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高考

上传人:资**** 文档编号:367952929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高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高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高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高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高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高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高考(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趋腐朽衰落;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农业、手工业发展超过前代水平,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对外关系:对外扩张,航海和海外贸易发展大事件政治体史实】政治上: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式农民战争时期。基本历史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2019 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历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第 1 讲 中国古代史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

2、济 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总特征: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 2070年前 221年)阶段特征: 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

3、,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 奠定了中 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夏商周时期(公元前 2070年公元前 771年)【具体史实】1、政治上: 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 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 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 礼乐制 度;奴隶社会强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占 卜)、最高执政集团尚 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经济上: 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 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 简单协作;( 1)农业: 实行井田制; 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2)手工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妇工;以 “青铜冶炼”为主

4、的官营手工业产生, 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 陶向瓷过渡;(3)商业: 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3 、文化上: 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 最早文字商代甲骨 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 宫廷舞蹈;礼乐文化; 诗经 的内容; 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 夏朝历法 夏小正。、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 770前 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总特征】: 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经济: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

5、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具体史实】1、政治: 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 破坏;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 成。封建社会形成; 选官制度:世官制2 、经济:- 1 -器的出现和推广;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陶向瓷过渡;出现钢剑;商业:私商出现,打破“工商食官”通史资料全套整理三、思想:洋务思潮,中体西用,维新思潮,君主立宪。革命思潮,民主共和。农民产生盲目排割据和若干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和武将央集权制度;经济

6、: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显现繁荣景象;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开2019 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农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男耕女织的 农耕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农业技术:精耕细作;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 法使用;土地制度:公元前 594 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地主土 地所有制确立;经济政策:商鞅变法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奖耕织;兴修水利: 都江堰、郑国渠;手工业:商鞅变法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铁器的出现和推广; 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 陶向瓷过渡;

7、出现钢剑;商业:私商出现, 打破 “工商食官”局面; 市井、商业都会形成; 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 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商业繁荣。3 、文化:( 1)思想百家争鸣,以儒、墨、道、法为代表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法家思 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各国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2)学术下移; 教育打破学在官府局面,私学兴起,学在民间;(3)天文、历法、 医学、等科学技术和文艺有了发展。科技: 记录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 子、哈雷彗星、石氏星表、 甘石星经; 医学黄帝内经; 战国司南,有关火药知识的记载文字: 大篆; 文学诗经、 楚辞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成就; ;战国的帛画

8、人物龙风图人物驭龙图,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二、秦汉时期: (公元前 221 220年)封建社会的统一和初步发展的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 形成和发展时期)【总特征】: 政治:国家统一,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官僚 体制逐渐代替贵族体制, 奠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同西域各族发生密切交流;中国向朝鲜、 日本、 西亚和欧洲的交往经济:封建经济初步恢复和发展;中外的经济交往频繁;思想:思想专制, 服务政治; 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 科技文化得 到很大发展;【具体史实】

9、1、政治上: 秦朝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皇权至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确立皇帝制度与 三公九卿制;地方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 颁布秦律。汉朝: 汉初采用郡国并行制; 汉景帝平 定了“七国之乱”;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中朝”、 设刺史、实行“推恩令”;实行察举制选官。 中国 向朝鲜、 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2 、经济上:农业:重农抑商政策,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汉代田庄;行“泰半之赋”农学;著作 胜之书; 西汉发明犁壁、耧车、耦犁等先进农具和代田法、垄作法;水利: 漕渠、 白渠、 坎儿井和东汉王 景治黄河;耕作制度以连年种植为主,有休耕和两年三熟制;手工

10、业: 两汉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煤炭作燃料; 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东汉晚期 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商业: 秦汉统一了货币,但又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运活跃,对“市”管理严格,商业区和居住区严 格分开,全国性商业中心形成: 长安和五都, 外贸发展: 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3 、文化上: 秦朝“焚书坑儒”; 汉初“无为而治”。汉武帝时形成以“大一统”、“天人感应”为核心的 新儒学,并确立正统地位,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1)思想专制, 秦朝 “焚书坑儒”, 汉初“无为而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 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 君权神授、罢黜百家 ,仁政和纲

11、常),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科技、 文化、教育、绘画得到很大发展, 奠定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形成东 方特色的实用科学,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九章算术、 天文学(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 先讲的天文观测工具,地动仪)、 造纸术的发明、氾胜之书 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科技的巨大贡献。秦小篆,- 2 -。1.恢复国民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2.向社纪60年代20世纪初)又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或中国近代化的启动。一、政治:1.列强继续发动侵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经济: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的

12、展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割据和若干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和武将2019 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汉隶、楷书;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的“汉赋”成为主要文学体裁。绘画门类丰富,壁画、帛 画;夫妇宴饮图是杰作。太学出现、察举制。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220 589年)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 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 融合时期)【总特征】:政治: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大分裂,局部统一出现和民族大融合,士族制度形成;北方各族封建化, 初步形成三省体制,选官:九品中正制;经济: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成熟;南北经济发

13、展的差距缩小,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并赶上北方; 以北方 黄河流域为中心农业经济格局开始改变;思想:儒学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取得新发展, 科技文化取得辉煌成就,不少领域继续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具体史实】1、政治: 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大分裂,局部统一出现和民族大融合,士族制度形成;北方各族封 建化,初步形成三省体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选官:九品中正制;2、经济:农业:齐民要术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杰出农书;出现间作、套作的复种技术, 绿肥种植是耕作技术一大 成就;三国时马均发明翻车(灌溉工具),北魏均田制、三国屯田制推行;耕耙耱技术形成, 直到今天人们 基本上都沿用。江南得到开发,

14、开始赶上北方。手工业:发明灌钢法,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 并烧制出成熟白瓷;商业: 社会动荡,北方商业波动性大;南方商业小幅发展, 商税及其相关税种成为东晋南朝政府财政收 入的主要来源;南方商业有所发展,出现草市和草市尉。3 、文化:( 1)佛教盛行、道教广为传播,儒学面临严峻挑战但吸收佛、道精华取得新发展 “三教合一”;士 人群体的形成(2)科技文艺: 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书法和绘画: 进入自觉发展阶段,楷书完善、 草书成熟、 晋代盛行行书,书法家王羲之和兰亭序;绘画理论精辟,顾恺之“以形写神”,士大夫画家 活跃,文人画注意以形写神,画家顾恺之和女史箴图;出现了搜神记 等志怪小

15、说。伴随着佛教的兴起,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也显示了辉煌的雕刻艺术成就。敦煌莫高窟开始出现。四、隋唐时期:( 581年 907年):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总特征】:政治:封建社会的繁荣: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 实行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显现繁荣景象;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对外开放,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文化: 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中华文化圈。【具体史实】1 、政治上: 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互相牵制,分工明确,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加强了皇权, 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道州县,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局面,中央集权遭削弱; 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 采 用科举制的封建选官制度。2、经济: 农业:耕作技术: 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技术;江东地区 出现适应水田和各种土壤精耕细作的曲辕犁。发明灌溉工具筒车; 地税: 均田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水利: 大运河。南方进一步开发, 开始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手工业: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唐三彩, 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并远销欧洲。丝织业技术精湛、 吸取波斯织法和图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