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丰台十二中初二(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七彩****3 文档编号:360064256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7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北京丰台十二中初二(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北京丰台十二中初二(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北京丰台十二中初二(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1北京丰台十二中初二(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1北京丰台十二中初二(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北京丰台十二中初二(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北京丰台十二中初二(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172021 北京十二中初二(上)期中语 文2021.11班级:姓名:学号:考场号:座位号:(满分 100 分,时间 150 分钟)一、基础运用(10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要塞(si)仲裁(ci)翘首(qio)锐不可当(dng)B.悄然(qio)屏息(bng)咆哮(po)殚(dn)精竭虑C.杀戮(l)诘(ji)责 教诲(hu)惨绝人寰(hun)D.佃(din)农 黝(yu)黑 窒(zh)息 杳(yo)无消息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泄气 颁发 由衷 催枯拉朽B.娴熟 镌刻 初衷 眼花缭乱 C.篡改 躁热 粗糙 为富不仁D.缰绳 张显

2、蒙昧 振聋发溃3.下列作品与作者及作者所属朝代或国籍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 分)A.使至塞上王维唐B.三峡郦道元宋C.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 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奥地利4.下列对修辞手法及效果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 分)A.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拥抱”“悄然不惊”二个词将气泡、水花拟人化,从侧面表现吕伟轻盈入水、技术高超,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句中的“标致”一词,使用了反语修辞,揭示了“清国留学生”落后腐朽的思想本质,表现了作者对“

3、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2/17C.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句话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将热爱母亲、报答母亲的深情引向对人民、革命的热爱与忠诚。D.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属于扩大的夸张,即把人或事物故意往大、多、快、强等方面说,使它超出事物本身。5.下列关于新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常见新闻作品体裁有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就是一则消息。B.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必

4、须暗含在主体中)。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C.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题材。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事件中的片段。如“飞天”凌空就以特写镜头展示了吕伟跳水夺魁的精彩瞬间。D.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是比消息更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重要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文体。我们学过的一着惊海天就是一篇通讯。二、古诗文阅读(22 分)(一)默写(共 7 分)6.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7.大

5、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8.仍怜故乡水,。(李白渡荆门送别)9.钱塘湖春行借动物的活动来体现早春生机的诗句是 ,。10.曹操的龟虽寿表达“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简单地活着,而在于奋发有为”的两句诗是 ,。(二)阅读黄鹤楼,完成 11-13 题。(共 5 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1711.诗歌前两联,从神话传说落笔,通过写 、白云悠悠,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1 分)12.画线句描绘了诗人登楼所望之明丽景象。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描述出

6、来。(2分)答:13.下列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情感一致的一项是(2 分)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B.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阅读文言文,完成 14-17 题(共 10 分)【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

7、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江水又东,径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径:取道,经过。纡曲:迂回曲折。形容:形态。山松:袁山松,本名袁崧,东晋大臣、文学家。践跻:登临。1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 分)(1)素湍绿潭

8、 素:(2)及余来践跻此境 及:1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 分)A.每至晴初霜旦 既至欣然 4/17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常闻峡中水疾C.哀转久绝 绝壁或千许丈D.春冬之时 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16.翻译下列句子(4 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17.西陵峡是三峡的一部分,请你结合【甲】【乙】两篇文章,说说西陵峡拥有三峡中的哪些特点。(2 分)答:三、名著阅读(7 分)18.下面关于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 分)A.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

9、”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B.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性是它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C.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D.一九三七年十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但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帮助下,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19.下面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领导人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A.毛泽东在湖南长沙师范学校学习,因常买书买报被父亲责骂。从 1911 年到 1927 年上

10、井冈山为止,从没间断过阅读北京、上海、湖南的日报。B.贺龙身材魁梧,像老虎那样强悍,从不知疲倦。他非常喜欢马。他的父亲是哥老会的领袖,他承袭了父亲的威望。他能言善辩,能把死人说活。C.周恩来清瘦身形,中等个子,留着中国人不常见的浓密黑髯,眼睛大而深邃,热情洋溢。他头脑冷静,善于推理,是“红色中国外交第一人”。D.刘志丹在南方开创了苏区,他向斯诺讲述自己的家乡汉口黄陂县人民的悲惨经历,这些经历在他们心中留下了一生当中不可磨灭的阶级仇恨,也让斯诺懂得了“阶级斗争”。20.学校举办名著阅读交流会,你要向初一的学弟学妹推荐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请你写一段推荐语,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可以围绕作者的采访行程

