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78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64957822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78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78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78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78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78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7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78(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第278练)【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鲁迅小说首先是小说,小说就要塑造人物形象,就要交代故事情节,就要注意语言修辞。如果我们把对主题的解读视作解决鲁迅小说的唯一或基础,那么鲁迅小说具有的魅力就会 ,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学生不是不喜欢鲁迅小说,而是不喜欢我们教的鲁迅小说。林非先生认为“鲁迅是一位既具有思想家深刻素质的创作家,又是一位具有创作家灵动素质的思想家。他善于将这二者汇合而达到 的完美状态”。鲁迅敢爱敢恨,敢哭敢笑,他的小说中蕴含着正常人 的情趣。孔乙己身着长衫当街以茴香豆下黄酒,酒酣耳热时摇头晃脑地吟风弄月的样子;阿Q偷了静修庵的萝

2、卜,要求老尼姑叫声萝卜,好让萝卜回答她的无赖模样无一不显示着鲁迅对世俗人生的真切体会。这种情趣正是组成鲁迅小说永恒魅力的重要元素之一。在鲁迅小说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对小说情节、 语言与人物形象置之不理,或漠然处之,而注重挖掘小说的“深刻思想”,未能让学生感受到鲁迅“激昂和浓郁的情感”,未能让学生读懂小说中“鲜明和活泼的形象”,自然就违背了小说文体正常的教学行为。这就是放弃对满桌佳肴的品尝,硬要吃营养品来保健身体。我们的教学工作就是这样“目无法纪”地开展着。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该修辞手法的构成和表达效果。 3你是如何理解文中画波浪线的句

3、子的?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红楼梦里,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哪个节日都过得神采飞扬,唯独说到过年,要么是一带而过,要么就写得很无聊。前八十回里,两处写到过年,一处是元春省亲前,“朱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贾妃省亲。贾府领了此恩旨,益发昼夜不闲,年也不曾好生过的。”一句话就把个新年打发掉了。到了五十三回,曹公正儿八经要写一回过年了,细细地写贾府里祭祀、焚香、吃年酒、进宫朝贺,写得排场极大,像一幅画儿,画上的每一个人,做的都是规定动作,不像其他节日里,欢声笑语。两处描写加起来,可以凑成曹公对于过年的感觉,这是一个既乏味又充满繁文缛节的节日。假如我们认同红楼

4、梦是一部自传体小说的话,这也基本上是贾宝玉的春节印象,他是不喜欢过年的。过年,他要见到的人不只是亲人,还有亲戚。一些老妯娌,是贾府旁支亲眷,宝玉也该上前喊一声奶奶。她们坐在一起,会聊些什么呢?书里没说,二十九回里,倒有个样本。那个无聊的张道士,见了贾母,先是夸老太太气色好,又赞宝玉发福了,然后自然而然地就说到宝玉的婚事上,提起前日在哪个人家见到一位小姐生得好模样,要给宝玉做个媒。大年下,与贾母握手相见的老太太们,大抵也是按照这个格式走。提亲话题之外,她们还喜欢问你在社会上的定位、现状和前程;还有那些来拜年的叔伯,他们会问得更仔细。这让逃避学堂成天跟姊妹们混得不亦乐乎的“无业游民”贾宝玉情何以堪

5、?贾政在家的日子,虽时常把宝玉骂个狗血喷头,但亦有当父亲的虚荣心,没准儿会像某些章节里曾有过的那样,把他拎出来,让他当众做首诗什么的。总而言之,那些不快乐的记忆,贾宝玉或者说曹公都曾体验过,让他懒得再提。4.根据上面的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宝玉“不喜欢过年”原因的一项是( )A.过年充满繁文缛节,十分乏味。 B. 被提亲,被关注地位和打探前程。C.成为长辈满足虚荣心的应景人。 D. 重要的时间节点,恐惧生命流逝。5.材料引用了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张道士给宝玉说亲的例子。其实二十九回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情节:张道士捧了一盘子贺物,其中有一块赤金点翠的麒麟,贾母忘掉是谁带的,宝钗急忙笑告_(人物)有这样的物

6、件,因此引起了_(人物)的冷嘲热讽:“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由此我们还可以想到红楼梦中两个经典的“姻缘配”:一个前世的木石前盟,一个现实的_。 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水调歌头隐净山中大雨张孝祥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电掣金蛇千丈,霆震灵鼍万叠,汹汹欲崩空。谁泻银河水,倾入宝莲宫。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高处独从容。洗尽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注碧霄:隐净山有碧宵泉。鼍:鼍龙,扬子鳄。匕箸:羹匙和筷子。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开篇两句

7、描写山中大雨来临之前云气汹涌、狂风舞动的自然景象,生动形象。B.诗人描绘电闪雷鸣、雨势磅礴的雄伟奇观时运用了想象、比喻、夸张的手法。C.诗人登上高处从容观雨,但看到奔流,想象人间百姓受灾的情景,转喜为忧。D.本词以雨后放晴、太阳破云而出的情景作结,使全词收束于开阔明朗的意境。7.张孝祥善于借景抒怀,念奴娇过洞庭中“表里俱澄澈”的月色、本词下片的磅礴大雨,都是他借以抒怀之景,请分别说明其中暗寓的胸怀抱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 , ”两句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理。(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写出

