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单元质量评估第二十八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716431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单元质量评估第二十八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单元质量评估第二十八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单元质量评估第二十八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单元质量评估第二十八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单元质量评估第二十八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单元质量评估第二十八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单元质量评估第二十八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八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区域性贸易已经同东方的商业活动相联系。虽然限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发展很有限,但一个包括“旧世界”大部分地区在内的贸易网络这时已经显现轮廓,形成了当时已知世界的“世界市场”。据此推知当时()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在欧亚初现B.区域市场为近代世界市场奠定基础C.欧洲与东方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D.东西方贸易主要通过民间途径开展【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的“世界市场”包括了“旧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在近代随着空间的拓展,逐渐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故B正确;当时亚洲处于封建社

2、会,故A错误;仅从材料信息无法推知C,故错误;中世纪晚期大约处在中国的明朝时期,而明朝大多数时间实行了海禁政策,东西方贸易也以官方途径为主,故D错误。2.下图为北宋开封城鸟瞰图,宋代诗人陆游在诗中说,“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下列哪一项最能解释以上现象()A.城市管理更加严格规范B.百姓生活习惯改变C.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D.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解析】选D。据材料“京都街鼓今尚废”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商业活动突破了空间与时间界限,因此会出现“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的现象,故选D;据“北宋开封城鸟瞰图”,可知宋代商业活动遍布街市,城市布局没

3、有明显的规划,排除A;材料围绕宋代商业突破时空限制展开,未涉及百姓生活习惯,排除B;城市人口增加与宋代出现闲置街鼓的现象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排除C。3.(2021合肥模拟)证人面前所作的口头协议,在罗马最初比书面更受尊重,但到200年后,从前订契约所必备的证人或庄重仪式已无必要,只要是明确的契约,法律都予以承认。这一变化()A.表明法律不断适应实际需要B.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C.杜绝商品交换中的欺诈行为D.反映法律形式重于表面【解析】选A。先前的口头协议较为繁琐复杂,需要必备的证人和庄重仪式,而后“只要是明确的契约,法律都予以承认”,这一转变说明罗马法不断调整简化,以适应实际生活需要,故选A;

4、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1415世纪的地中海沿岸地区,时间不符,排除B;“杜绝”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从重视口头协议到“只要是明确的契约,法律都予以承认”说明罗马法律与时俱进,更加注重实质内容,排除D。4.康熙中期后,与周边国家的“朝贡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量中已无足轻重,取而代之的是以南洋为中心的中荷贸易、恰克图为中心的中俄贸易、广州为中心的中英贸易,大量白银流入国内市场。这()A.表明天朝体制渐趋解体B.得益于朝野掀起的商战浪潮C.有助于入超格局的逆转D.反映传统经济仍具一定优势【解析】选D。据材料“取而代之的是以南洋为中心的中荷贸易、恰克图为中心的中俄贸易、广州为中心的中英贸易,大量白银

5、流入国内市场”,结合所学可知清朝时中国农耕经济繁荣,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故选D;天朝体制在近代才开始解体,排除A;清朝时重农抑商,朝野没有商战浪潮,排除B;清朝时小农经济为主体,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排除C。5.“一带一路”(注:“一带一路”全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跟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相比最大不同是()A.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再现或重建B.扬国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沟通与交流C.是相关的互利共赢“利益共同体”D.套用西方的海洋观,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解析】选C。“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

6、、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故选C。A“再现”说法错误;B中的“扬国威”“世界各国”说法错误;D中“套用西方的海洋观”说法错误。6.下图反映了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地位的变化趋势。其中影响北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变化趋势的因素是()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变化A.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阻碍B.商品经济非常繁荣 C.航海技术取得突破D.重农抑商政策强化【解析】选A。本题以古代丝绸之路变化趋势为依托,从变化的趋势及原因上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选项分析A北宋时期,向西的陆上通道被北方少数民族阻碍导致陆上丝绸之路地位下降,故A正确B商品经济繁荣有助于推动陆上丝绸之路

7、繁荣,故B错误C航海技术取得突破是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故C错误D自战国以来,中国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北宋时期并未强化这一政策,故D错误 7.(2021郑州模拟)从17世纪初开始,荷兰、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相继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凭借从美洲得来的白银换取欧洲所需的大量亚洲产品。这反映出()A.欧洲出现严重的商业危机B.欧洲加快了对亚洲殖民掠夺C.世界市场体系的孕育成长D.亚洲对欧洲的贸易处于劣势【解析】选C。材料说明美洲白银成为欧亚贸易的纽带,即欧亚美三大洲经济联系加强,这反映了世界市场体系的孕育成长,故选C;欧洲的海外贸易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对其大为有利,并未产生严重的商业危

