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经验做法:坚持守正创新 凝聚发展共识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续航

上传人:九****厨 文档编号:367469973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企经验做法:坚持守正创新 凝聚发展共识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续航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企经验做法:坚持守正创新 凝聚发展共识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续航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企经验做法:坚持守正创新 凝聚发展共识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续航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企经验做法:坚持守正创新 凝聚发展共识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续航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企经验做法:坚持守正创新 凝聚发展共识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续航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企经验做法:坚持守正创新 凝聚发展共识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续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企经验做法:坚持守正创新 凝聚发展共识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续航(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持守正创新 凝聚发展共识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续航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守正创新,凝心聚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一、坚持知行合一,强化理论武装,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为抓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1.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示范引领要带头先行。公司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高质量办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建立了“集中学习+自主学习”“读书班+专题研讨”“辅导报告+学习体会”学习体

2、系,制定了8+2+2学习研讨计划,引导领导干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两级党委班子深入分管领域、所在支部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带动全体党员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2.以学习成效检验教育成果。在深学中“明理”,在常学中“善思”。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总要求,创新了班子领学、研讨互学、轮训深学、现场践学、全员共学“五学联动”学习模式,统筹推动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向纵深推进、向全员铺开。在整体方案基础上,配套制定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等5个子方案,列出了领导班子20项、班子成员18项任务清单,各项任务有机融合、相互贯通,实现项目化实施、清单化推进、闭环式管理,确保主题教育层层深入、

3、走深做实,实现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3.以多维平台丰富学习方式。搭建平台、丰富形式、立体宣传、提升效果。把准政治方向,把牢舆论导向,坚持网上网下一体推进、同向发力。精心组织公司媒体在重要版面、黄金时段开设“访谈”等专题专栏,及时跟进宣讲、知识竞赛、主题实践等活动,营造浓郁的学习宣传贯彻氛围,努力把新闻媒体网络传播平台打造成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阵地。二、坚持固本培元,强化凝心铸魂,占领思想阵地“制高点”坚定政治立场、围绕中心大局、汇聚力量共识,为企业安全、和谐、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以防范意识强化风险管控。坚持党管意识形态,落实责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

4、供安全的政治环境,为矿区和谐稳定贡献社会责任。压实党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分析研判,两级党委定期研究、通报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常态化开展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排查,推动主体责任深化、细化、实化,夯实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基础。建立了铁法能源公司党委应对网络舆情工作办法铁法能源公司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积极稳妥做好重大事件和敏感热点问题舆论引导。加强对外宣传和舆论管控工作管理,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外部新闻媒体采访接待有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提升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推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2.以安全文化护航安全生产。安全是煤矿企业的生命线。公司把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和加强安全思想

5、教育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打造了“企泰民安”安全文化品牌,形成了符合自身实际的“一四七O”安全文化体系,将安全文化渗透到安全管理各个环节,为企业安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生产活动,“凝心聚力保安全 实现首季开门红”大讨论,“安全宣讲进班前、安全叮咛在班前、安全祝福送班前”活动,以“防骄破满话认识、居安思危话风险、以案为鉴话警示、保证目标话行动”为内容的“安全大宣讲,全员话安全”安全大讨论和“决战四季度”安全思想教育“十个一”等活动,有效提升了职工安全思想意识,为公司安全生产提供坚强思想保障。3.以双向感恩厚植家园情怀。大力倡树企业感恩职工、职工感恩企业的“双向感恩”

6、文化,引发共振效应,汇聚思想合力。常态化组织职工健康体检、劳模疗养、“温暖工程”“金秋助学”以及各项健身体育活动。春节期间,开展了送春联、慰问困难职工、举办元宵节大型音乐焰火晚会等活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更新职工通勤客车、维修改造员工浴池、修扩建职工停车场、增设便民理发室、食堂安装空调和直饮机一系列惠民工作的落地,切实增强了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双向感恩的家园情怀在企业与员工中越发浓郁。三、坚持以文兴企,强化文化赋能,激发干事创业“源动力”坚持以文塑形、以文育人、以文兴企、以文铸魂,积极培育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激发文化活力,增强文化软实力。1.以红色资源涵养时代精神。

