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9无答案)

上传人:戴** 文档编号:364958790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新泰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9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新泰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9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新泰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9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新泰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9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新泰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9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新泰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9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新泰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9无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泰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错选或不选不得分。)1.某同学是航模兴趣小组的一员,某次在操控飞机模型时,使航模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已知0t0部分的图线是抛物线的一部分,t010s部分的图线是直线,两部分曲线相切于点(t0,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t05sB航模在t010s时间内的速度大小为6m/sC航模在0t0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为m/s2D航模在0t0时间内处于失重

2、状态2.如图所示,MN和PQ为两根固定平行直细杆,圆柱形物体沿细杆下滑,两杆间的距离与圆柱形物体的半径相同,细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圆柱形物体与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重力加速度为g,则圆柱形物体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ABCD3.如图所示,A、B、C为三个实心小球,A为铁球,B、C为木球A、B两球分别连在两根弹簧上,C球连接在细线一端,弹簧和细线的下端固定在装水的杯子底部,该水杯置于用绳子悬挂的静止吊篮内若将挂吊篮的绳子剪断,则剪断的瞬间相对于杯底(不计空气阻力,木水铁)AA球将向上运动,B、C球将向下运动BA、B球将向上运动,C球不动CA球将向下运动,B球将向上运动,C球不动DA球将向上运动,

3、B球将向下运动,C球不动4.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和谐号动车组是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假设动车组各车厢质量均相等,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同,动车组在水平直轨道上运行过程中阻力与车重成正比,某列动车组由8节车厢组成,其中第1和5节车厢为动车,其余为拖车,则该动车组A、启动时乘客受到车厢作用力的方向与车运动的方向相反B、做匀加速运动时,第5、6节与第6、7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之比为32C、进站时从关闭发动机到停下来滑行的距离与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成正比D、与改为4节动车带4节拖车的动车组最大速度之比为325.图(a)为流水线上的水平皮带转弯机,其俯视图如

4、图(b)所示,虚线ABC是皮带的中线。中线上各处的速度大小均为v=1.0m/s;AB段为直线,长度L=4m,BC段为圆弧,半径R=2.0m,现将一质量m=1.0kg的小物件轻放于起点A处后,小物件沿皮带中线运动到C处,已知小物件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件自A点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B小物件运动到圆弧皮带上时滑动摩擦力提供向心力C小物件运动到圆弧皮带上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0.5ND若将中线上速度增大至3m/s,则小物件运动到圆弧皮带上时会滑离虚线6.如图(a),我国某些农村地区人们用手抛撒谷粒进

5、行水稻播种。某次抛出的谷粒中有两颗的运动轨迹如图(b)所示,其轨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抛出点均为,且轨迹交于点,抛出时谷粒1和谷粒2的初速度分别为和,其中方向水平,方向斜向上。忽略空气阻力,关于两谷粒在空中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谷粒1的加速度小于谷粒2的加速度B. 谷粒2在最高点的速度小于C. 两谷粒从到的运动时间相等D. 两谷粒从到的平均速度相等7.铅球被水平推出后的运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于铅球在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速度大小v、动能Ek和机械能E随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中,正确的是()A. B. C. D. 8.牛顿认为物体落地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这种吸引力可能

6、与天体间(如地球与月球)的引力具有相同的性质、且都满足。已知地月之间的距离r大约是地球半径的60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牛顿的猜想,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 )A. B. C. D. 9. 2022年12月8日,地球恰好运行到火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此现象被称为“火星冲日”。火星和地球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火星与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之比约为,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 )A. 火星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约为B. 当火星与地球相距最远时,两者的相对速度最大C. 火星与地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大小之比约为D. 下一次“火星冲日”将出现在2023

7、年12月8日之前10.(2023辽宁卷)在地球上观察,月球和太阳的角直径(直径对应的张角)近似相等,如图所示。若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为T,地球半径是月球半径的k倍,则地球与太阳的平均密度之比约为()A. B. C. D. 1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人借助水力使用高转筒车往稻田里引水的场景。引水过程简化如下:两个半径均为R的水轮,以角速度匀速转动。水筒在筒车上均匀排布,单位长度上有n个,与水轮间无相对滑动。每个水筒离开水面时装有质量为m的水,其中的60%被输送到高出水面H处灌入稻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忽略水动能的变化,则筒车对灌入稻田的水做功的功率为,( )A. B

8、. C. D. nmgRH12.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固定竖直转轴且过圆心的转盘,转盘半径为r,边缘绕有一条足够长的细轻绳,细绳末端系住一木块。已知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当转盘以角速度旋转时,木块被带动一起旋转,达到稳定状态后,二者角速度相同。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稳定时,木块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1.2mB当稳定时,木块的线速度与圆盘边缘线速度大小之比为C要保持上述的稳定状态,角速度D无论角速度多大,都可以保持上述稳定状态二、多选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