11、、红色中国的领袖人物及红军的重要事件进行介绍。(3 分)答:四、现代文阅读(21 分)5/17(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21-24 题(共 12 分)老舍先生汪曾祺北京东城迺兹府丰盛胡同(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高的柿子树,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侍弄的。A 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老舍先生曾说:“花在人养。”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

12、瘾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叶浅予曾用白描为老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意思恰好。有时候,客人来访,老舍先生正在工作,就请客人稍候。等候时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老舍先生极其敬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

13、的。老舍先生很好客,每天下午,来访的客人不断。作家,画家,戏曲、曲艺演员每年,老舍先生要把市文联的同人约到家里聚几次。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他的生日,我记得是腊月二十三。酒菜丰盛而有特点。酒是“敞开供应”,愿意喝什么喝什么,能喝多少喝多少。菜是老舍先生亲自掂配的。老舍先生有意叫大家尝尝地道的北京风味。我记得有一次有一瓷钵芝麻酱炖黄花鱼。这道菜我从未吃过,以后也再没有吃过。老舍家的芥末墩是我吃过的最好的芥末墩!有一年,他特意订了两大盒“盒子菜”。直径三尺许的朱红扁圆漆盒,里面分开若干格,装的不过是火腿、腊鸭、小肚、口条之类的切片,但都很精致。熬白菜端上来了,老舍先生举起筷子:“来来来!

14、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老舍先生是市文联的主席,对他手下的干部很了解,也很爱护。当时市文联的干部不多,老舍先生对每个人都相当清楚。他不看干部的档案,也从不找人“个别谈话”,只是从平常的谈吐中就了解一个人的水平和才气,那是比看档案要准确得多的。老舍先生爱才,对有才华的青年,常常在各种场合称道。老舍先生不是那种惯说模棱两可、含糊其词、温吞水一样的官话的人。我在市文联几年,始终感到领导我们的是一位作家。他和我们的关系是前辈与后辈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老舍先生这样“作家领导”的作风在市文联留下很好的影响,大家都平等相处,开诚布公,说话很少顾虑,都有点书生气、书卷气。老舍先生常常想着一些别人没有想到或想

15、不到的问题。北京从前有一些盲艺人,他们沿街卖艺,有时还兼带算命,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绝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盲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 6/17了一次。老舍先生亲自主持,做了介绍,还特烦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牌子曲,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说山西话;有一个牌子叫“鹦哥调”,句尾的和声用喉舌做出有点儿像母猪拱食的声音,很特别,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睁眼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老舍先生是历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当人民代表就要替

16、人民说话。以前人民代表大会的文件汇编是把代表提案都印出来的。有一年老舍先生的提案是:希望政府解决芝麻酱的供应问题。那一年北京芝麻酱缺货。老舍先生说:“北京人夏天离不开芝麻酱!”不久,北京的油盐店里有芝麻酱卖了,北京人又吃上了香喷喷的麻酱面。老舍是属于全国人民的,首先是属于北京人的。一九五四年,我调离北京市文联,以后就很少上老舍先生家里去了。(选文有删改)21选文第段有四件事表现了老舍先生是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余三件事。(3 分)(1)(2)屋子里摆杏闻香(3)(4)22比较下面 A、B 两句话,简析 A 句的语言表达好在哪里。(3 分)A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B无论天气晴朗还是刮风下雨,他们都把这些花抬进抬出,每次都出一身热汗。答:23本文赞美了老舍先生哪些品质?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3 分)答:24下面是老舍为自己写的小传著者略历(节选),你读了以后觉得老舍身上还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请结合小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 分)。舒舍予,字老舍,现年 40 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3 岁失怙,可谓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