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文化教育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64957823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文化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文化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文化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文化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文化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文化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文化教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主题训练-文化教育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电影满江红热播,给多地岳飞庙带来热度和流量。但是,有的游客的言行却变了味,出了格。2023年1月29日,在河南周口市淮阳区太昊陵岳飞观里,一名游客突然情绪激动,一脚蹬到岳飞观前香炉上,高喊:“还我河山!”然后,不顾工作人员再三劝阻,掀起遮盖香炉的铁板,砸打秦桧等铸铁跪像,并站在跪像台基上喝问:“下一个谁来?”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五四时期,为了救亡

2、图存、民族独立,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等高呼“打倒孔家店”,鲁迅等主张“少读中国书”,瞿秋白等倡导“汉字拉丁化”他们激烈地批儒家,反传统;今天,广大青年热衷“中国诗词大会”,读论语,穿汉服我们又在不断地拥抱儒家,回归传统。你如何看待这一变化?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阅读是一项能够穿越远古而通向未来的文化活动,因而它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调查显示:如今有相当比例的阅读者倾向于电子阅读,甚至凭借喜马拉雅等听书软件将阅读变成随时随地的行为;当然也

3、有不少读者依旧醉心于传统的纸质阅读,认为翻阅书本可以加深阅读的“味道”。上述调查结果,引发了你怎样思考?结合你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热播电视剧人世间谈及孝道分两种:养口体和养心智。伺候父母,照顾衣食住行是养口体;远走高飞有所成就,让父母以此为荣是养心智。弘扬传统孝道,亦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但传统孝道中也不免有如“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的“愚孝”之嫌。以上关于“孝”的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观点明确,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4、字数不少于800字。答案1例文:理性传承文化,保留文明的底线满江红热播,给多地岳飞庙带来热度和流量。但是,有的游客的言行却变了味,出了格,出现了打砸秦桧雕像的极端不理智行为,以致击穿了文明底线,也是对文明与法制的公然践踏。从公民的个人行为看,个人情绪的表达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更不不能触及法制边界。游客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可以理解,纪念民族英雄,尊重正义,弘扬正气,彰显爱憎分明的价值观。但游客蹬香炉掀铁板的过激行为,很明显破坏了公物,扰乱了旅游景点的公共秩序。从文化传承的态度看,风俗文化理应传承和保护,但要理性有度,不能突破理智的束缚,不应传承了内容而丢了风度,丧失文明的底线。精忠报国的英雄流芳百世

5、,卖国求荣的奸臣遗臭万年。人们的爱憎情感体现了明辨是非的正确价值观,但不能忘了惩恶扬善的初衷,是进一步规范礼俗教化。表达民族情感和正义感,如果丢了礼仪教化,损害了自身形象,无疑也走向了文明的反面。从文化内涵的角度看,岳飞是我们崇敬的民族英雄,我们学习他精忠报国的精神,更应奋发图强,自信自立,勇于进取,而不是把愤怒情绪发泄在在一个仿制的秦桧塑像上。如此作为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与崇真尚美、追求大义、尊重正义的内在要求是相悖的。从文明意识水平上看,提升公民的整体文明素质,是一个由浅入深的长期过程,不是仅仅喊喊口号,表达一下情绪就能奏效。要倡导文明出行,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宣传,增强法治教育,树立边界意识,

6、不能恣意妄为。真正崇敬英雄、纪念英雄的正确方式从根本上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情感上的认同,二是外化的理智行为。因此我们在思想上要理性做好文化传承,行动上保留文明的底线。有理性的文化传承和表达方式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而不是一时冲动,简单地浅层次地表达自己的爱憎情绪。因此,铭记历史,做好理性的文化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我们要将文化内涵和思想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不只是流于表面毫无意义的情感宣泄,同时具有理性的思维品质,涵养个人的道德品行,做一个智慧的文化传承者。【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材料提到电影满江红热播后,有游客在景点打砸秦桧跪

7、像。分析这类现象,用鞋底扇、吐口水等等,是岳飞观里常见的举动,据此间工作人员称,“打秦桧”已成为当地一种习俗,寓意祈福消灾。而在杭州,因为岳王庙秦桧铁像总是被人砸烂,历史上曾重新修筑了9次。中国人敬爱岳飞,爱的是其生于乱世却壮怀激烈、立于危局却勇猛精进的刚健精神,这种精神穿越岁月的厚障壁,呼啸而来,已经浸染进中国人的血脉。以岳飞、秦桧等为载体,形成忠奸、是非、善恶等普遍认知,本身也是民族性格形成的重要基石,殊为不易,值得珍视。多地游客抽打秦桧像,且每每都能引发共情,并不难理解。一者,英雄末路,壮志难酬,岳飞这样一个理想个体生命的遭遇,当然会让人意难平;再者,南宋时国势日蹙,奸臣当道,也会让很多

