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九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导思想(1)课程性质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2)课程理念①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②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3)学段要求——第四学段(7-9年级)①【阅读与鉴赏】: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②【表达与交流】: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③【梳理与探究】: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4)课程内容——学习任务群本单元隶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其中提到: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在“第四学段”的“教学提示”中提到:(1)应设计阅读、讨论、探究、演讲、写作等多种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发现、思考、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2)注意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冷静地思考问题,识别文本隐含的情感、观点、立场,体会作者运用的思维方法,如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尝试对文本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基于阅读和生活实际,开展研讨等活动,表达要观点鲜明、证据充分、合乎逻辑3)应鼓励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自主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拓展思路,支持自己的思考和论说应引导学生学习搜集和选择信息的基本方法,关注信息的可靠性和权威性能区分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学习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4)评价要关注学生在问题研究过程中的交流、研讨、分享、演讲等现场表现,以及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文字、表格、统计图、思维导图等学习成果,要特别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和思维的方法二.单元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及课时分配1.单元主题:九上第二单元选入四篇议论性文章,它们或谈人生,或议社会,或论教养,内容各不相同,但都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文章在阐述观点时,有时直接阐释道理,有时运用材料进行论证,有很强的说服力,可以深化我们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提高理性思辨的能力。
在学习本单元议论性文章之前,学生已经在七、八年级学习过一些议论性的文章,因此对这种文章有所了解,但是“议论性文章”的提法以及相关知识以单元学习重点的形式出现是第一次因此,本单元要梳理和探究这一类文章的基本特点和阅读策略,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理性化,并且为九上第五单元议论文单元的学习打好基础,形成勾连本单元的核心素养偏重于思维能力,在生活中学生需要表达观点的地方很多,但他们很多时候却不能明确、思路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内容,我们设计了“思路清晰谈看法,有理有据说观点”的单元主题2.单元内容分析主题题目体裁课文内容篇章特点议论性文章:有观点、讲道理《敬业与乐业》演讲词本文是梁启超先生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本文开宗明义地提出了 “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的中心论点接下来,从中心论点分出三个分论点,分别谈论“有业” “敬业” “乐业”的重要性最后, 用“责任心”和“趣味”升华文章主旨1.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2.善于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3.善于运用设问句,有效地推进论证的进程《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书信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写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
在信中,雨果态度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愤怒谴责和批判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1.文章善于采用铺陈、对比的手法2.巧用反语,形成讽刺辛辣的表达效果《论教养》书简(说理散文)利哈乔夫这篇《论教养》作者通过对“有教养”和“无教养”表现的讨论,探究了 “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行文活泼灵动,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 此文既有探讨问题的逻辑和推理,又有大量生动的事例,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引人深思1.思路清晰,主旨鲜明突出,行文灵动活泼2.丰富的生活实例,生动具体,富有生活气息能从小事中挖掘出其蕴含的道理和意义《精神的三间小屋》说理散文文章开篇引出“容心之所, 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的话题,之后论述为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的必要性:第一间—— 盛满爱和恨,第二间——盛放事业,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最后,从修建精神的小屋 上升到“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1.重在说理,却善于用文学性的笔法进行描绘、阐述,体现了作家的感性和抒情性2.运用了大量比喻写作观点要明确确立文章观点,凸显文章观点,利用九宫格积累素材,有理有据表达观点实践活动演讲比赛3.课时安排《敬业与乐业》3课时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2课时 ,《论教养》1课时 ,《精神的三间小屋》1课时 ,单元总结课2课时,作文指导2课时,作文讲评 1课时,演讲 1课时。
