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6章 第2节 教学设计第6章 自然灾害第1节 地质灾害目录一、学习目标二、必备知识三、情景探究探究一:地震 探究二:滑坡和泥石流 1 / 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6章 自然灾害第1节 地质灾害一、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指出常见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与分布地区2.运用实例或材料,说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结合实例,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二、必备知识(一)地震1.概况(1)发生条件: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2)表现形式: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3)现象:地面发生震动2.震级:表示地震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3.烈度(1)概念: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2)影响因素:震级、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地面建筑、震中距等4.危害(1)直接危害: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间接危害: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3)次生灾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5.分布(1)世界(2)我国: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6. 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所以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多地震7. 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提示:我国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地壳极不稳定二)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1)发生机制(2)分布特点: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的山地丘陵区以及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滑坡多发2.泥石流(1)含义: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2)发生条件3.滑坡与泥石流的危害(1)滑坡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2)泥石流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3)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4.我国分布: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尤以西南地区最为多发5.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①滑坡的发生必须有水的参与 (×)②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地势起伏大 (√)③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频发 (×)6. 滑坡、泥石流发生条件的异同(1)易发生滑坡的区域也易发生泥石流,泥石流的暴发比滑坡多了一项水源条件。
2)滑坡的物质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体物质来源3)滑坡常在运动过程中直接或在发生一段时间后,其堆积物在一定的水源条件下生成泥石流三、情景探究探究一:地震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地震触发了大量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造成灾区大范围道路损毁、交通中断、部分居民房屋被掩埋,截至2022年9月11日17时,地震已经造成93人遇难,其中甘孜州遇难55人,雅安市遇难38人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下图为中国地震多发区分布图问题1 (综合思维)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我国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问题2 (区域认知)我国地震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有哪些?提示: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问题3 (综合思维)我国地震灾情损失有什么特点?提示:东重西轻,地震死亡人数减少,经济损失有加重趋势归纳提升1.地震的成因及分布2.震级和烈度的不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下表所示:震级烈度定义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等级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单位级度影响因素与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源越浅,烈度越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另外还受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质量的影响分类依据根据释放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根据人们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及地面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3.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的四个地震多发区,南北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交界处或板块内部的构造断裂带。
探究二:滑坡和泥石流2022年4月2日凌晨1时许,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突发滑坡泥石流灾害事发地位于独龙江乡公路管理所附近经现场专家评估论证,事故灾害类型为高速高位滑坡泥石流复合型灾害截至2日12时,灾害共造成6人失联,2个汽车修理点、1个废铁回收点、2辆汽车被掩埋,1座水文站被冲毁,公路管理所部分房屋受损问题1 (综合思维)滑坡、泥石流会造成哪些危害?提示:人员伤亡,冲毁交通设施、建筑设施等,阻塞河道,摧毁农田造成财产损失问题2 (区域认知)从地形的角度分析,我国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在哪里?提示:主要发生在山区问题3 (综合思维)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季节有什么不同?提示:滑坡表现为常发性,泥石流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归纳提升1.滑坡和泥石流区别地质灾害滑 坡泥石流定义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的地质现象如图: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如图:条件一是岩体比较破碎;二是地势起伏较大;三是植被覆盖度差一是地形陡峻;二是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三是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危害会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堵塞江河,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2.易诱发泥石流灾害的人类活动(1)修建铁路、公路、水渠以及不合理的地表开挖。
2)弃土、弃渣的堆放3)乱砍滥伐,山坡失去植被保护,水土流失加重3.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分布4.滑坡、泥石流的时空分布特点方法技巧分析泥石流形成条件的一般思路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陡峻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流1)地形地貌条件:地形上,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纵坡降度大,沟谷形状便于水流汇集2)松散物质来源条件:沟谷斜坡表层有厚度较大的松散土石堆积物,可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人类工程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采矿堆弃在沟谷的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3)水源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重要激发条件和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池)溃决下泄水体等 8 / 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