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360382847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4.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3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23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23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23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兰州市高三诊断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 6 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诗言志 在先秦时期就已被广泛认知。对 于 诗 言 志”的 含 义,两汉时 期 的 诗大序 说文解字等,都 将 志 理 解 成 诗 的 内 涵,将 言志”看成是诗的基本功能。这一观点在古代和当代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 问 题在于,到 底 是 诗 言 志 还 是 诗言志”呢?如果是前者,那就是一个创

2、作论的观点,即 在 心 为 志,发 言 为 诗 ;如果是后者,则 特 指 只 有 诗这 类 作 品 才 能 言 志 ,那么一定存在着某种特殊的诗用情境。所以我们必须弄明白 诗言志”是在什么情形下被提出来的。最 早 提 及“诗言志”的 是 尚 书 尧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是舜命他的乐官夔“典乐”,并 以“乐”来教育贵胄子弟的一番话。从中可知,夔“典乐”的乐职包括诗、歌、声、律,还有舞,这与古人对于“乐”是变辞为歌,加上配乐、舞蹈的总称的理解相符;夔“典乐”的目的在于“神人以和”,借诗乐表演实现与神灵之间的交流,“乐”实

3、际指的是宗教乐舞。那么,这 里 的“诗”用于宗教仪式,是仪式中祷告上天、颂扬祖先、记叙重大历史事件和功绩的唱词,后来被 编 订 为 诗,所 以 应 为“诗言志”。在 宗 教 仪 式 中,尚 书 尧典 中 所 说 的“诗 言 志,歌 永 言,声 依 永,律 和 声”是 一 种 整 体 性 的 关 系,描 述 的 是 仪 式 中 用 乐 的 状 况。“诗”指的 是“歌”的 文 本 形 态,而“歌”则 是“诗”的 呈 现 形 态,“声 依 永”是 指“声”赋 予“歌”以“乐 调”,“律 和 声”则 是 指“律”赋 予“声”以“乐”的 风 格,它 们 都 是“乐”的 不 同 表 现 形 态。在 仪 式

4、 中,由 于“乐”是 人 神 交 流 的 手 段,具 有 某 种 神 秘 的 特 点,从“歌 永 言”到“律 和 声”,意 味 着“志”被 充 分 展 示,实 现 了 宗 教 仪 式“神 人 以 和”的 功 能。由此可 见,“言 志”的 主 体 是 诗 歌 舞 三 位 一 体 的“乐”,所 以 不 能 将“诗言志”独 立 出 来 讨 论。那 么,到 底 什 么 是“志”呢?有 学 者 从 仪 式 的 角 度,认 为“志”表达了仪 式 参 与 者 的 宗 教 意 愿。这 一 观 点 也 有 文 献 支 持,但 不 够 全 面。首 先,“诗 言 志”是 针 对 祭 祀 等 宗 教 仪 式 而 言

5、的,其 中 的“志”并不只从属于“诗”以及作诗或 唱 诗 之 人,而是从属于包括了“诗”“歌”“声”“律”“舞”的“乐”这 一 整 体。仪 式 中 的“乐”,除了表达仪式参与者的意愿 外,还 内 在 包 含 了 某 种 神 秘 特 质,这 就 超 出 了 仪 式 参 与 者 的 意 志。在这 种 情 况 下,“志”是 属 于 整 个 仪 式 的,显 示 了 仪 式 自 身 的 目 的。其 次,尚 书 尧典将“诗 言 志”观 念 置 于 虞 夏 之 时,应 该 只 是 一 种 假 托。从 其 记 载 来 看,“诗”在 仪 式 中 的 应 用 已 经 相 当 程 式 化。程式化的宗教仪 式 必 然

6、 会 有 诗 的 借 用。如 周 颂 中 的 桓 卷 般 ,原是记述 周 公 平 乱 的,后 被 列 入 大武 祖 诗 中,用 以 祭 祀 周 武 王:仪 礼 所 记 乡 饮 酒 礼、乡射礼、燕 礼 都 以 关雎 葛覃 等“合 乐”。在这种 情 况 下,诗 内 容 和 仪 式 的 相 关 性 并 不 是 完 全 对 应 的,除 个 别 者 外,仪典 中 乐 章 之 义 多 数 与 诗 本 义 没 有 什 么 必 然 的 联 系。“志”也就不可能专指 仪 式 参 与 者 自 己 的 意 愿。综 上 所 述,“诗 言 志”是 早 期 仪 式 背 景 下 的 一 个 用 诗 概 念,不是一个创作 论

