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1 水到哪里去了 教学课件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60063742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5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心素养目标)1-1 水到哪里去了 教学课件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核心素养目标)1-1 水到哪里去了 教学课件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核心素养目标)1-1 水到哪里去了 教学课件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核心素养目标)1-1 水到哪里去了 教学课件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核心素养目标)1-1 水到哪里去了 教学课件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心素养目标)1-1 水到哪里去了 教学课件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目标)1-1 水到哪里去了 教学课件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1.1 水到哪里去了水到哪里去了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水水 核心素养目标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科学观念:通过通过“水到哪里去了水到哪里去了”的探究实验,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的探究实验,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认识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变成水蒸气,认识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科学思维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水的蒸发现象,比较、分析、归纳出水和水蒸气的通过观察水的蒸发现象,比较、分析、归纳出水和水蒸气的异同。异同。探究实践探究实践:能设计并实施简单的对比实验,对水的蒸发现象提出合理的能设计并实施简单的对比实验,对水的蒸发现象提出合理的解释。解释

2、。态度责任态度责任:在探究实验中,形成细致、客观的观察态度,培养对水深入在探究实验中,形成细致、客观的观察态度,培养对水深入研讨的好奇心。研讨的好奇心。黑板上用水写的字迹在30秒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1分钟后呢?写字游戏科学聚焦大家都知道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水还有可能有其他的形态吗?科学聚焦黑板上的水迹会慢慢消失,像这样的情况你在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一说科学探索晒被子,晾衣服科学探索吹头发科学探索农民伯伯晒稻谷科学探索夏天的时候,天气热的难受,经常会在地上洒些水来降温。科学探索水变成什么物质跑到空气里去了?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3、水蒸气科学探索蒸发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水水蒸汽(液体)(气体)蒸发科学探索活动体验请做以下这些活动,体验湿手变干的时间是否一样?手心向下,手背向上对一只手吹气甩动一只手科学探索活动体验探究手心向下,手背向上手背先干手背液体温度高对一只手吹气吹气的手先干液体上空气流动快甩动一只手甩动的手先干液体表面小活动手册科学探索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小结科学探索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水洼的水会变干涸煮食物时,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探索2科学探索晾干衣服 吹干湿发 科学探索用实验证明我们的解释工具与材料:两杯水、橡皮筋、保鲜膜、透明塑料盒、白板笔探索3

4、:模拟实验科学探索科学探索实验(1)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 科学探索注意事项 为什么要放到通风和向阳的地方?加快蒸发速度,缩短实验时间为什么要把其中一个杯口封住?防止水蒸气外逃,更好地进行对照实验科学探索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l液态水蒸发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了,使得水量减少;覆盖了塑料薄膜的杯中,水蒸气又凝结成液态水挂在了塑料薄膜和杯壁上。科学研讨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l透明塑料盒内壁有水珠。l是由空气中的水蒸

5、气凝结而成的。科学研讨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l相同:水和水蒸气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l不同:水是液体,看得见、摸得着;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科学研讨用吹风机吹头发是为了加快水的蒸发速度,那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都有哪些呢?科学拓展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科学拓展表面积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科学拓展表面空气流速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退出科学拓展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到的气体,水可以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课堂小结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1.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但是海里的水却不会溢出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但是海里的水却不会溢出

6、来,这是因为来,这是因为(A A)。A.A.海水会蒸发变成水蒸气海水会蒸发变成水蒸气B.B.海水被人类用来灌溉农田了海水被人类用来灌溉农田了C.C.大海很大,再多的水也不会溢出来大海很大,再多的水也不会溢出来A A课堂练习2.2.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现象的是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现象的是(B B)。A.A.冰雪遇热消融冰雪遇热消融B.B.露珠消失露珠消失C.C.雪花纷飞雪花纷飞点拨:冰雪消融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雪花是气态的水蒸气变点拨:冰雪消融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雪花是气态的水蒸气变成了固态的冰,均不属于蒸发现象。成了固态的冰,均不属于蒸发现象。B B课堂练习3.3.用锅煮食物时,锅上面会冒用锅

7、煮食物时,锅上面会冒“白气白气”,下列关于,下列关于“白气白气”的的说法正确的是说法正确的是(C C)。A.“A.“白气白气”是热气是热气B.“B.“白气白气”是水蒸气是水蒸气C.“C.“白气白气”是小水珠是小水珠点拨:小水珠是看得见的,水蒸气是看不见的。点拨:小水珠是看得见的,水蒸气是看不见的。C C课堂练习4.4.比较水和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比较水和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B)。A.A.水和水蒸气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它们有很多不同之处水和水蒸气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它们有很多不同之处B.B.水可以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也可以变成水水可以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也可以变成水C.C.水和水蒸气都是无

