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1-4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同步练习(含解析)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60795188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1-4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1-4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1-4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1-4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1-4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1-4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同步练习(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1-4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同步练习(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课练1.4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一、填空题1洋葱表皮是无色透明的,为了方便观察,我们制作玻片标本时需要用_对它进行_。2观察发现洋葱的表皮细胞形状近似于长方形,细胞内的小黑点是_。(填“细胞质”或“细胞核”或“细胞膜”)3生物体是由_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_、_、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要通过它进行。英国科学家_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4在显微镜下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洋葱表皮细胞,并可以看到在每个细胞中间都有一个小黑点,这个小黑点叫_。5使用显微镜时,视野太暗,要调节_;图像太模糊,要调节_。二、判断题1使用光学显微镜时,为了便于观察,

2、制作的切片标本要薄而透明。( )2判断:流感病毒是由细胞组成的。( )3发现显微镜的物镜镜面比较脏,可用餐巾纸擦干净再操作。( )4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必须要滴加清水。( )5盖玻片可以随意放,产生的气泡不会影响观察。( )三、选择题1小明想要把这个位于视野左上角的图像,移动到视野的正中位置,他应该移动载玻片的方向是()。A右下角B左上角C右上角2下列对于显微镜使用时出现的现象,处理方式不正确的是()。A观察时发现很暗,看不清:换一个角度重新对光B视野中的图像模糊不清:转动调节旋钮C观察到洋葱细胞有重叠:换一台显微镜重新观察3首次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A安东尼范列文虎克B简施旺麦

3、丹C罗伯特胡克4图中序号表示的是洋葱表皮细胞中的()。A细胞壁B细胞核C液泡5观察水中微生物需要制作玻片标本,盖上盖玻片的方法要正确,不然会影响观察效果。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BC四、将下列事迹与对应的科学家连起来。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列文虎克发现血液红细胞的科学家简施旺麦丹首次发现显微镜下的微生物罗伯特胡克提出日心说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哥白尼五、实验题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以下器材,请选择正确的器材填在横线上。 载玻片盖玻片 碘酒 滴管 清水 小刀 吸水纸 镊子(1)先用_把洋葱切开。(2)在一块干净的_滴一滴_。(3)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轻轻划“#”字,用_轻轻撕取内表皮。(4)

4、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_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不要有气泡。(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_, 然后用_从另一侧吸引, 直至整个标本染上颜色,临时装片标本制作完毕。六、综合题1某小组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如图),请按题意回答问题:1)下列显微镜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后观察B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意看目镜内的物像C若视野内光线太暗,可换用倍数较高的物镜2)图中_(填“A或B”)是洋葱细胞结构图,理由是_。3)细胞中载有遗传信息的结构是_(填编号),其名称是_。能控制物质进入或离开细胞的结构是_(填编号)。2小明和爸爸一起用显微镜探究生活中人

5、们肉眼看不到的微小世界。1)爸爸在教小明制作洋葱表皮的切片,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下图是爸爸和小明制作洋葱表皮切片的过程,正确的顺序是()。ABC2)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ABC3)小明在显微镜下看到洋葱表皮细胞中有小黑点,这是()。A细胞核B液泡C细胞壁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小明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又换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用高倍物镜后,视野里看到的细胞会()。A更多、更大B更少、更小C更少、更大【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碘酒 染色解析:洋葱表皮是无色透明的,为了方便观察,我们制作玻片标本时需要用碘酒对它进行染色,用滴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碘酒,用吸水纸在盖玻

6、片的另一侧吸水完成染色。2细胞核解析:根据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可知,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形,细胞里有较大的液泡,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细胞核。3 细胞 呼吸 消化 罗伯特胡克解析: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作为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执行与完成生命有机体的各种特定的功能。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4细胞核解析:显微镜是由一个

