要;(3)工作面通信、监测监控设备运行正常;(4)工作面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措施符合规定。8.机电设备(1)设备能力匹配,系统无制约因素;(2)设备完好,保护齐全;(3)乳化液泵站压力和乳化液浓度符合要求,并有现场检测手段。9.职工素质及岗位规范(1)严格执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掌握相关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技术措施,作业人员掌握本岗位相应的操作规程、安全措施;(3)现场作业人员操作规范,无“三违”行为,作业前进行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及安全确认。第8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