7、 观 点;“志”并 非 完 全 来 自“诗”,而 是 来 自 仪 式 本 身,体现了仪式 的 特 定 目 的,追 求 的 是“神 人 以 和”的 最 高 境 界,它包含了仪式参与者 的 意 愿 和 情 感,也 包 括 与 仪 式 相 关 的 神 秘 意 志。(摘 编 自 过 常 宝 从“诗 言 志”到“赋 诗 言 志”的 文 化 逻 辑 和 话 语 机 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诗言志”中 的“志”理解为诗的内涵这一说法,在先秦时期就被认为是完全合理的。B.夔“典乐”时借诗乐表演来实现与神灵的交流,其所用“诗”特指 诗这类作品。C.乐”内在包含神秘特质,使

8、 得“志”超出了诗的本义,显示出仪式自身的目的。D.诗被借用在程式化的宗教仪式中,诗的内容和仪式的相关性并不完全对应。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 章 讨 论“诗”“志”及其相关概念时能兼顾古今,既肯定了它们古义,又指出了它们的变化,具有思辨意味。B.文章第三段 引 用 尚 书 尧 典 中舜对夔所说的关于教育贵胄子弟的话,论 证“言志”的 主 体 是 诗而 非“乐”。C.文章第四段,从“诗言志”观念提出的针对性与历史时期两个方面进行对比,来 论 证“诗言志”中“志”的涵义。D.文章通过讨论“诗言志”还 是“诗言志”的问题,证明了“诗言志”是在早期仪式背景下的一个用诗概念

9、。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 果“诗言志”是一个创作论的观点,即“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那 么“志”就必然能体现诗作者的意愿。B.仪式状态下,“志”是属于整个仪式的,超出了仪式参与者的意志,因此不能仅以仪式参与者的意愿来涵括它。C.将“诗言志”理 解 为“诗言志”,虽然有利于了解 诗使用的具体情形,但不利于诗歌基本功能的体现。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 有 嘉 宾,鼓 瑟 吹 笙 (诗经鹿鸣)若在早期仪典中被借用,可能与宴饮仪节无关。【答案】1.A 2.D 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在先秦时期就被认为是完全合理的

10、错误,原文为 两汉时期的 诗大序 说文解字等,都 将 志理解成诗的内涵,将 言志看成是 诗 的 基 本 功 能 ,不是先秦是两汉时期。选项张冠李戴。故 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肯定了它们的古义 错误,结 合 将 志 理解成诗的内涵 和“志并 非 完 全 来 自 诗可 知,作者并没有都肯定它们的古义,而是在思辨后有了新的理解。B.“论 证 言志的 主 体 是 诗而 非 乐 错 误,原 文 为“言志的主体是诗歌舞三位一体的 乐。C.进 行 对 比 错 误,首先 其次 表明二者是阐释内涵过程的不同 层 面,是并列关系,没有进行对比。故 选D。【3题详解】本

11、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不利于诗歌基本功能的体现 错误,原 文 有 将 言志看成是诗的基本功能。这一观点在古代和当代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即不管是 诗 言 志 还 是 诗言 志 ,诗歌的 基 本 功 能 都 是 言 志 。故 选Co(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 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 料 一:牛 乳 是19世纪欧洲人普遍食用的乳品。它味美营养价值高,但放置后会变 酸,不利于长期保存。为解决这一难题,许多科学家做了大量研究,希望找到变质的原因,但毫无进展。当时化学家普遍认为发酵现象是物质本身发生了某种化学反应后生成了一种酶,这种酶致使食物里的糖分

12、发 生 分 解,才使牛奶发酸。同样作为化学家的巴斯德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另辟蹊径,从化学研究扩展到生物领域展开研究。一次偶然的启发,他发现前人在探究牛乳变酸时只注意到了新鲜牛乳的成分研究,而没有注意到变质牛乳的分析。于是,他选择变质牛乳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分离出了一种灰白色物质(酵母),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这种物质中含有大量的杆状微生物。实验上的突破,给巴斯德带来了希望。为了进一步弄清这种微生物对牛乳的影响,他先做了对比试验,发现酵母能加速牛乳变质,然后进行理论分析设想酵母中的微生物能使牛乳中的糖分变成酸,结果当用纯糖溶液实验时,完全证实了这一设想。由此,巴斯德坚信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用