8、色透明的,所以无法用肉眼看见它们水和水蒸气都是无色透明的,所以无法用肉眼看见它们点拨: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它们都是无色透明的,其中点拨: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它们都是无色透明的,其中水是看得见的。水是看得见的。B B课堂练习5.5.下雨天,汽车后视镜经常会布满小水珠,导致驾驶员看不清下雨天,汽车后视镜经常会布满小水珠,导致驾驶员看不清后方来车,因而易发生交通事故。现在,很多汽车后视镜都有后方来车,因而易发生交通事故。现在,很多汽车后视镜都有加热功能,可以让后视镜上的小水珠快速消失,这是因为加热功能,可以让后视镜上的小水珠快速消失,这是因为(A A)。A.A.加热加快了小水珠蒸发加热加快了

9、小水珠蒸发B.B.加热后,小水珠溶解得更快了加热后,小水珠溶解得更快了C.C.小水珠被后视镜吸收了小水珠被后视镜吸收了A A课堂练习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1.水是一种水是一种液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体积。2.2.用棉签蘸水涂在手背上,手背上的水会慢慢变干,这是用棉签蘸水涂在手背上,手背上的水会慢慢变干,这是蒸蒸发发现象。在手背上的水变干的过程中,我们能感觉到手背上现象。在手背上的水变干的过程中,我们能感觉到手背上凉凉的,这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需要凉凉的,这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需要吸热吸热(填填“吸热吸热”或或“放热放热”)。液液体积

10、体积蒸发蒸发吸热吸热课堂练习三、典典为了证明三、典典为了证明“水到哪里去了水到哪里去了”,特意取了两杯等量的水,特意取了两杯等量的水,并在杯子外壁用记号笔标出水位线,甲杯杯口敞开,乙杯杯口并在杯子外壁用记号笔标出水位线,甲杯杯口敞开,乙杯杯口用塑料薄膜盖好并用橡皮筋扎紧固定。将它们同时静置于同一用塑料薄膜盖好并用橡皮筋扎紧固定。将它们同时静置于同一个通风和向阳的地方个通风和向阳的地方2 2天,请回答以下问题。天,请回答以下问题。甲甲 乙乙课堂练习1.1.2 2天后,我们可以观察到甲杯中的水面天后,我们可以观察到甲杯中的水面低于低于(填填“低于低于”“”“等于等于”或或“高于高于”)水位线,原因

11、是甲杯中的水变成水位线,原因是甲杯中的水变成水水蒸气蒸气跑到跑到空气空气中去了。中去了。2.2.我们还会观察到乙杯杯口的塑料薄膜内侧有我们还会观察到乙杯杯口的塑料薄膜内侧有水珠水珠出现,出现,原因是杯中的水先变成原因是杯中的水先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往上跑,当遇到杯口塑料薄往上跑,当遇到杯口塑料薄膜时,又变成膜时,又变成水珠水珠附在薄膜上。附在薄膜上。点拨:杯里的水会蒸发变成水蒸气往上跑,水点拨:杯里的水会蒸发变成水蒸气往上跑,水蒸气遇到冷的塑料薄膜,又凝结成了水珠。蒸气遇到冷的塑料薄膜,又凝结成了水珠。低于低于水蒸气水蒸气空气空气水珠水珠水蒸气水蒸气水珠水珠甲甲 乙乙课堂练习3.3.典典采用上面这

12、种实验方法来验证问题,我们称为典典采用上面这种实验方法来验证问题,我们称为对比对比(填填“对比对比”“”“模拟模拟”或或“调查调查”)实验。这种实验要控制变量,实验。这种实验要控制变量,如上述实验保持不变的条件有杯子的大小、形状相同,如上述实验保持不变的条件有杯子的大小、形状相同,水量水量相同,放置位置相同等,改变的条件是甲杯杯口相同,放置位置相同等,改变的条件是甲杯杯口敞开敞开(填填“敞开敞开”或或“不敞开不敞开”),乙杯杯口,乙杯杯口不敞开不敞开(填填“敞开敞开”或或“不敞开不敞开”)。点拨:对比实验是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点拨:对比实验是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不改变的一组实验。条件都不改变的一组实验。对比对比水量水量敞开敞开不敞开不敞开甲甲 乙乙课堂练习四、水蒸气是水的另一种存在形态,请回答以下问题。四、水蒸气是水的另一种存在形态,请回答以下问题。1.1.水蒸气与水有不一样的地方,它是一种我们看水蒸气与水有不一样的地方,它是一种我们看不见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是以摸不着的物质,是以气气态存在的水。态存在的水。2.2.如图是用水壶将水烧开后,壶口冒出如图是用水壶将水烧开后,壶口冒出“白气白气”的样子,请在的样子,请在图中的括号内填上图中的括号内填上“小水滴小水滴”或或“水蒸气水蒸气”。点拨:水蒸气是看不见的。点拨:水蒸气是看不见的。不见不见气气课堂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