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365670264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语文园地 【课时目标】 1、通过交流,总结“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的方法。 2、能联系课文,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 3、想象画面,能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4、能写出自己成长中新的认识和感受。 5、背诵有关勤俭节约的名句。 【教学重点】 1、能联系课文,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 2、想象画面,能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3、能写出自己成长中新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能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交流,总结“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的方法 。 2、能

2、联系课文,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 3、想象画面,能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6单元的语文园地,让我先进入第1部分交流平台的学习。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梁晓声写的慈母情深,吴冠中写的父爱之舟,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阅读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会感受到父母子女之间浓得化不开的感情,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呢?让我们来听听下面几位同学怎么说的。 学生交流:我发现作者的感情会融入他描写的场景中,所以阅读时我们可以关注场景描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课文父爱之舟中的第四自然段就描写了作者与父亲逛庙会的场景,流露出父子之间的温情。说

3、的不错,这篇课文中描写了许多场景,通过这些场景描写我们体会到父亲深沉的爱以及作者对父亲怀有的无限感激之气。我们可以从文中的字里行间去细细品,从细节描写中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柔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从中可以感受到母亲工作的辛苦挣钱的不易,联系上下文我从这个细节描写体会到作者当时羞愧和自责。 在本单元中你还通过哪些场景细节描写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回顾一下结合课文内容谁再来交流。 学生交流: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这个自然段里,作者抓住了对母亲一双疲惫而又吃惊的眼神的细节描写,让我体会到此时作者在工厂里找到母亲的那一刻,内心是无比

4、的心酸。 学生交流:在父爱之舟这篇课文中,作者考取了无锡师范,父亲和姑爹摇橹送他入学,父亲在船上给他缝补棉被,这个场景描写让我感受到父亲又当爹又当妈,对孩子付出了全部的爱。 通过这1单元的学习同学们都发现了,作者会将感情融入场景和细节描写中,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抓住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和细节,去细细品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词句段运用 接下来让我们学习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去体会一下课文结尾的特点。先读读这三个结尾,想一想它们分别出自哪几篇课文? 这几篇课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想一想,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学生交流慈母情深:课文的开头写道,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结尾说我拥有了

5、这本小说,结尾与文章的开头是相照应的。我还想补充一点,作者在结尾处特别强调这本小说是自己拥有的第1本长篇小说,因为这本书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母亲的伟大,体会到了母亲对孩子的这份深深的情,所以这个结尾不仅与开头呼应,还点明了题意。 这两位同学说的很好,他们联系文章开头讲清了结尾的特点,以及这样写的好处,真不错,继续交流。 学生交流桂花雨:我来说说桂花雨一文结尾的特点,我发现这篇课文的结尾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喜爱之情,因为作者说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是呀,桂花雨一文结尾很含蓄的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喜爱之情。 学生交流“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课的结尾也点明

6、了题意,同时这个结尾还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因为作者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作者直接抒发了对父母之爱的理解与感激之情。 同学们都很会思考,这三篇课文的结尾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结尾与开头照应,或是与题目相照应,虽然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含蓄委婉,但都抒发了作者的感情。一个好的结尾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阅读文章时同学们也可以特别关注结尾部分,想一想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这样写呢?这也有助于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真正读懂课文。 下面让我们学习词句段运用第2题。先请大家读一读,想一想这个练习的要求是什么呢? 交流场景一: 学生交流:读着这段场景描写,我仿佛看到不足

7、200平米的,低矮潮湿破旧的厂房里窗户都关着,里面光线昏暗,像一个大蒸笼七八十个女人,这一刻不停的踩着缝纫机,他们被缝纫机前的灯泡烤着,额头上挂满了汗珠,我仿佛感到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把人的耳朵都要震聋了。 教师提示:透过文字你已经想象到母亲工作的地方是怎么样的,这些女人工作的情景又是怎样的?那此刻你体会到什么呢? 学生交流:我感到母亲工作的环境实在太恶劣了,母亲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太艰辛,我想作者第1次看到母亲在这样的地方如此辛苦的赚钱,他肯定是非常震惊的。文中这段场景描写中体会到了作者此时此刻的震惊难过的感情,所以我感到这段对母亲工作环境的描写对表现作者的情感变化有着很大作用。 你体会到了

8、这段场景描写在文中的作用,让我们再来说说父爱之舟中的这段场景描写的作用。 交流场景二: 学生交流:老师,从这段场景描写中,我仿佛看到了庙会上人山人海,人在边走边唱,吸引着人们围着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一些人在踩高跷走路,卖小吃的把街道挤得密密层层,我看着摊子那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直咽口水,不时的看看父亲,又看看摊上的食品,却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后来父亲给我买了一碗。豆腐脑,自己却不吃,这里的场景描写很好的表现了父亲的温情,写出了他不愿意太委屈了孩子,无论如何也要满足孩子的一个小小的愿望。 同学们都很好的体会到了这些场景描写在文中的作用,说的也很清楚,今后在阅读时我们要关注文中的场景

