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2-1我们的地球模型 同步练习(含解析)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60795156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2-1我们的地球模型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2-1我们的地球模型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2-1我们的地球模型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2-1我们的地球模型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2-1我们的地球模型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2-1我们的地球模型 同步练习(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2-1我们的地球模型 同步练习(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 我们的地球模型 一、选择题1()的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A海洋B陆地C沙漠2通过观察地球仪、地图,可以看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_。A陆地B海洋C冰川3用橙子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时,以下操作步骤正确的是()。去掉橙子中的果肉 用小刀横切橙子 将吸管穿过橙子ABC4地球的结构分为()部分。A两B三C四5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当我们观察到()就可以判断地球模型上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A地球模型一半被照亮,一半没有被照亮B地球模型上被照亮的区域始终不变C地球模型的不同位置出现不同时的期暗变化6中国位于()。A欧洲西部、大西洋东部B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C非洲南部、印度洋北部7地球转动时,地轴()。A始终

2、指向南北方向B始终倾斜,且倾斜方向不变C始终倾斜,且倾斜方向会改变D始终指向东西方向8在科学研究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允许或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实验时,我们可以采用哪种实验方法进行研究()。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抽样水由D观察实验9地球仪上指示南北和东西的线分别是()。A经线和纬线B晨线和昏线C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10地球的形状是()。A球形B方形C三角形二、填空题11帆船从远处驶来,我们先看见 , 再看见 。 A船尾 B船身 C船帆 D船桨12地球的结构由( )、( )、地壳以及大气层组成,其中地壳厚度约17千米。13小博取一个地球仪,在同一纬度上标出了A、B两点,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

3、用手旋转地球仪模拟昼夜交替现象。如图所示,如果地球自西向东旋转,此时居住在A点的人们将迎来 (选填“日出”或“日落”)。14地球的形状是 形,自转的方向是 , 自转周期是 。三、判断题15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最相似,地幔相当于鸡蛋中的蛋白。( )16实际上,地球是没有经线和纬线的,经线和纬线都是假想线。( )17在模拟帆船在球体和平面上航行实验时,“开船者”要快速的使船航行。( )18地球的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 )19地球的结构由地核、地幔、地壳以及大气层组成。( )四、连线题20连线题将地球分成南北两半的圆周线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南回归线北半球的一条纬线赤道南半球的一条纬

4、线北回归线五、简答题21我们是如何制作地球模型的?我们的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的什么知识?22仔细观察地球仪,你发现地球上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六、实验题在学习地球的形状一课时,我们进行了实验探究,请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面的问题(只填序号)23“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实验时,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了它是在( )移动;先观察到船模帆的顶部,之后又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它是在( )移动。A球面上B平面上C两种面上都可以24“对比观察正方体和球体投射的影子”实验时,用手电筒照射球形物体,得到该物体的投影是()A圆的B方的C方的、圆的都有可能25通过阅读了解到,1519年航海家麦哲

5、伦带领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地球是()。A球形的B方形的C无法判断七、综合题26填图并把对应的特点连在一起。参考答案:1A【详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的星球。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相互穿插分割,海洋占71%,陆地占29%,因此人们称地球是一个“水球”。2B【详解】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少数是陆地。过观察地球仪、地图,可以看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所以B符合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表面,要求学生掌握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少数是陆地。3B【详解】地球仪只是人们为了研究地球做的模型,事实上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用橙子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时,首先要用小刀横切橙子,

6、再去掉橙子中的果肉,最后将吸管穿过橙子。4B【详解】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5C【详解】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所以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当我们观察到地球模型的不同位置出现不同时的期暗变化就可以判断地球模型上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6B【详解】中国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与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同属于东亚。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

7、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所以B符合题意。7B【详解】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一根假想的轴转动,这根假想的轴叫地轴。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也就是北极星不动的原因。故B正确。8B【详解】通过模拟活动来验证猜想的方法,称为模拟实验。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B是正确的选项。9A【详解】在地球仪上,沿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一圈的线叫纬线,最长的纬线是赤道;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同纬线垂直相

8、交的线叫经线。地球仪上指示南北的线是经线,指示东西的线是纬线。10A【详解】人们用望远镜观察从远方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海上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现代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及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是一个球体。11 C B【详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通过应用遥感技术,能够精确的计算出地球形状的各种数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略扁的球体。由于地球是球面,且桅杆高出船身一定的距离,先看到桅顶,逐步显示船帆,最后看到船体。12 地核 地幔【详解】地球内部的结构

9、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的厚度约17千米。13日出【详解】地球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太阳东升西落等。如图所示,如果地球自西向东旋转,此时居住在A点的人们将迎来日出,从黑夜进入白昼。14 球 逆时针 24小时【详解】我们的地球在不停的自转和公转,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地球除了围着太阳公转,还在不停地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周是一年。15

10、【详解】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好像是一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题目说法正确。16【详解】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经线形状是半圆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实际上,地球是没有经线和纬线的,经线和纬线都是假想线。17【详解】在模拟帆船在球体和平面上航行实验时,“开船者”要缓慢的进行航向,缓慢行驶可以控制帆船行驶的状态,

11、便于观察,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18【详解】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好像是一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19【详解】科学家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地球的结构由地核、地幔、地壳以及大气层组成,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组成。20【详解】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赤道是南半球、北半球的分界线,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

12、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南回归线是太阳在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最远位置,大约在南纬2326,与纬度线平行。南回归线是南半球的一条纬线。北回归线,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大约在北纬2326的地方。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一条纬线。21制作步骤:首先观察观察特征,然后选择材料,再制作模型,最后解释模型解释:(1)地球结构模型:地球由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组成(2)地球海陆分布模型:地球的海陆占比(3)地球自转模型: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分析】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是由底座、固定架、球、地轴组成的;地球仪上有各种符

13、号、文字、颜色用来表示陆地、河湖、海洋、山脉、城市等,还有经线、纬线、南北极。【详解】制作地球模型的正确步骤是:首先观察观察特征,然后选择材料,再制作模型,最后解释模型。地球结构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由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组成;地球海陆分布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的海陆占比;地球自转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22海洋面积大23 B A 24A 25A【解析】23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如果是整体看见船模,说明是平面,如果先看到顶部后看到船模,说明是球体。24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对比观察正方体和球体投射的影子”实验时,用手电筒照射球形物体,得到该物体的投影是圆的。2516世纪至17世纪,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通过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形的。26【详解】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是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慢,所以地球的构造由外而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平均厚度的17千米;地壳下面是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温度达1500;地幔下面是地核厚度约3500千米,温度达2000-3000,地心处温度高达6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