8、人愤愤不平,希望找到一个具象的对应物泄愤但是,这次太昊陵岳飞观里游客的行为,又是蹬香炉,又是掀铁板打砸铁像,甚至煽动更多人一起“搞事情”,就做过了头。这是明显的破坏公物,严重扰乱旅游景点的公共秩序,和普通人朴素的“尊岳”信念无关,与热血无关,就是借机会发泄情绪寻衅滋事,其行为已涉嫌违法。公众对历史人物有爱憎情绪,是正常的,但不能分不清现实和历史的区别;公众朴素的爱国、敬贤情感,也不应该被情绪绑架。破坏景区设施,扰乱公共秩序就是违法,没有借口。否则,今后张三李四在破坏财物、打砸一番之后,祭出一个冠冕的“情怀”理由就能逃脱法律惩罚,那就会形成可怕的破窗效应。而且人们到岳飞观等地方旅游是去感受中华文

9、化的博大精深,理应表现出文明且具有素养的行为,而不应有如此冲动不理性的低俗行为,否则就失去了旅游和文化传承的本质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更要有理性的文化传承和表达方式,以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行文构思时,如以“理性表达爱憎情感”为中心论点,首先肯定游客的爱国情怀,然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公民表达情感,要有行使权利的界限意识,不得损害他人、集体、社会或国家的权利或利益。二是要增强法治意识,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三是客观寻找理性的表达方式,不能有危害社会秩序的过激行为

10、。立意:1.理性传承中华文化。2.秦桧有罪,砸打违法,理性表达爱憎情感。3.强化法治意识,促进文化传承。4.探寻文化内涵,做文明游客。2例文:承旧创新,续写华夏新篇章中华民族,泱泱大国,文明源远流长。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革命先辈提倡新文化新思想,现如今我们拥抱传统。在这样一个文明、科技、信息、网络高速发达的新时代,我们既要传承五千年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创新发展新思想,为我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意义。酒在沉淀中变得更加香醇,而文化经历过时间的沉淀,必然更加迷人。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历时间长河冲洗的,是经历时代考验的。人们正是利用一代一代的

11、传承去发展,时代因发展而更迭,在传承中又不断创新,创新又会继续传承,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正是如此!文化,在传承中展示出历史的光芒,更散发出时代的魅力。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铿镪口号中,我们领略了杀敌报国的情怀。在“乘骐骥以驰骋兮,吾道夫先路”的坚定信念中,我们领略了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拳拳亲情中,我们感受到“孝”的真谛这些文化经历历史洗涤熠熠生辉,它所传递的思想,依然需要我们一代代地去传承。经历新时代的浪潮,身为新时代青年将以国责为己任,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志存高远,在沉默中爆发,在沉淀中自强。文化传承,因创新而变得更加灿烂

12、。文化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中华文化思想和精神的内核,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尚书中朴素的家国思想,天工开物中先进的科学理念,史记里深厚的人文底蕴典籍里的中国以全新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时尚解读,让观众在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体会到创新传承的力量。发展新思想,培养敢于创新的意识,推动时代发展,推动社会进步,都需要一些新思想,新方法。在新时代,有着新困难,拥有新挑战,同时拥有新机遇。但丁曾说“无论你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梯,都会有人在下面阶梯仰视你,在上面的阶梯俯视你”,敢于创新勇于向前才会发展,成就自己成就国家,才能使中国在历史的

13、长河中焕发光彩。在新时代,我们既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发展自强,发展新思想,续写华夏新篇章!【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材料第一部分讲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激烈地批儒家,反传统;第二部分讲今天,我们又在不断地拥抱儒家,回归传统。从材料来看,今天的回归与五四时期的反传统是相对的。为什么以前反传统,而现在要拥抱儒家,回归传统?进一步分析的话,论语类的书为儒家作品,它对于当代社会的人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修身还是为人处世,无论是治国还是齐家,积极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里面的一些思想和观点并不都是糟粕,因此说,我们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大可不必激烈地批判

14、,甚至是完全剔除。一些诗词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味的拒绝,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打压,这不符合传承中国文化传统。我们应该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思考其在不同时期青年们有不同的态度的原因,从而做出有价值的判断。也就是说,当时陈独秀等人批儒家、批传统是由当时社会特点决定的,或者说是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也意识到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是不能割断的,这是中华传统的所在,文化需要传承,我们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本次作文从两个方面突出了“青年视角”:材料中,五四时期的进步青年和现在的广大青年;任务要求中,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你”

15、。历史上和当下的中国青年,面对传统文化,态度是不同的;那,“你”呢?站在当下中国青年的视角,你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你又怎样践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必须做出青年人的回答。写作时,可以表明自己的态度,传统文化不能抛。然后可以指出五四时期陈独秀等人的做法有失妥当,肯定当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做法,最后指出我们应该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怎么做等。文章结尾处可以重申观点。立意:1.传统文化不能丢。2.传承传统文化,坚守文化自信。3.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焕发光彩。3例文:听书不能代替阅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或专门的阅读器,进行电子阅读。但总的说来,电子阅读只是阅读的载体发生了变化,从阅读方式上来说仍然属于传统的阅读。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另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听书。现在网上有专门的听书软件,通过机器把文字读出来,也有的是真人在读。听书把我们的眼睛解放了出来,不用再担心用眼健康的问题,还可以一边做别的事情一边听书,非常方便。听书虽然优点不少,但并不能代替传统的阅读。因为跟传统的阅读相比,听书有着不可克服的缺点。一是速度慢。通常来讲,中等速度的朗读大概是一分钟200字左右。如果读得太快,听者难以接受书中的内容。而我们正常的阅读,能达到每分钟300-500字,速度比听别人读快了许多。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