9、描写,想想作者想通过描写场景表达怎样的感情,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布置作业 今天的课后作业是有感情的朗读,两段场景描写,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写出自己成长中新的认识和感受。 2、背诵有关勤俭节约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让我们来看看词句段运用第3题。请大家读一读,想一想这个练习的要求是什么呢?这个练习要我们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一次,并能用一段话来写一写。练习的要求都清楚了,自己先来读读这两段话,想一想这两段话分别是哪一篇课文里的。对了,这是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的,这是父爱之

10、舟这篇课文中的,请两个同学来朗读这两段话。 那么两篇课文中的作者,怎么会有这第一次的发现与感受的,请你回忆一下,联系课文内容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我来说说慈母情深的作者为什么会说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作者为了买一本让自己显得失魂落魄的小说,第一次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问母亲要钱,这才发现母亲原来是在这样嘈杂闷热的地方,一刻不停地辛苦赚钱,这让他极为震惊,心里很难过,那一刻,他第一次深深体会到母亲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太多,他为自己如此不懂事而感到内疚自责,那一刻他明白了,自己应该要帮着母亲,挑起生活的重担。 是啊,作者梁晓声第一次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时的所见所闻让他内心极大的震撼,

11、这几天的经历也使他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起责任,帮助母亲一起扛起生活的重担,所以作者说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学生交流:我来说说父爱之舟篇课文中作者为什么会说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那是因为当时家里的钱很紧,为了给我交上学费,父亲粜稻卖猪,能卖的东西都卖了,想到一家人为了自己读书辛苦,想到爸爸妈妈的日子艰难,不由得留下泪水。这泪水中有他对一家人生活的担心和对他们的愧疚。 学生交流:我还想补充,作者知道家里这么艰难,父亲还要出钱给他读书,就是希望他能考取师范,到外面当一位教员,所以他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念好书,用成绩回报父母。 对这在泪水中有他的感动,作者说这是他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

12、滋味,新滋味中包含着担忧愧疚,可以说是五味杂陈。 通过交流大家一定体会到了“这一次是指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第一次,让自己在某一方面有很大触动的第一次,让你对一些人或事有了新的认识。你有没有这样的第一次呢?请你下用回忆一下,用一段话写上你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次吧。 交流写话 这位同学写的是自己第1次上学的事,也写出了自己当时害怕的心情,那这个第1次对你的触动是什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意义呢?应该把这个内容加进去 这位同学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他感慨时光飞逝,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这离他远去,可是他第一次经历的什么,使她有了这种新的感受,他没有写清楚。 评的很正确,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作者经历了什么事才会

13、有这第一次新感受,同学仅仅写出了第一次感受到时光飞逝但并没有写清在什么情况下有了这样的感受,如果能把自己的情况补充完整,就能让人不明白了。 这位同学写下的就是在这次疫情中自己的白衣天使这群平凡的人的全新认识。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这一个个的第一次镇。成长起来,这样的第一次是我们记忆中最珍贵的东西值得好好珍藏,课后同学们还可以相互交流自己成长中的第一次。 日积月累 1.请大家自己先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谁来读? 同学们了解这几句名言的意思吗?先想一想,再说一说。 我来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名言,他的意思是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到节俭却很困难,你理解了这句名言的意思,

14、人们常用这句话来勉励警示自己,要保持简朴,防止奢侈,继续交流。 我知道“居安思危这句名言的意思是处于安乐的环境中,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应当消除奢侈,提倡节俭。你理解的很正确,这句话出自魏征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议,他提醒大家要有忧患意识,居安要思危不觉奢侈浪费,倡导持家理政应当节俭。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名言的意思是看到一碗粥,一粒饭要想到粮食的来之不易,看到半条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得到这些物品是很不容易的。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这句名言说的是能够辛勤的为国家效力,也能够节俭持家,成语克勤克俭就源于这句话。 理解了4句名言的意思,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交流:我发现这四句名言都是在告诫人们要勤俭节约。 是呀,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治国还是安家或是做人,都要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请同学们。你再读一读背一背这几句名言。 可以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些名言呢? 如果学校食堂里要张贴标语,教育同学们珍惜粮食,你会推荐哪句名言?我会推荐朱用纯的这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如果你的同学平时花钱总是大手大脚,还对别人说家里的钱多得用不完,如果让你选一句名言来提醒他不该乱花钱,你会选哪一句呢?我会选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这句名言来提醒他。 表扬同学们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正确运用所积累的名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