13、同 样 的 方 式,他 发 现 了 葡 萄 酒 变 质 的 原 因:未 变 质 的 陈 年 葡 萄 酒,液体 中 有 种 圆 球 状 的 酵 母 细 胞,当 葡 萄 酒 变 酸 后,酒液里有一根根细棍似的 乳 酸 杆 菌,正 是 这 种 来 自 外 界 的 微 生 物 使 酒 变 酸。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 了 发 酵 过 程 与 微 生 物 有 关。通 过 实 验,他 进 一 步 发 现,把 牛 奶、葡萄酒 加 热 到 一 定 温 度 就 可 以 杀 死 这 种 微 生 物。这种方法就是“巴 氏 灭 菌 法”,解 决 了 当 时 法 国 酿 酒 工 业 和 贸 易 出 口 中 葡 萄 酒 因 变

14、 酸 影 响 质 量 的 难 题,被 世 界 各 国 的 食 品 工 业 应 用 至 今。(摘 编 自 张 文 根“细 菌 猎 人”巴 斯 德及其科学研究方法)材料二:解 决 一 个 又 一 个 实 际 问 题 的 科 学 实 验,不 断 地 开 阔 着 巴 斯 德 的 科 学 思 路,使 他 踏 上“揭 开 传 染 病 黑 幕”的 征 程。当时,农副业中的两个实际问题摆 在 巴 斯 德 的 面 前:鸡 霍 乱 和 牛 羊 的 炭 疽 病,后一种疾病不 仅 每 年 使 法国损失二千万法郎,而 且 还 可 传 染 到 人 体,危 害 人 类。1880年,巴斯德在 研 究 鸡 霍 乱 时,注 意

15、到 病 原 菌 放 置 一 定 时 间 后,毒 性 会 大 大 降 低,注射 到 健 康 动 物 体 内 可 以 使 之 产 生 对 这 种 病 的 抵 抗 力,即 产 生 免 疫 作 用,这 就 是 传 染 病 预 防 接 种 法 的 历 史 性 伟 大 发 现。巴斯德将这种免疫技术继续 应 用 到 预 防 炭 疽 病 方 面。为 降 低 炭 疽 热 细 菌 的 毒 性,巴斯德对炭疽热细 菌 进 行 了 加 热 处 理,然 后 将 其 接 种 到 一 群 羊 的 身 上,同时让另一群羊保 持 原 状。结 果,没 有 接 种 的 羊 群 全 都 患 炭 疽 热 死 去,而事先接种过少量 低 毒

16、 炭 疽 热 细 菌 的 羊 却 没 有 死。此 后,巴斯德又对炭疽热疫苗进行了改 进,制 成 人 工 减 毒 炭 疽 活 疫 苗,并 使 用 类 似 方 法,研制出了可抵御狂犬 病 的 疫 苗,治 愈 率 达 99%以上。可以说,巴斯德对病原微生物导致传染病流行的认知,以及他依据这样的认知从事的成功医疗实践和探索,为人类防治传染病开辟出全新的天地。在这之后,长期困扰人类的主要传染病的疫苗相继出现。(摘编自阮芳赋 您为世人揭开了传染病的黑幕)材料三:疫 苗 一 般 是 灭 活 的 病 毒。“灭 活”是 指 用 物 理 或 化 学 手 段 杀 死 病 毒、细菌 等,会 使 病 毒 蛋 白 的 高 级 结 构 受 到 破 坏,蛋 白 不 再 有 生 理 活 性,所以失 去 感 染、致 病 和 繁 殖 能 力,因 此 将 灭 活 的 病 毒 输 入 人 体,不会使人染病。而 灭 活 的 病 毒 同 样 能 激 发 起 人 体 免 疫 系 统 的 保 护 性 反 应,促使人体产 生 抗 体,当真 正 的 病 毒 侵 入 人 体 时,免 疫 系 统 就 可 以 识 别 并 消 灭 它 们,从 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