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丰台区初二期末上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七彩****3 文档编号:360064007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93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北京丰台区初二期末上考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北京丰台区初二期末上考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北京丰台区初二期末上考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北京丰台区初二期末上考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北京丰台区初二期末上考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北京丰台区初二期末上考历史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北京丰台区初二期末上考历史试卷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页/共11页 2023 北京丰台初二(上)期末 历 史 2022.12 考生须知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8 页,共两部分,共页,共两部分,共 23 题,满分题,满分 7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70 分钟。分钟。2在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在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

2、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本部分共本部分共 20 题,每题题,每题 15 分,共分,共 3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一项。1.如图是某位历史人物传记的目录。据此判断,这位历史人物是()第三章 禁烟风云 黑云压城 031 钦差赴粤 044 严令缴禁 048 虎门扬威 057 A.戚继光B.关天培C.左宗棠D.林则徐2.中国近代的一次农民起义中,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这一农民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黄花岗起义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

3、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下列属于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是()A.经济发展和思想启蒙B.政治变革和人民解放C.思想启蒙和政治变革D.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4.在 1894 年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不幸被击沉。如图是 2015 年中国水下考古发现的“致远舰”的舷窗残骸。它为研究甲午中日战争的战况提供了()A.口述史料B.文献史料C.实物史料D.档案文书第2页/共11页 5.孙中山先后建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是指()A.民族、民权、民生B.民有、民治、民享C.民权、民享、科学D.民主、民权、科学6.下面是中国近代某个不平等条约的内

4、容。据此推断,该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是()赔款白银 4.5 亿两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反帝活动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先后出现了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的两次帝制复辟,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上述现象说明()A.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统治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完成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8.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如图是一位同学整理的某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这位历史人物是()A.康有为B.梁

5、启超C.陈独秀D.李大钊9.1919年,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说:“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A.五四运动的背景B.新文化运动原因C.辛亥革命的影响D.洋务运动的影响10.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短暂的春天”。其主要原因是()A.重商主义的影响B.列强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C.改良思想的推动D.纺织业等轻工业发展较快11.下图中的两个地方是某校研学活动的目的地。据此判断,此次研学的主题是()第3页/共11页 A.中共一大开天辟地B.中共二大制定纲领C.中共三大国共合作D.国民革

6、命奋发前进12.历史地图是了解历史事件的重要资料。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序幕B.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C.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被迫进行了战略大转移13.为纪念建军 90 周年,同学们计划前往人民军队诞生地参观学习。他们前往的“英雄城”是()A.长沙B.武汉C.广州D.南昌14.下图是某位同学在历史课上的笔记节选。图中_处应填写的是()事件:_ 时间:1929 年 12 月 地点:福建省上杭县 意义: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15.1935 年,北平学生走向街头,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7、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这就是著名的()A.西安事变B.一二九运动C.重庆谈判D.东北抗联建立16.国家公祭日是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每年的 12 月 13日为国家公祭日,纪念 30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旅顺大屠杀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17.下列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与意义搭配正确的是()第4页/共11页 序号 战役名称 历史意义 平型关大捷 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中国敌后战场取得的一场胜仗 百团大战 正面战场规模最大的战

8、役 A.B.C.D.18.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右图是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的照片。其反映的主题是()A.根据地支援抗日前线B.根据地开始局部反攻C.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D.解放区庆祝南京解放19.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天险,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这一历史事件是()A.挺进大别山B.渡江战役C.孟良崮战役D.武汉会战20.以下三枚纪念章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A.直接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B.振奋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C.加速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D.粉碎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本部分共本部分共 3 题,

9、共题,共 40 分。分。21.史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素材。第5页/共11页【文献中的历史】满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到 1840年就在英国大炮的轰击之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质损失甚大,但其详细数目,亦复不易调查。八国联军司令瓦德西发给德皇的报告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

10、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吴玉章文集(1)将文献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 顺序排序。(只写序号)【奏折中的历史】名称 内容 主张 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 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 试办织布局折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犹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应诏统筹全局折 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2)将处补充完整。依据表中内容,分析代表的历史事件的作用。【博物馆中的历史】辛亥革命博物馆和武昌起义纪念馆的陈列场景(部分)(3)任选一个场景,仿照示例,对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介绍。(示例除外)示例:场景:B 介绍:1905 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

11、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第6页/共11页 革命政党,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教科书中的历史】版本 内容(部分)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17 年,胡适在 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要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是 新青年 在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所阐述的: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

12、学。同时,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1917 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要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得到广泛呼应。(4)依据材料四,比较两版历史教科书对新文化运动内容描述的共同之处。结合所学,谈谈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22.音乐源于生活,反映时代风貌。材料一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形成过程1927 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向即将上井冈山的部队宣布了工农革命军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打土豪要归公。1928 年 1 月,毛泽东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六项注意”:上门板,捆稻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在此基础上,几经增改,逐步形成“三大纪

13、律八项注意”,并且在 1935 年被创作成歌曲,成为传唱至今的经典。(1)依据材料一,说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提出的背景。结合所学,分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形成的影响。材料二 长征组歌歌词(节选)遵义会议放光辉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四渡赤水出奇兵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大会师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第7页/共11页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

14、毡扎营盘。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2)任选一首歌词,仿照示例,进行历史解释。(示例除外)示例:大会师,反映了 1936 年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历史,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材料三 黄河大合唱歌词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听啊:珠江在怒吼!扬子江在怒吼!啊!黄河!掀起你的怒涛,发出你的狂叫,向着全中国被压迫的人民,向着全世界被压迫的 人民,发出

15、你战斗的警号吧!(3)依据材料三,写出歌词蕴含的民族精神内涵。概括黄河大合唱反映的时代主题。材料四 左侧手稿是人民音乐家曹火星 1943 年创作的歌曲。歌中唱道:“没有共产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这首歌唱响全中国。(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认识。2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材料一 近代以前,中国一直利用驿站,主要靠人力或畜力传输政令或军令。187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私自在中国铺设海底电缆,并在上海租界设立电报局,开办电报业

16、务。1881 年清政府建成沿大运河的天津至上海电报线,设电报总局于天津,自 1881 年 12月 28 日开始办理公众电报业务。刘华明近代上海地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工具的变迁(1840-1949)(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通讯手段的变迁,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变迁的原因。第8页/共11页 材料二 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 序号 史事 1905 年开始采用新闻分栏编辑法 1918 年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其他设备也相继更新 1924 年增辟教育新闻等栏目,每日见报 1932 年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普及教育 1938 年刊登毛泽东著作论新阶段 摘编自申报的兴衰(2)申报被誉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从材料二中找出可用于研究以下主题的史料。(写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A近代政治的发展:_ B近代教育的发展:_ C近代新闻业、报业的发展:_(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报刊在近代中国发展中的作用。材料三 我常走在前门一带通衢,觉得那样狭隘的一条道路,其间竟能容纳数多时代的器物:推一轮车的讨厌人力车、马车、汽车,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反说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