二)学情分析从整套初中教材来看,议论性文章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如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 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八年级上册《我为什么而活着》、八年级下册中“活动﹒探究”演讲单元中的演讲词,因此学生在对议论性文章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写过演讲词、读后感等一些简单的议论性文章但从上学期的阅读和写作来看,学生对议论性文章的掌握有待加强从初三学生的特点来看,他们仍处于青春期中,逐渐有自主性的他们,面对问题,不会轻易接受父母、老师的看法,他们渴望表达自己的意愿,但他们在表达观点时却往往观点不清,思路不明在上学期,学生在进行模拟演讲的时候,学生的表现非常亮眼,他们能揣摩演讲词的内容,并通过声音、手势、眼神等传达出来,但在尝试自己写演讲词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写的非常不理想,观点不明确,甚至没有观点;论据与观点不符,甚至没有论据;论证思路不清晰,甚至没有行文思路由于演讲稿的一系列问题和疫情,原定的演讲比赛未能如期举行为了更加具体地了解学生对议论性文章的掌握情况,备课组于8月22日在学生群和家长群中下发了《议论性文章学前问卷调查》(如图),意在了解学生们对于议论性文章的认识程度,本次问卷共204人参加,有效问卷达到年级95%以上,通过数据分析与讨论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部分学生能够初辨别出什么是议论性文章。
第4题中,八成的学生接触过读后感和演讲稿,五成的同学接触过新闻时评和辩论发言稿,可以发现,同学们对于议论性文章的接触主要来源于教材;由于同学们在八年级下册中刚学过演讲稿,于是在第5题中,问学生是否了解演讲稿的特点,70%的学生认为自己了解演讲稿的大部分特点2. 相对于文学类文本和说明性文章,学生认为议论性文章有一定难度在第3题中,近六成的同学们更喜欢阅读文学类文本,25%的学生喜欢阅读实用类文本,只有15%的学生选择喜欢阅读议论性文章同时,在第10题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议论性文章“比较难”,46%的学生认为议论性文章难度“一般”,但是很少有人选择“很难”或“容易”,以上数据说明同学们还没有学习议论性文章,因此认为有一定难度,但也有信心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好3. 学生认为梳理思路和论证方法是学习议论性文章的难点问卷中的第6、7、8、9、11题都在围绕学生的难点来设计,通过统计发现,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掌握作者的观点在第6题中有三成的同学认为自己可以品味到语言的思辨之美,其余同学有时体会不到或者大多数时间体会不到;近60%的学生选择梳理思路是学习中的难点,64.7%的学生认为说理方法是学习难点。
4.多数学生希望自己议论性文章的写作的能力得到提升问卷中的11、12、13题从议论性文章的写作方面设计近70%的同学希望老师对于写作指导进行重点讲解在13题中,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写议论性文章的同学占比约56%,只有9%的同学不愿意写议论性文章;但与之相反的是,对自己曾经写过的读后感和演讲稿比较满意的同学只有36%,因此我们认为,同学们比较希望自己在议论文写作方面有明显的提升基于以上数据和我们对学生的了解,我们认为,教学中应该通过单元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对议论性文章有系统、整体的了解,对于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梳理;对于难点中的梳理思路和议论方法在本单元进行初步教学,在第五单元的教学中深入学习;在写作方面给学生们提供详细实用的写作方法,基于我校语文组的课题“九宫格日记”进行材料的积累和分类,目的在于能够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的写出一篇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学前调查学生总结议论文特点词云图三、单元教学目标课标要求(2022)单元教学目标学段目标:1.【阅读与鉴赏】: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2.【表达与交流】: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3.【梳理与探究】: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的经验1.【阅读与鉴赏】:(1)了解议论性文章的基本特点2)正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与材料3)理清论证的思路,学习论证的方法2.【表达与交流】:(1)在语文或其它学科的课堂上,说出一段观点明确,有理有据的话2)写出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较为有理有据3.【梳理与探究】:(1)梳理议论性文章的基本特点2)区分观点和材料,探究两者关系,梳理文章行文思路,探究议论性文章阅读和写作策略四、单元(或主题)教学过程设计(一)单元设计整体思路思路清晰谈看法,有理有据说观点基本问题1.探究议论性文章的基本特点2.初步明晰议论性文章的阅读策略学习进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单元总结第四阶段第五阶段明确观点,理清论证思路区分观点和材料,学习论证方法写作实践:演讲课时安排《敬业与乐业》《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上述各课的第一课时)和《论教养》《精神的三间小屋》《敬业与乐业》《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上述各课的第二课时)和《论教养》《精神的三间小屋》 单元总结课(二课时)写作指导两课时作文讲评一课时演讲比赛一课时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