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案2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360125425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153 大小:2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八年级物理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八年级物理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八年级物理教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八年级物理教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教案2(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科学之旅.3第 一 章 机 械 运 动.6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6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 0第三节运动的快慢.1 4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1 8第 二 章 声 现 象.2 1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 1第二节声音的特性.3 1第 三 节 声 的 利 用.3 8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4 1复习课复习和应用.4 6第 三 章 物 态 变 化.4 9第 一 节 温 度.4 9第二节熔化和凝固.5 5第三节汽化和液化.6 0第四节升华和凝华.6 7复习课复习和应用.7 0第 四 章 光 现 象.7 3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7 3第 二 节 光 的 反 射.7 8第三节平面镜成像.8 5第 四 节

2、光 的 折 射.9 3第 五 节 光 的 色 散.9 7复习课 复习和应用.1 0 6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1 1 2第 一 节 透 镜.1 1 3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1 1 8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 2 3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1 2 9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1 3 4复习课 复习和应用.1 3 9第六章质量与密度.1 4 1第 一 节 质 量.1 4 1第三节密度.1 4 4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1 4 7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1 4 9复习课质量与密度复习.1 5 2科学之旅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2 .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

3、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2 .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一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二、新课教学1.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1)器材: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现象:试管

4、自动上升。(2)器材:漏斗,乒乓球。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3)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做法: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现象:鸡蛋有浮有沉。(4)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做法: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现象:灯变亮。2 .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提 问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

5、以来不及。提 问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提 问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解析:古 诗 云“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微微风簇浪,散做满河星”,起伏的水面相当于许多平面镜,每盏灯在水里有好多像,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提 问4:冬天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解析:外表面。提 问5: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还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解析:空身。小结:同学们,今天对所提的问题的分析,大家可能还领会不了,没关系,随着以后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3 .怎样学好物理。(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引导学生观

6、察课本插图,勉 励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学问要躬行”。(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不能死记硬背,贵在理解,要多问,“为学贵有疑,有疑贵问师”,不要以为问老师一些简单的问题会遭到耻笑,而不问。(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我们学了知识以后,如果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就完成了一次飞跃,如果遇到生活中的疑问,又从课本中找到根据,就又完成一次飞跃。(4)像科学家那样探究。介绍伽利略的贡献:伽利略望远镜,伽利略温度计等。尊称:近代科学之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八页“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并讨论材料后的几个问题。小结:学习物理,就要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善于动手,加以实践,找到规律。三、作业:阅

7、 读“科学之旅”,说说你打算怎样学好物理课。教学反思:第 一 章 机 械 运 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并知道它与其它单位的关系。3、知道测量存在误差。过程与方法:1、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会进行特殊测量。2、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并会估测时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1、刻度尺的使用和测量时间。2、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教学难点1、单位的换算。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教具准备刻度尺、乒乓球、物理课本、钟 表、录音机。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人们经常要

8、进行各种各样的测量。体检时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买菜时称一下菜有多重等。小刚到学校医务室去体检,医务人员给小刚量完身高后告诉小刚他的身高是1 6 3。小刚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学生讨论并得出正确的结果:1 6 3厘 米 或1米6 3)讲解:上述问题告诉我们,测量时必须首先规定被测量量的单位。为了世界各国交流的方便,1 9 6 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简 称S I。(二)进行新课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o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千米(k m)、分 米(d m)、厘 米(c m)、毫 米(m m)、微 米(

9、u m)、纳 米(n m)。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l k m=1 03m;l d m=1 0 m;l c m=1 0 m;l m m=1 0 m;1 U m=1 0 hm;l n m=1 0 mo例如:惠安至泉州的距离约30k m (公里),初二年龄段的同学身高多数在1.5m 1.7 m之间,手掌的宽度大概是1 d m,手指的宽度大概是1 c m。2、长度的估测问 题1:请目测一下黑板的长度。(请5个同学目测,再用米尺实际测量,比较谁目测的结果更准。)问题2:人们正常走路一步的距离大约为0.5m,以此为长度标准,估测教室的长度。(请两同学同时在教室中走路进行估测)3、长度的测量长度估测的结果精

10、确度是不高的,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长度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展示:各种类型的长度测量工具 尺子、三角板、米尺、卷尺、游标卡尺(精度高)、螺旋测微器(精度高)等。介绍: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学生看课本P21并读出图2 T 5及 图2 T 7的长度)。活 动1:(1人一组):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长度和宽度(结果填入P22的表格中)。(选择两个较为典型的、有点问题的测量数据进行评价。)活 动2:(两人一组):测量乒乓球的直径。(教师巡视,并对同学进行指导。)介绍:国际乒联为了我们限制我们中国乒乓球选手,同时也有利于乒乓球活动在全世界更好地开展,把乒乓球的直径从原来的38 n l m提 高 到40

