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3555491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2如图表示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氧化反应D复分解反应3研究二氧化碳性质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在T形三通管中放入干、湿两条紫色石蕊纱布条,并向内缓慢通入二氧化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干布条不变红,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B湿布条下部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C干布条不变红,湿布条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D将变红的湿布条取出,片刻后又变回紫色,说明石蕊与氧气发生了反应4Ca(ClO)2 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 Ca(ClO)2 中 Cl 的化合价为( )A-1B+1C+5D+75实验室里鉴别下列各组

3、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A蔗糖和食盐(品尝味道)B氨气和氧气(闻气味)C水和双氧水(加入MnO2)D铁丝和铜丝(看颜色)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氧原子,“O”表示氢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D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7如图是用家里的物品制成的电解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是2:1B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C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D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A量筒读数B连接仪器C检查装置气密性D过滤9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尼古丁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的C尼古丁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7:11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体积都比原子大B分子和原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原子都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应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

5、于氧气易溶于水C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发明亮的蓝色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D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以及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反应容器中的剩余物都为混合物。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向pH=3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水B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C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D在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加稀盐酸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做氧气的性质探究实验时,我用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_。C操作,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_。D操作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_,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14某同学配

6、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需称取氯化钠_g。(2)请写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用序号作答,后同),并指出其中错误的操作_。(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填序号)。A用生锈的砝码称量B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C所取用的氯化钠含有杂质D称量好的溶质倒入烧杯时有部分撒出15按如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的现象是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3)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16Y形管是一种简易实验仪器,同学们用

7、Y形管按如图所示对分子的性质展开了探究。(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2)另取一个相同装置,用酒精灯对盛有浓氨水的一侧微微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又可得出的结论是_,使用酒精灯时的一条注意事项是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为响应环保要求,2019年9月23日起,晋城地区的部分尿素生产逐渐受到限制。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某尿素包装袋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2)请列式计算: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结果精确至0.1%)一袋该氮肥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至少是多少?_18现有一瓶质量为300g的氯化钾溶液,小

8、娟从中取出30g,再将所取出的溶液蒸干后得到2.7g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19(10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的是_,表示的是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混合而成的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C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3)如图是氟、钠、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氟和氯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相同。钠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

9、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不同。由氟元素和钠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20(12分)下图是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插有一根上端系有一小气球、下端能与白磷接触的玻璃管。(1)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 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_g。(2)引燃白磷,气球胀大,待锥形瓶冷却至室温后,又看到气球变瘪,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在玻璃管上方系一气球的主要目的是_ 。(3)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已冷却到室温),将锥形瓶瓶口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如下图所示,瓶口贴紧水面),拔下瓶塞,发现水进入锥形瓶中,则进入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的容积的_。(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

10、不变的是_。(填序号)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分子种类 分子数目 元素种类 物质种类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2、A3、D4、B5、A6、D7、A8、C9、A10、B11、D12、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什么将红热木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生成物是二氧化碳14、广口瓶 3.0 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BCD 15、(1)产生大量白烟 放热(2)瓶内氧气被耗尽(3)水倒吸入集气瓶约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16、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无色酚酞溶液快速变红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合理即可)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60 46.7% 23.35kg 18、9%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19、离子 原子 BC 17 最外层电子数 质子数 20、2.6 g4P + 5O22P2O5起缓冲作用,防止因气体受热膨胀而冲开橡胶塞(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音乐美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