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27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1032517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27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27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27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27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27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27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27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世界现代史模块概述:一个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一种经济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一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两种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格局演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四大国际组织:联合国、欧盟、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五大社会问题:法西斯主义、生态环境、人口增长、恐怖主义、世界安全问题。二、单元时空线索单元知识架构四、单元主题线索一个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两大世界支柱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两大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三大焦点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五、考点梳理考点一、联合国与世界贸

2、易组织(一)联合国与国际安全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成立1945年10月地位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秘书处等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举行一届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安理会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联合国秘书处是联合国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职能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以联合国名义

3、派出的武装力量,被人们称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作用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1经济全球化:(1)形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2)表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2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英文缩写WTO)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

4、瓦。最高权力机构是部长会议 背景(1)20世纪80年代八九十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扩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前身1947年成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宗旨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障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职能制订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发展2001年,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贸易体系迎来新的发展

5、阶段影响(1)成员国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2)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和平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世界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潮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3.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与它所获得的发展机会成正比,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才能争取主动,获得发展;4.中国应该如何应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应该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发展机遇,争取主动,趋利避害;大力发展科教,加强自主创新;坚持对

6、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先进的科技与经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知识点二、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1世界格局的特点: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2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1)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爆发,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活动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3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1)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

7、权高于主权”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3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2)2003年,美国又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联合国授权,拉拢部分国家,发动战争,占领伊拉克。(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出现原因(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崩溃(2)日本、中国、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发展与崛起(3)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概况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和国家联盟也在国际事务中

8、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表现(1)美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力量,确立对世界的领导地位(2)欧盟:欧盟成立后,欧洲实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3)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4)俄罗斯:地大物博,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5)广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3/4,总体实力在不断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多极化趋势总体特点(1) 世界形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 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3)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

9、,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影响多极化趋势的因素(1)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如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中国驻南大使馆也遭遇轰炸;2003年,美国占领伊拉克)(2)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活动抬头,威胁世界安全(如中东问题;2001年,“911”恐怖活动,美国纽约五角大楼遭受袭击)推动多极化发展的途径遏制霸权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提高多种政治力量的综合实力,加强国际合作等中国的主张(1)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2)中国始终不渝地

10、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1不结盟运动兴起:(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了两大集团对峙的冷战局面。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2)成立: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3)作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不结盟运动成立大会2决定因素与中国的努力:(1)决定因素:冷战结

11、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2)中国的努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贏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知识点三、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一)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计算

12、机网络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发展概况(1)兴起: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随之建立起来(2)普及: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因特网)在全球迅速普及。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功能快捷了解信息和世界变化;新的人际交流通信方式;提供获取知识的新途径;丰富现代社会的娱乐和休闲生活;人们可以展示自我,参与讨论,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影响积极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性成就,使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2)将世界各地连接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

13、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3)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4)为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消极网络安全问题、高科技犯罪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1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当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3.我们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发明应用,最重要的发明是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应用。作为国家,应坚持以经济

14、建设为中心,为科技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发展科教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人才,建立知识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积极建设创新型社会。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学习外来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强国际的合作与交流,以交流促发展。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注意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机遇与挑战、压力并存,应根据本国特点,制定相应发展战略,努力缩小同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要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注意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实现中华

15、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二)妇女地位的提高1选举权:(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她们成立团体,举行各种抗议和示威活动,反对性别歧视,争取平等权利。不少国家制定了专门法规,以保障妇女的权利,妇女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3)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2就业权: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参加社会工作。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行业中,都活跃着女性的身影。女性就业率持续增长,以往男性独占的领域,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女性。3平等权:受历史、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妇女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取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实现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