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单元学习任务单-【大单元教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水***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4.21KB
约32页
文档ID:366273721
第一单元学习任务单-【大单元教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_第1页
1/32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单【单元学习任务】为学校广播站完成一篇主题为“奋斗——最美的姿态”的新闻广播稿核心任务课段任务学习活动课时安排为学校广播站完成一篇主题为“奋斗——最美的姿态”的新闻广播稿 第一课段:新闻阅读(新闻面面观)任务一:知新闻任务二:明确本单元内容任务三:贴标签任务四:做编辑任务五:学做播音员任务六:了解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任务七:品析本则消息语言的特点任务八:比新闻任务九:懂新闻任务十:作解说任务十一:品新闻6课时 第二课段:新闻采访(变身小记者)活动一: 初学提纲成规范活动二: 团队分工试采访活动三; 实践出真知2课时 第三课段:新闻写作(我来写新闻)活动一:携手并进凝“新闻”活动二:精诚合作现“新闻”3课时第四课段:新闻展评(展评新闻稿)活动:新闻播报1课时综合性学习:讲述任务一:情景模拟,探究讲述原则任务二:实践检验,形成能力1课时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相关文体知识,能够初步了解单元学习内容及方法,基本熟悉单元内容,为单元学习作好准备课前预学】1.明确新闻的有关知识:三特征、五结构、六要素(1)新闻:又称消息,是报纸最常用的文章样式。

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讲,就是指消息2)新闻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3)新闻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前三部分必不可少)标题:常利用多行形式分为:主标、引标、副标三种导语: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步扩展和阐释背景和结语: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没有明显标志4)新闻的特征:时效性强、真实客观、简明扼要5)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课中探究】任务一:知新闻默读课本第1、2页和第17页关于新闻要素和消息特点的文字,标记出需要积累的新闻相关知识思考以下问题:1. 新闻是什么?2. 新闻的“六要素”“五部分”“三特点”分别是什么?3. 消息是一种怎样的新闻体裁?任务二:了解单元整体内容了解单元整体结构及知识内容,形成整体印象总结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课后延学】预习课文《消息二则》第二课时《消息二则》【学习目标】1.语言目标:积累基础知识,并通过朗读,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的特点。

2.思维目标:分析课文,梳理六则新闻的结构和六要素,能够明确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初步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培养阅读探究、梳理分析的思维能力3.价值目标:认识渡江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增进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课前预学】 1.这则消息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新华出版社2014年版),刊载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日报》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披推毁,但仍有大量兵力据守长江以南,并借和谈”,构筑长江防线与人民解放军隔江对峙中共中央早已洞悉国民党政府的意图组织百万大军逼近长江,分东、中、西三路,做好了渡江准备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渡江战役于当天午夜打响;21日,毛泽东席与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这则消息报道了战役第一天的情况3.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dù( )过 芜( )湖 摧枯拉朽( ) kuì( )退 dū( )战 要塞( ) 锐不可dāng( ) 歼( )灭 yè( )已 xiè( )气【课中探究】活动一:贴标签初读两则消息,找出它们的“六要素”和“五结构”。

消息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事件结果消息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活动二:做编辑自学: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假如你是当时报社的编辑,你认为这两则消息重复吗?能刊发吗?请比较这两则消息,体会其“三大特点” 【总结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课后延学】完成练习册课外阅读部分第三课时 《消息二则》【学习目标】1.了解消息的主要内容2.体会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和立场课前预学】 通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完成下列题目写出新闻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发生的原因: 事件发生的经过: 事件的结果: 【课中探究】 任务一:复述消息通读两则消息,了解文章内容,并试着复述消息的主要内容。

任务二:明感情倾向再读两则消息,圈画出文中表示情感的词语,尝试着写些批注,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任务三:学做播音员如果你是播音员,要向全国人民播报这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你会怎么播报?任选一则,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节奏播报这则消息总结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课后延学】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新华社东京3月14日电中国政府提供的首批援助物资14日晚抵达日本东京,并将连夜被运送至日本东京北部地震海啸重灾区宫城县日本当地时间20时46分,从中国上海起飞的搭载首批近百吨援助物资的包机抵达东京羽田机场,这批物资包括12人用帐篷、6人用帐篷、毛巾被、手提应急灯等灾区急需物资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吕克俭和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日中经济室室长古谷德郎在机场签字换文,完成物资交换。

方法指导:给新闻添加标题第一步:抓住关键词所谓关键词,指新闻中概括性、判断性较强的词语,一般分布在新闻的导语中,有时出现在中间小节的开头或结尾部分注意寻找并提取关键词,可以迅速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标题的草拟第二步:规范表达答案的表达形式通常为:“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类似缩句中的主干,时间、地点等要素如无必要一般不出现在答案中第三步:充分考虑限制条件概括要点或拟标题往往有一些限制条件,如字数限制,这就要求所拟标题一定不要超过规定字数,否则要被扣分如果有其他限制条件,也一定要遵守第四课时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学习目标】1.语言目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传达的事实及新闻立场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2.思维目标: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3.价值目标:增进对诺贝尔奖的认识,开拓视野,多多关注国际国内时事,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课前预学】1.作者简介 诺贝尔(1833-1896) ,瑞典化学家,工程师诺贝尔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100多种发明,但他最突出的是发明炸药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被誉为“炸药大王”。

 2.背景介绍 1867年 ,瑞典化学家诺贝 尔发明了黄色炸药,取得了在许多国家生产黄色炸药的专利发了大财,以后又发明了更安全可靠威力更大的胶质炸药,接着又研制无烟火药因毕生从事科研和火药的研制,终身未娶、无儿无女,晚年立下遗嘱,将全部不动产进行投资,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金1901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3.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遗嘱( )  渗透( )  卓有成就( )  仲裁( )  拨款( )  逝世( ) 颁发( )4.据意思写出词语 ( ):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死后各事应如何处理 ( ):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如勋章,奖状等 ( ):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或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勋 ( ):有突出的成绩,成就课中探究】任务一:梳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内容 结合所学,从消息的“六要素”、“五结构”以及主要内容等方面自主梳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内容任务二:明确“倒金字塔”结构自学:根据任务一的梳理,如果让你给上述信息按重要性排序,你会怎么排呢?画出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任务三:品析本则消息语言的特点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既然被称为新闻佳作,那语言自然富有表现力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圈画出文中能够体现消息的语言特点的词句,作简要批注,揣摩重要字词的含义总结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