7、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在显微镜下我们能清楚看到洋葱表皮细胞,并可以看到在每个细胞中间都有一个小黑点,这个小黑点叫细胞核。5 反光镜 调节旋钮解析:使用显微镜时,视野太暗,要调节反光镜,反光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图像太模糊,要调节调节旋钮,让物象清晰。二、判断题1解析:工具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不一样。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只有让光透过被观察的物体,才能看清物像。因此,在观察生物材料前,要将其处理得薄而透明,并制成玻片标本。2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流感病毒不是由细胞组成的。3解析:显微镜是比较精密的光学仪

8、器,使用时要格外注意。如果目镜或物镜的镜面比较脏,要用专门的擦镜纸,而不能用餐巾纸擦拭,以免划伤镜头,影响观察。故题干说法是错误的。4解析: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在观察植物细胞时,应该滴加清水,这样可以使细胞舒展。观察动物细胞时,需要加生理盐水。5解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步骤是:(1)先用小刀把洋葱切开。(2)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滴管滴一滴清水。(3)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轻轻划“#”字,用镊子轻轻撕取内表皮。(4)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盖玻

9、片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不要有气泡。(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然后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至整个标本染上颜色,临时装片标本制作完毕。根据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步骤可知,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注意不要有气泡,不然产生的气泡会影响观察。三、选择题1B解析:显微镜中的像和物体是上下颠倒左右颠倒的。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观察到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角,要是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角移动玻片标本。2C解析:A、观察时发现很暗,看不清:换一个角度重新对光,操作正确;B、视野中的图

10、像模糊不清:转动调节旋钮,操作正确;C、观察到洋葱细胞有重叠:换一台显微镜重新观察的方法是错误的,应该重新制作玻片。3A解析:荷兰生物学家安东尼范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是他首先发现了微生物。简施旺麦丹应用早期的显微镜首先发现了红细胞。罗伯特胡克是世界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所以A符合题意。4B解析:洋葱表皮结构的共同特点: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上有小黑点,这些小黑点是细胞核。5A解析:在制作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很重要,要不然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盖上盖

11、玻片的正确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四、连线题解析: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罗伯特胡克;简施旺麦丹是荷兰生物学家,他发现血液红细胞;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菌,首次发现显微镜下的微生物是列文虎克;提出日心说的是哥白尼哥白尼认为,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地球和别的行星一道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提出地心说的是托勒密,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

12、静止不动。五、实验题 小刀 载玻片 碘酒 镊子 盖玻片 清水 吸水纸解析:洋葱表皮结构的共同特点: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结构。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步骤是:(1)先用小刀把洋葱切开 。(2)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上滴碘酒,为了便于观察。(3)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轻轻划“#”字,用镊子轻轻撕去内表皮。(4)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盖玻片盖住,不要有气泡,以免影响观察,如果有气泡,还需要赶走气泡。(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纸从另册吸引,直至整个标本染上颜色。 六、综合题11)A2) B 有细胞壁结构3) 细胞核 解析:

13、1)使用显微镜时,要遵守正确的操作步骤,才能观察到正确的图象。选项B,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镜筒,防止镜筒过低压倒标本,故选项错误。选项C,视野光线过暗,应条件反光镜而不是物镜,故选项错误。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后观察,A正确。2)图中B是洋葱表皮细胞,A是口腔上皮细胞,因为B有细胞壁。3)细胞中载有遗传信息的结构是细胞核。能控制物质进入或离开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2BAAC解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材料和工具,镊子是夹取实验材料,滴管用来吸取少量液体,载玻片是切片放置标本,培养皿盛放多余的洋葱片,烧杯盛放液体,碘酒染色,裁纸刀切割洋葱,吸水纸吸取多余的水分。1)制作洋葱表皮切片的步骤是把洋葱纵向切成两半,掰下其中的一块,注意不要弄掉内表皮,在内表皮用小刀轻轻划“#”;用镊子撕取“#”中间的表皮,展开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2)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的一端,另一端靠在载玻片上,缓慢放下盖玻片,防止产生气泡3)小明在显微镜下看到洋葱表皮细胞中有小黑点,这是细胞核。4)用高倍物镜后,虽然细胞变大了,但是看到的细胞叶变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