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第一部分第八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715607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第一部分第八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第一部分第八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第一部分第八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第一部分第八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第一部分第八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第一部分第八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第一部分第八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整合一“一五”计划的特点1“一五”计划确定工业化是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且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方面是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需要迅速改变这种状况。2“一五”计划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这是由于东北地区具有相对优越的工业基础,而且工业资源丰富,又是重要的农产品基地,靠近苏联,易于接受支援,具有独特的优势。从此,东北地区作为工业基地,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3“一五”计划完全以总路线的精神为指导,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而且以工业化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改造为主要手段,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4“一五”计划

2、是完全贯彻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大步骤。考虑到改造和建设的长期性,“一五”计划只是强调五年期间为改造和建设准备初步基础。实施的结果则是“一五”计划提前完成了总路线规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超额完成了预定的工业化的建设指标。整合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1.为了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有计划地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建立起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还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需要建立全国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以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过渡。3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教训,加上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国内环境

3、的影响,给新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向规定了一个有限的选择空间,决定了只有通过内部循环,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来达到这一目标。4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的理论要求和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整合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苏联模式的借鉴与创新1.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1)借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2)创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首创公私合营的模式。2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借鉴:开展五年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体系。(2)创新:正确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关注民生问题。3构建经济结构与体制(1)借鉴:变多种所

4、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2)创新:注重克服苏联模式的过度集中的缺点,注意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整合四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土地流转(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改革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与产品分配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按劳分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土地流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状况,这种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方式不利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实行土地流转、三权分置,有利于农业向现代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5、,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其主要内容有:(1)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2)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概况:1992年初提出1992年10月确立目标1993年确立基本框架21世纪初基本建立。(2)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

6、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融合,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20世纪80年代,先后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2)1990年中央政府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定。(3)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与世界全面接轨。整合五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要调整 项目内容时期原因核心内容意义土地改革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业合作化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把土地等生产资料转变为公有制,实行

7、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运动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挫伤了生产者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整合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质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2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3通过价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

8、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4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息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整合七全面认识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1必要性(1)原有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只有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3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4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6特点(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3)允许旧

9、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7意义(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0、体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整合八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重要意义项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产生背景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面临

11、着历史性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是在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与世界进行深度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解决问题中国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作用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的发展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2、,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术前沿】新中国初期铁路建设史学新论中国以前交通凋敝,铁路少、质量差,过分偏重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带。新中国成立后,首先恢复了原有交通线路,适应了全国经济、政治、军事及文化建设的需要。19501952年,新建了西部地区的几条铁路,成都、重庆、兰州、宝鸡等新交通城市得到很大发展,人口逐渐增加。“一五”计划时期,国家用于铁路基本建设的投资为62.89亿元。到1957年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 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这期间,我国铁路的修建,一是适应建立新的工业基地和战略后方的需要,继续修建通往西

13、南、西北的铁路干线;二是在许多海防重镇和海运港口建设铁路,如鹰厦铁路;三是为了加强和苏联、蒙古国的交往,增建了新的国际联运线。高志华新中国铁路60年建设的回顾与展望等思维激活材料从我国建国初期铁路修建的角度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考题研析】【例】下面的示意图是根据中国经济年鉴(19491959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导致示意图所示状况的主要原因是()19491957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平均增长率示意图读图题需要关注时间A国家投资的侧重点差异“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B新中国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改造的创新“赎买”政策D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根据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解题思路情境创

14、设以统计数据为切入点,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一五”计划的特点及影响。关键点拨根据题干信息,社会总产值、工农业产值、农业产值、轻工业产值、重工业产值等的平均增长率数据,可知重工业产值增长突出,反映了国家投资重点。排除干扰材料主要考查建国初期不同经济行业差异较大的原因,这与生产关系变革、社会主义改造、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无关。答案A【深化认知】1.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1)工业化建设是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2)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3)从根本上说,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改造是服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而社会主义工业化又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2国家资本主义与赎买政策(1)国家资本主义指受国家政权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义。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后来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2)“赎买”政策指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采取有偿办法实行社会主义国有化的政策。3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