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课时教案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60063261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2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单元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单元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单元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单元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课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单元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课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单元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单元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课时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设计:第七课 1第框促进民族团结课题促进民族团结课时教学内容分析(1)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教材是教学的核心资源。促进民族团结是部编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第一框的内容,包括“民族大家庭”、“家和万事兴”两个目题,本框从我国多民族的国情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角度谈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为下一框讲述“维护祖国统一”打下基础。(2)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政治认同: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搜集整理少数民族的资料,区分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提高对民族团结重要意义的认识。道德修养: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

2、本政治制度;了解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自觉履行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责任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时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价值观的落实通过选取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的案例,让学生知晓我国的民族政策;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可执行的学生活动,增强自觉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2)学科方法能力的提升:搜集整理少数民族的资料,区分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提高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的认识。(3)知识的获得: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加快

3、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知道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课时重难点:重点: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难点: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学习活动设计(1)议题设置:(2)教学环节和内容设计:(深、透、活)(3)主要环节情境链和问题链设计评价任务参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小组讨论评价表(个人)项目评价内容自评(50%)组评(50%)综合评价交谈(25分)发言紧扣主题,声音较低,与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有效交流。倾听(25分)耐心倾听,尊重不同的声音,并能客观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25分)与他人一起分享资源、材料、观点。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那部分工作,对小组作出贡献。合作(25分)乐于和同学在一起,能够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对

4、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活动(一)导入幻灯片出示钱币图片思考:你知道人民币上有几种文字吗?为什么?教师总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学生识钱币,根据所知,交流看法。教师根据学生列举交流的表现,认真给予评价设计意图:借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钱币引入,组织学生交流钱币上的文字,由此经出本节课课题促进民族团结,也很好的创设了课堂氛围。环节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活动(二) 民族大家庭1. 读中国民族分布图,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思考:(1)我国民族方面的国情?(2) 我国民族分布情况?教师总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2. 分析漫画,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的?(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是什么?(3)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基本政治制度?师生共同总结:方针: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3.故事大比拼:回忆历史知识,介绍共筑民族团结的事例,并归纳:从古至今,为什么我们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教师总结: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学生认真研读中国民族分布图,结合教材知识,回答问题,

6、互相补充与评议。学生赏读漫画,根据要求,以组为单位,进行分工、讨论,并选派代表在班级交流汇报学生根据所知,介绍古今中外共筑民族团结的事例,并归纳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教师根据学生是否认真研讲民族分布图,能否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等予以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参与研读漫画的积极性和小组讨论情况,做出整体评价;学生完成小组讨论评价表(个人)教师根据学生分享故事以及归纳回答问题情况评价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介绍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政治,分成三个小活动来完成。读中国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我国民族国情、分布情况,易记易懂;分析漫画环节,则选取民族自治区的设立、少数民族人大代表以及西部大开发等图片,分别从民族平等、

7、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角度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使学生在了解民族政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故事大比拼环节,旨在结合历史知识,梳理民族团结的事例,进而分析加强民族团结的原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环节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活动(三) 家和万事兴1.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治国必治边”。吉林省作为边境省份,与俄罗斯、朝鲜接壤,边境地区的稳定繁荣发展,是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基石。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我省大力支持以216个边境村为重点的边境地区振兴发展,各部门协调联动、狠抓落实,以聚人气、兴产业、树品牌为重点,以园区特色化

8、、旅游网络化为主攻方向,努力营造大谋划、大支持、大联合、大发展的浓厚氛围,持续推动边疆稳固安宁、人民幸福安康。思考:二十大报告为什么强调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师总结: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2. 小组合作探究结合下列图示,谈谈怎样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教师总结: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9、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学生认真研读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归纳精准扶贫的原因。学生以组为单位,研读漫画,并结合教材知识,讨论问题,做好记录,并选派代表在班级进行交流汇报,各小组相互评议和补充教师根据学生研读材料的认真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给予恰当的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分析材料的认真程度以及学生小组合作情况,做出整体评价;学生完成小组讨论评价表(个人)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探究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方针,借助两个活动来完在。“分析材料,回答问题”环节,通过选取国家主席在广西视察的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环节

10、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活动(四) 促进民族团结1. 主席金句: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习近平结合教材思考:维护民族团结,各民族应怎样做?教师总结:各族人民要牢牢铸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 观点辨析:有人认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仅仅是党和国家的责任,与青少年无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教师总结: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3. 活动:我是一颗石榴籽要求:以组为单位,讨论:如果你要去民族地区旅游,你会注意什么?教师总结: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学生大声朗读主席金句,体悟其间蕴含的道理,分析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

11、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观点辨析。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在班级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回答问题是否准确,作出评价。学生完成小组讨论评价表(个人)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探究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主要分为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因、各民族的做法以及青少年的做法,三个活动,分别展示三个方面的内容。关于维护民族团结各民族的做法,引用主席金句,增强说服力;观点辨析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更深刻的理解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通过“我是一颗石榴籽”活动,引导学生分享维护民族团结的做法,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板书设计课后作业拓展作业:搜集整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措施。实践作业:圆梦计划书之:我的梦想梳理教学反思1.有效落实素心素养促进民族团结一框,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个是民族大家庭,学习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通过学生可执行活动,使学生了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新型民族关系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政策;一个是家和万事兴,通过选取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和措施,同时启发学生自觉践行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紧扣核心素养目标。2.改进设想本框题的难点是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要选取典型的、与学生生活紧密贴近的事例,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加深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