8、机,排除A;材料强调欧洲的海外贸易状况,而不是海外的殖民与掠夺,排除B;欧洲用美洲白银换取亚洲的产品,说明17世纪时亚洲在与欧洲的贸易中并未处于劣势,特别是中国在这一时期还处于贸易优势,排除D。8.下表是19世纪国际贸易增长情况表。这说明()时期国际贸易增长18401870年3.4倍18701900年1.7倍A.世界生产与世界市场的矛盾尖锐B.国际垄断导致国际贸易规模萎缩C.世界生产下降导致国际贸易衰退D.帝国主义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加剧【解析】选A。由题干中的图表数据分析可知,与18401870年相比,18701900年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放缓,这说明世界市场的扩展速度已经追赶不上世界生产的速度,体

9、现的是世界生产与世界市场的矛盾尖锐,故选A。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化”“经济发展计划”等名词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等手段直接采购私人企业产品,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表明当时()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盛行B.政府采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采取混合经济的模式走出“滞胀”D.逐步走上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解析】选A。根据材料“国有化”“经济发展计划”“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等手段直接采购私人企业产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故A正确;B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20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10、出现“滞胀”,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混合经济,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是发展计划经济,D错误。10.(2020济宁模拟)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履行美元按固定比价兑换黄金的义务。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达成了“牙买加协议”:确认浮动汇率制合法性,会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承认黄金非货币化,使黄金逐步退出国际货币体系。由此可见,该协议的签署()A.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B.造成了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C.提升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地位D.实质上维护了美国既得利益【解析】选D。牙买加协议认可接受了美国停止履行美元按固定比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实质上维护了美国

11、的既得利益,故选D;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该协议签订前就已经解体,排除A;该协议的签订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有利于早日结束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状态,排除B;该协议维护的是美国的利益,并没有提升第三世界国家的地位,排除C。11.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调研,提出“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史称“北方谈话”。这场“谈话”()A.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表达了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C.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D.明确了发展市场经济的目标【解析】选B。实行对外开放与材料中“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世界天天发

12、生变化我们关起门来不行”相符,故选B;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与材料中“1978 年 9 月”不符,排除A;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此拉开序幕,排除C;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同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12.(2021惠州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同体”一词的使用更为广泛。这些“共同体”理念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关注在具体问题领域内的联合,如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智慧共同体等;第二类

13、则重视区域层面的联合,如欧洲共同体、东非共同体和加勒比共同体等。“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反映了()A.区域集团化放缓B.多极化趋势加强C.两极格局的形成D.全球化进程加快【解析】选D。据材料“关注在具体问题领域内的联合”以及“重视区域层面的联合”可知,这一理念是世界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的体现,反映了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故选D;据材料“重视区域层面的联合”并结合所学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域集团化加快而非放缓,排除A;多极化趋势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不符合题意,排除B;“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对两极格局的冲击,并不能反映两极格局的形成,排除C。二、非选择题(第13

14、题12分,第14题12分,共24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唐朝时,日本、朝鲜来华的遣唐使,通过贡赐关系与中国建立了变相的官方贸易往来。海上民间贸易也日益发展。唐朝地理学家贾耽说,中国海船从广州经南海到波斯湾的巴士拉港,全程需三个月。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以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为首的东南亚地区、以天竺为首的南亚地区、以大食为首的阿拉伯地区,通过海上丝绸贸易连接在一起。宋朝的泉州商人李充,就曾“自置船一只携带各种丝绸和瓷器到日本贸易”。为了管理海上贸易,从宋朝开始专门设置了市舶司,市舶司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建炎二年(1128年),市舶司的收入占国家总收入的20

15、%,“江海求利,以资国用”成为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的基本国策。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期,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如明朝规定“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就“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摘编自齐涛朝贡外交与朝贡贸易(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4分)(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明清与唐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通过贡赐关系与中国建立了变相的官方贸易往来。海上民间贸易也日益发展”可知官方贸易与民间贸易并举;根据材料一“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以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为首的东南亚地区、以天竺为首的南亚地区、以大食为首的阿拉伯地区”可知海外贸易覆盖范围广;根据材料一“自置船一只携带各种丝绸和瓷器到日本贸易”可知海外贸易以丝绸、瓷器为主;根据材料一“从宋朝开始专门设置了市舶司”可知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根据材料一“市舶司的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