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七彩****3 文档编号:360064433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2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2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2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2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26 2022 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 历 史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选择题 本部分共本部分共 20 题,每题题,每题 1.5 分,共分,共 3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夏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 B.禹 C.周文王 D.周武王 2.国史十六讲中说:“武王、成王两世,共封立了七十多个新国,其中与周同姓有五十多国”。与这一材料有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禅让制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文化研究一文中写到:在西晋之前,汉

2、族人一般每人分一个食案,跪着分别用餐。随着胡人内迁,胡人的习俗直接影响着汉族人的饮食习惯,汉人也开始坐胡坐,睡胡床,吃胡食,影响直至今日。这一内容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A.政权并立 B.江南开发 C.民族交融 D.经济重心南移 4.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这三幅图相对应的大致时期依次是 A.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南宋 B.南宋、唐朝中后期、魏晋时期 C.魏晋时期、南宋、唐朝中后期 D.南宋、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 5.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下面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C.明朝时从美洲引进了玉米等作物 D.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

3、大的民族英雄 6.下侧表格的内容反映了清朝 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 乾隆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 A.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B.加强对东南地区的管辖 C.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D.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7.下图为某部著作的部分目录,与之对应的史实是 2/26 第 4章炮口下的震撼 一开眼着世界 二官、民、夷 三条约制度下的社会变化 第 5章天国的悲喜剧 一自莲教、天地会和拜上帝会 二洪秀全的思想 第 7章近代化一小步 一洋务衙门 二自强与求富 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B.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C.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 D.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4、洋务运动 8.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一直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下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可谓举步维艰,但也出现过“短暂的春天”。分析下图可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是 A.外商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实力雄厚 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 9.利用历史地图,可以帮助我们在历史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时空观。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3/26 A.北伐战争 B.渡江战役 C.黄海海战 D.淮海战役 10.魏巍所著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下列属于“最可爱的人”的是

5、邱少云 黄继光 董存瑞 焦裕禄 A.B.C.D.11.到 1957 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19531957 年我国工业 产值平均增长速度达到 18%,一五计划的完成 A.标志着三大改造的结束 B.使我国成为工业强国 C.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D.保障土地改革的完成 12.在我国的实施,维护国家统一,增进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共同发展,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指的是 A.“一国两制”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3.1978年到1983年,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从 493.1亿元猛增到超过 800 亿元,五

6、年中每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7%以上,乡镇企业数 1984 年达到 606.5 万家,是 1978 年的近四倍。我国乡镇企业取得这些巨大成就的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经济体制改革 14.一位同学为制作手抄报搜集到的资料有“歼 20战斗机”,“战略核潜艇”,“东风系列导弹”,“辽宁舰、山东舰航母”,据此可知他的手抄报题目最有可能是 A 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26 C.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D.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15.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内容,与日本明治维新采取的措施相符的是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实行征兵制 D.文明开化 1

7、6.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说“甘地是活的真理之光,并永放光芒。”甘地被尊称为印度的“国父”,他的主要功绩是 A.领导了印度民族大起义 B.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D.领导了纳米比亚独立运动 17.在这次会议中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此次会议是 A.万隆会议 B.波茨坦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华盛顿会议 18.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 史 实 结 论 A 美国 1787 年宪法颁布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B 蒸汽机的发明 导致汽车、飞机的出现 C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世界反法西斯

8、联盟正式形成 D 杜鲁门主义出台 标志着冷战结束 A A B.B C.C D.D 19.2022年 4 月 16日 9时 56 分,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号飞船平安降落,太空“出差”的 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重回地球的怀抱。神舟十三号飞船飞行任务取得的圆满成功得益于 A.生物工程的创新 B.航天工程的进步 C.信息时代的到来 D.原子能技术的发展 20.在下面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示意图中,处世界格局呈现的趋势是 A.全球化 B.工业化 C.信息化 D.多极化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21.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政治制度会根据国情不断演变与发展。5/26 材料一

9、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始于何人?由秦汉到明清专制统治的趋势如何?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1911年 10 月 10日,武昌起义取得胜利。洋务派创办了近代军用、民用企业。1898年 6月 11 日清政府颁布“

10、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1912年 1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谭嗣同为变法献身,临刑时激昂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到 19世纪 80年代,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初步建成。(2)用材料二的史实,对应以下观点。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每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自救之路_ 维新之路_ 共和之路_ 材料三 下图是一位同学在学习某段历史之后进行的知识梳理 (3)结合所学概括处的主题,并比较的相同点。材料四 制度优势是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疫情防控工作的积极开展和成功,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和治理能效。中

11、国的疫情防控实现从决策到执行的无缝衔接,用灵活高效和精准施策,全国迅速编织起一张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渗透到社区和农村的疫情防控网络。高超的指挥协调、统筹安排能力,强大的基础建设、物资调配能力,迅速的决策部署、动员组织能力是对中国制度优势能否转变为治理效能的检验。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摘自刘国军中国抗疫实践折射出的制度自信与民族复兴凝聚力(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制度优势和治理能效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具体体现?22.科技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用工匠们的实践经验弥补着缺失的理论,尚未真正结合的科学与技

12、术难以尽情的散发芳香;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工业界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6/26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轫于英国,新机器与新生产方法基本属于英吉利人,不列颠尽情占据着近代科技的制高点,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较为迅速。摘编自叶金光近代世界进步的引擎兼论第二次工业革命(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材料二 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 时间 成就 意义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打破

13、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国际地位 1966年 装有核弹头的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中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99年 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 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003年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13年“辽宁”号航母正式入列人民海军 表明中国海军航母已开始进入战斗力生成阶段 2013年“天河二号”大型超级计算机 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 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 3.39 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榜首,成为全球最快超级计

14、算机。2016年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是FAST。FAST是世界已经建成的最大射电望远镜。2017年 C919 客机成功首飞 是我国首款完全按照国际先进适航标准研制的单通道大型干线客机,具有我国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2)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谁?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 70 年代前后我国的科技重心有何变化?材料三 科技发展极大推动社会进步,给人类创造极大物质财富与发达精神文明,与此,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 7/26 和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

15、,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科技发展的负面作用在生态环境运行系统中的表现就是生态危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危机等生态的失衡。由此,生态的失衡主要是因为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干预超出了生态系统自身恢复的能力而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摘自沈元军生态与科技相契的困境与破解的逻辑探究(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概括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就如何改善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请你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23.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材料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胜利之夜 启航 党的一大 开国大典 (1)将材料一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序,并概括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16、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2)将特区精神,井冈山精神、大庆精神与示意图中的字母正确搭配,列举在长征途中体现长征精神的重大事件。A_;B_;C_ 材料三 19782017年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简表(部分)1978年 2017年 8/26 GDP(国内生产总值)0.3645 万亿元 82.7万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385元 59660 元,年均增长约 9.5%,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 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 343.4 元 36396 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 133.6 元 13432 元 农村贫困发生率 97.5%下降至 3.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铁运营网和移动宽带网,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占世界经济比重 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30%,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重要引擎。摘编整理自瞭望新闻周刊改革开放 40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