8、了周瑜在谈笑之间大破曹军,以弱胜强,足见其从容镇定。(3)师说中,韩愈借“ , ”说明士大夫们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综合训练】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树会记住许多事刘亮程如果我们忘了在这地方生活了多少年,只要锯开一棵树,院墙角上或房后面那几棵都行, 数数上面的圈就大致清楚了。树会记住许多事。其他东西也记事,却不可靠。譬如路,会丢掉人的脚印,会分岔,把人引向歧途。人本 身又会遗忘许多人和事。当人真的遗忘了那些人和事,人能去问谁呢。问风。风从不记得那年秋天顺风走远的那个人。也不会在意它刮到天上飘远的一块红头巾,最 后落到哪里。风在哪停住哪就会落下一堆东西。我们丢掉找

9、不见的东西,大都让风挪移了位 置。有些多年后被另一场相反的风刮回来,面目全非躺在墙根,像做了一场梦。有些在昏天 暗地的大风中飘过村子,越走越远,再也回不到村里。树从不胡乱走动。几十年、上百年前的那棵榆树,还在老地方站着。我们走了又回来, 担心墙会倒塌,房顶被风掀翻卷走,人和牲畜四散迷失,我们把家安在大树底下,房前屋后栽许多树让它快快长大。树是一场朝天刮的风。刮得慢极了。能看见那些枝叶挨挨挤挤向天上涌,都踏出了路, 走出了各种声音。在人的一辈子里,能看见一场风刮到头,停住。像一辆奔跑的马车,甩掉轮子,车体散架,货物坠落一地,最后马扑倒在尘土里,伸长脖子喘几口粗气,然后死去。 谁也看不见马车夫在哪

10、里。风刮到头是一场风的空。树在天地间丢了东西。哥,你到地下去找,我向天上找。树的根和干朝相反方向走了,它们分手的地方坐着我们一家人。父亲背靠树干,母亲坐在小板凳上,儿女们蹲在地上或木头上。刚吃过饭,还要喝一碗水。水喝完还要再坐一阵。 院门半开着,看见路上过来过去几个人、几头牛。也不知树根在地下找到什么。我们天天往树上看,似乎看见那些忙碌的枝枝叶叶没找见什么。找到了它就会喊,把走远的树根喊回来。父亲,你到土里去找,我们在地上找。我们家要是一棵树,先父下葬时我就可以说这句话了。我们也会像一棵树一样,伸出所有的枝枝叶叶去找,伸到空中一把一把抓那些多得没人要的阳光和雨,捉那些闲得打盹的云, 还有鸟叫和

11、虫鸣,抓回来再一把一把扔掉。不是我要找的,不是的。我们找到天空就喊你,父亲。找到一滴水一束阳光就叫你,父亲。我们要找什么。多少年之后我才知道,我们真正要找的,再也找不回来的,是此时此刻的全部生活。它 消失了,又正在被遗忘。那根躺在墙根的干木头是否已将它昔年的繁枝茂叶全部遗忘。我走了,我会记起一生中更加细微的生活情景,我会找到早年落到地上没看见的一根针,记起早年贪玩没留意的半句话、一个眼神。当我回过头去,我对生存便有了更加细微的热爱与耐心。如果我忘了些什么,匆忙中疏忽了曾经落在头顶的一滴雨、掠过耳畔的一缕风,院子里那棵老榆树就会提醒我。有一棵大榆树靠在背上(就像父亲那时靠着它一样),天地间还有哪

12、些事情想不清楚呢。我八岁那年,母亲随手挂在树枝上的一个筐,已经随树长得够不着。我十一岁那年秋天,父亲从地里捡回一捆麦子,放在地上怕鸡叼吃,就顺手夹在树杈上,这个树杈也已将那捆麦子举过房顶,举到了半空中。这期间我们似乎远离了生活,再没顾上拿下那个筐,取下那捆麦子。它一年一年缓缓升向天空的时候,我们似乎从没看见。现在那捆原本金黄的麦子已经发灰,麦穗早被鸟啄空。那个筐里或许盛着半筐干红辣皮、几个苞谷棒子,筐沿满是斑白鸟粪,估计里面早已空空的了。我们竟然有过这样富裕漫长的年月,让一棵树举着沉甸甸的一捆麦子和半筐干红辣皮, 一直举过房顶,举到半空喂鸟吃。“我们早就富裕得把好东西往天上扔了。”许多年后的一个早春。午后,树还没长出叶子。我们一家人坐在树下喝芭谷糊糊。白面在一个月前就吃完了。芭谷面也余下不多,下午饭只能喝点糊糊。喝完了碗还端着,要愣愣地坐好一会儿,似乎饭没吃完,还应该再吃点什么,却什么都没有了。一家人像在想着什么,又像啥都不想,脑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