7、回顾历史,传承血脉,再书华章。结合矿区开发建设历史,深入挖掘基建工程兵文化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举办了基建工程兵41支队转战铁法矿区50周年纪念展。举办了“锋”火相传弘扬雷锋精神主题展;大力宣传抗美援朝老兵、离休干部金朋令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光荣事迹;发挥公司党史教育基地、红色书屋、红色讲堂等阵地作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使红色基因根植于干部职工血脉,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2.以文化活动深耕精神土壤。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提升思想境界、激发奋进精神的重要手段。公司努力构建具有铁能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员工积极践行“富民强企,企泰民安”光

8、荣使命。以庆祝铁法矿区开发建设65周年为契机,举办“循迹续航”企业发展成果展、“强音华彩 光荣绽放”音诗画比赛、“见证赓续”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缅怀先驱 传承精神 凝聚力量”主题团日活动、“倾听,那铿锵足音”故事会、“这方热土这方情”文学作品征集等系列活动,回顾铁法矿区艰苦创业、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铁能人敢于拼搏、奋发有为的良好风貌。3.以工业遗产激荡钢铁意志。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用古老文明、气势磅礴的蒸汽机车激荡奋进前行的力量。公司借助辽宁“六地”红色旅游地标建设平台,进一步做优“蒸汽机车”工业文化旅游独有的文化资源。蒸汽机车博物馆受到世界各地游客的关注和喜爱,建国大业百团大战

9、钢铁意志人世间跨过鸭绿江等多部主旋律影视在此取景拍摄。五一黄金周,开展铁煤蒸汽机车红色工业巡礼活动,开通了“相约幸福列车 乐享美好春光”蒸汽机车旅游专列,让广大游客切身感受厚重的工业发展历史。活动得到众多主流媒体关注,中央广电总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日报网、中国煤炭报、中国旅游新闻客户端、学习强国等媒体相继报道,让“流动的蒸汽机车博物馆”声名远扬。四、坚持正确方向,强化舆论引导,奏响企业宣传“最强音”牢记使命任务,传播主流声音,不断探索新时代宣传工作特点和规律,客观立体讲好国企故事,凝聚企业发展共识,汇聚党心民意合力。1.以创新手段建强媒体阵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做好新时代宣

10、传工作的机遇和挑战。公司加强媒体建设,建成了以“一报一台一网一号”为主的融媒体宣传阵地,聚焦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发展、等重点工作展开宣传,讲述铁能故事,传播铁能声音,树立国企形象。公司微信公众号在“2022年全国煤炭企业最具影响力微信公众号”排名中名列第16名,新闻作品开局看域外第一视角直击奋斗中的铁能人首飞,巡线去分获中国煤炭新闻奖二、三等奖。借助主流媒体平台,全方位塑造企业良好形象,推动凝聚奋进新征程磅礴力量推进四五党建工作机制助力矿井高质量发展相约幸福列车,乐享美好春光等稿件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煤炭工业杂志、中国煤炭报等媒体发表,极大地提升了铁能的知名度、美誉度。2.以先进典型

11、引领实干潮流。先进引领担当精神,典型激发奋斗热情。公司对“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创新工匠”李新伟,“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盛时超等一大批技术能手、科技人才等先进典型、领军人物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报道。通过撰写人物纪实、拍摄人物宣传片、举办事迹宣讲等一系列宣传举措,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员工汲取榜样力量、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先锋、立足岗位争做行动楷模,3.以品牌亮点映现企业形象。良好的形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无形资产。公司域外开发建设为企业健康长久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宣传系统定期组织记者远赴山西、内蒙等地采写新闻,报道工作亮点。东义公司鑫岩煤矿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先进的智能化开采以及5G+工业互联网技术领先当地同行业水平,记者深入矿井,用精彩的笔墨和影响记录了铁能人扎根域外、创新发展的铿锵足迹。后勤服务保障中心积极谋划“走出去”发展,在大山深入擦亮“铁煤热力、服务第一”品牌,公司媒体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同时,晓南矿“1223+N”、小康矿“一传五抓三提升”、晓明矿“四五”等党建品牌被广泛宣传,让各级党组织在交流互学中,不断提升工作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