11、m m (即所谓的小球改大球),把乒乓球比赛从原来的一局21分制改为现在的一局1 1分制。但在刚结束的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选手表现依然锐不可挡,取得男双、女单、女双三块金牌。4、特殊长度的测量问 题1.如何测量一个碗口的周长?思路:被测长度的特点:曲线;规 则(圆)。测量方法:直接用卷尺测量;化曲为直:用细线绕硬币一周再拉直测量或将硬币在直线上转圈;利用圆周公式C=2 n r=n d:两块三角板一把尺子夹紧硬币即可量出直径或用纸将圆描下,再将纸上的圆对折即可测出直径或利用几何方法(有多种方法)找到直径来测量。问题2.漳泉肖铁路通过惠安的唯一一条铁路线,如何知道这条铁路的总长度呢?思路:被

12、测长度的特点:距离太大,难以直接用刻度尺测量。测量方法:上网查找(现场上网查找,搜索关键字:漳泉肖铁路全长G 2 8k m);借助福建省地图间接测量。问题3.如何测出一盘蚊香燃完所需的时间?思路:被测时间特点:时间太长。测量方法:直接用手表测量(要有耐心,可边做事情);利用比例测出一小段燃完所需时间即可。(现场实验,小段蚊香长度约为1.5c m,蚊香的燃烧速度约 1 2 c m/h)说明:上述三个问题先分析特点,方法让学生讨论后再一一评价。鼓励学生多找方法,并尽量找到简单实用的方法。二、时间的单位及测量1、时间的单位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经常进行长度的测量外,也经常需要对时间进行测量。在国际单位制

13、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o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时间单位:年(y)、天(d)、时(h)、分(m i n)、毫 秒(m s)、微 秒(u s)。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l h=60 m i n;l m i n=60 s;l s=1 0 3 m s;l m s =1 0 3 u s 2、时间的估测活 动3:(集体活动):估 测1分钟的时间长度。(请三个同学上台面向黑板,其余同学当裁判,讲台桌上的大时钟面向“裁判”,教师喊计时开始,三 名 若 认 为l m i n时间到则举手,比比看谁对I m i n的时间估测更准一些。)3、时间的测量讲解:时间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可

14、以选择适宜的时间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活 动4:(2人一组):停表的使用。(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对停表的使用方法进行简单讲解,然后教师喊口令,学生按停表计时,请同学相互帮助,共同搞清楚停表的使用方法。)活 动5:(2人一组):跑圈测时。(请三位自认为速度较快的同学分别从教室前门绕到教室后门再回到前门跑一圈,各组同学分别测出每位同学所用的时间,然后请其中一组同学用他们的测量结果判断谁的速度更快。)三、测量误差介绍测量误差。(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 2 3信息窗内容)课堂小结利用多媒体显现本节知识结构进行小结。通过对一些特殊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问题的探讨,除了掌握这些简单的物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在你的学习生活当中

15、处理问题的时候,要善于把你的思路打开,如此你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板书设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二、时间的单位及测量1、长度的单位 1、时间的单位2、长度的估测 2、时间的估测3、长度的测量 3、时间的测量4、特殊长度的测量三、测量误差布置作业1.20分钟能力试卷;2.完成练习册题目;3.自制一个1 米的厘米刻度尺,并用它测量课桌的高度和长度。教学反思: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过程与方法: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学习重点

16、1 .机械运动的概念。2 .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学习难点1 .参照物的概念2 .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 .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教 学方式讲解法、讨论法。教 学用具视频资料,玩具车、玩具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 入 新 课(5 m i n)K师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十章内容,认识到多彩的物质世界,知道了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都有质量,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那么这些物质存在的状态如何呢?讨论 总 结1 今天,我们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问题。为什么它们会运动或静止?(板书本章课题)总 结2 我们首先看物体的运动该如何描述?(板书本节课题)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机 械 运 动(l O m i n)1.现象 问题大家观察周围的物体,你认为它们哪些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回答(1)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2)走路的人是运动的;(3)飞出的足球是运动的;(4)地球是运动的;(5)分子是运动的;(6)黑板是静止的;(7)教室外面的树是静止的;(8)公路是静止的;(9)大桥是静止的;.也可能回答出一些其他的问题:(1)星星是静止的;(2)太阳是静止的;分析(1)我们身边有运动的物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