9、,错选或不选不得分。)13.水星是地球上较难观测的行星,因为它离太阳太近,总是湮没在太阳的光辉里,只有水星和太阳的距角(地球和水星连线与地球和太阳连线的夹角)达最大时(称为大距,如图所示),公众才最有希望目睹水星。2023年1月30日凌晨,上演今年首次水星大距。已知水星公转周期约为地球公转周期的,水星和地球公转轨道均视为圆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可以求出水星与地球质量之比B. 一年内至少可以看到6次水星大距C. 大距时,水星和太阳距角的正弦值约为D. 太阳分别与水星和地球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14.如图,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光滑轨道ABC由直线段AB和圆弧段BC组成,两段相切于B

10、点,AB段与水平面夹角为,BC段圆心为O,最高点为C、A与C的高度差等于圆弧轨道的直径2R。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冲上轨道,能沿轨道运动恰好到达C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从B到C的过程中,对轨道的压力逐渐增大B. 小球从A到C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C. 小球的初速度D. 若小球初速度v0增大,小球有可能从B点脱离轨道15.如图所示,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套在竖直固定的粗糙杆上,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杆上M、N两点与O点的距离均为l,P点到O点的距离为,OP与杆垂直。当小球置于杆上P点时恰好能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

11、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M点向下运动到N点,在此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B. 小球在P点下方处的加速度大小为C. 从M点到N点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先变小再变大D. 从M点到P点和从P点到N点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做功相同16.如图,一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另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木板上的左端以速度v0开始运动。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当物块从木板右端离开时( )A. 木板的动能一定等于flB. 木板的动能一定小于flC. 物块的动能一定大于D. 物块的

12、动能一定小于17.如图甲,对花样跳水的最早描述出现在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某次“水秋千”表演过程如图乙,质量为m的表演者,以O点为圆心荡到与竖直方向夹角的B点时,松手沿切线方向飞出。若在空中经过最高点C时的速度为v,水秋千绳长为l,A为最低点,表演者可视为质点,整个过程船体静止不动,不计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表演者在C处重力的瞬时功率为mgvB. 表演者从A运动到B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C. 表演者在A处受到秋千的作用力大小为D. 若B到水面的高度为CB间高度的3倍,则落水点到B点的水平距离为三、实

13、验题(15分)18.(每空2分)在天宫课堂中、我国航天员演示了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受此启发。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力传感器、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轻弹簧和待测物体等器材设计了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主要步骤如下:将力传感器固定在气垫导轨左端支架上,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滑块上;接通气源。放上滑块。调平气垫导轨;将弹簧左端连接力传感器,右端连接滑块。弹簧处于原长时滑块左端位于O点。A点到O点的距离为5.00cm,拉动滑块使其左端处于A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计算机采集获取数据,得到滑块所受弹力F、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部分图像如图乙所示。回答以下问题(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2)该同学从图乙中提取某些时刻F与a的数据,画出aF图像如图丙中I所示,由此可得滑块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为_kg。(3)该同学在滑块上增加待测物体,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在图丙中画出新的aF图像,则待测物体的质量为_kg。19.(选择每小题1分,填空每空2分)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的硬板上。钢球沿斜槽轨道PQ滑下后从Q点飞出,落在水平挡板MN上。由于挡板靠近硬板一侧较低,钢球落在挡板上时,钢球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移动挡板,重新释放钢球,如此重复,白纸上将留下一系列痕迹点。(1)下列实验条件必须满足的有_。

15、(把答案填涂到答题卡19(1)题处)A斜槽轨道光滑B斜槽轨道末段水平C挡板高度等间距变化D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钢球(2)为定量研究,建立以水平方向为x 轴、竖直方向为y 轴的坐标系。a取平抛运动的起始点为坐标原点,将钢球静置于Q点,钢球的_(选填“A.最下端”或者“B.球心”)对应白纸上的位置即为原点;在确定y轴时_(选填“C.需要”或者“D.不需要”)y轴与重锤线平行。(把答案填涂到答题卡19(2a)题处)b若遗漏记录平抛轨迹的起始点,也可按下述方法处理数据:如图2所示,在轨迹上取A、B、C三点,AB和BC的水平间距相等且均为x,测得AB和BC的竖直间距分别是y1和y2,则_(选填“A.大于”、“B.等于”或者“C.小于”)。(把答案填涂到答题卡19(2b)题处)可求得钢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_(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结果用上述字母表示)。(3)为了得到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