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暑假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统编版)专题04 机智勇敢篇(教师版)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60057300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25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暑假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统编版)专题04 机智勇敢篇(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23年暑假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统编版)专题04 机智勇敢篇(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23年暑假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统编版)专题04 机智勇敢篇(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23年暑假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统编版)专题04 机智勇敢篇(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23年暑假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统编版)专题04 机智勇敢篇(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暑假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统编版)专题04 机智勇敢篇(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暑假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统编版)专题04 机智勇敢篇(教师版)(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4 机智勇敢篇(教师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文言文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教育连接的纽带。从小学开始进行文言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感受到古人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何为文言文?美好的意思。文 美好的语言文章言文言文表述,记载等意思。文作品、文章等意思。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杨氏之子。主要内容通过故事表现了人物沉着冷静、果断、勇敢的品格。如:司马光。囊萤夜读。从故事中得到启示或人生哲理(道理)。如:王戎不取道旁李。机智勇敢篇文中的人物有哪些?(谁)。方法指导他(她)做了什么事?(

2、干什么)。事后产生的结果是什么?(怎么样)。 对人物的评价。(主要通过事件来评价)。 评价的常用词:冰雪聪明,机智勇敢,闻一知十,伶牙俐齿,乖巧懂事,聪明伶俐,聪明过人教材链接杨氏之子、王戎不取道旁李、咏雪、司马光等等。 1.(2022陕西宝鸡四年级期末)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尝:_ 竞走:_2下列哪一个“之”所指代的事物与其他两个不同?( )A竞走取之B人问之 C取之,信然3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4王戎是个怎样的孩

3、子?你从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答案】1曾经 争着跑过去 2B 3因为李树生长在路边无人管理,如果是甜李早就被摘光了,如今满树累累的果实,所以是苦李子。4王戎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我获得的启发是要向王戎学习,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解析】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尝与诸小儿游”意思是曾经和许多孩子一起出去玩耍。“尝”指曾经。“诸儿竞走取之”意思是大家争着跑过去摘李子。“竞走”意思是争着跑过去。2本题考查字词解释。A项:“竞走取之”意思是争着跑过去摘李子,“之”指李子。B项:“人问之”意思是大家问他,“之”指王戎。C项:“取之,信然”意思是大家摘下来一尝,的确如此,“

4、之”指李子。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意思是李子树在路边竟然还有那么多的果子,这一定是苦李子。联系生活实践可知李子树长在路边,过往的行人比较多,如果李子是甜的,早被路人摘光了,不可能多子折枝。因此,只有一种可能,这是苦李。4本题考查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文中的王戎看到路边那么多李子,并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争着去摘,而是观察和思考明白了在路边的李子一定是苦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善于通过现象,去分析问题的本质。要见微知著,善于从细小问题入手,去探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然,会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点睛】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孩子一起出去玩耍。他们看见道路

5、旁边的李树上有许多成熟的李子,把枝头都压弯了。大家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大家问他,他回答说:“李子树在路边竟然还有那么多的果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下来一尝,的确如此。2.(2022河北保定五年级期末)小古文阅读。杨氏之子_,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_。”1背诵课文,在上面横线上补写句子。2写出上面补写在横线上的两句话的意思。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1)本文讲述的是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对谈的故事。( )(2)文中“聪惠”是聪明有智慧的意思。( )(3)文中第四句

6、,朗读时应这样停顿: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4)“此是君家果”,意思是说:“你姓杨,它叫杨梅,看来这杨梅是你杨家的果子啊!”( )(5)“孔指以示儿曰”这句话中省略了“指”的事物孔雀。( )4读文中“为设果”这一句,联系上下文思考:是谁为谁“设果”?( )为( )设果。5如果来的是一位李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杨氏之子该怎么回答呢?杨氏之子答曰:“ 。”6回忆本学期所学诗文,按提示填写句子。文中的“夫子”“君”是对古时男子的尊称。君子,一直是我国推崇的理想人格的代表。论语中说“_,小人喻于利。”这句话是说君子格外看重道义。“_,报得三春晖”,懂得回报父母养育之恩

7、,孝行天下的人是君子;“黄沙百战穿金甲,_”,誓死保家卫国,有家国情怀的人是君子;“孤帆远影碧空尽,_”,跟朋友相处,重情重义的人是君子;“_,才了蚕桑又插田”,牵挂百姓疾苦,关心民众生活的人是君子。孟子说“恻隐之心,_。”君子就是那些有仁爱之心,甘为道义无私牺牲的人。【答案】1梁国杨氏子九岁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儿子九岁。 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啊! 3 4 杨氏子 孔君平 5未闻李子为夫子家果 6君子喻于义 谁言寸草心 不破楼兰终不还 唯见长江天际流 乡村四月闲人少 仁之端也【解析】1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理解与默写。书写时注意“梁”“雀”“禽”的正确写法。2本题考查诗句翻译

8、。“梁国杨氏子九岁”意思是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没有听说;家禽:家里的鸟。意思是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1)结合文章内容“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可知选项说法正确。(2)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选项说法正确。(3)断句标志:“孔”“孔雀”和第二个“儿”都是人名和动物名,需单独断开。“曰”是动词,需单独断开。“此”是指示代词,需单独断开。“未闻”和“夫子家”都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需单独断开。选项说法正确。(4)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这是故

9、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选项说法正确。(5)结合文章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可知所指的事物时杨梅。选项说法错误。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句子“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可知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可知抓住人的姓做文章,联系来人的“李”姓,可回答:未闻李子

10、是君家果。6本题考查诗句积累。书写时注意“君、喻”的写法。书写时注意“谁、寸”的写法。书写时注意“破、终”的写法。书写时注意“唯、际”的写法。书写时注意“闲”的写法。书写时注意“端”的写法。【点睛】参考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3.(2022陕西西安三年级期末)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文彦博灌水取球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

11、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浮出。【注释】穴:洞。谋:商议。遂:于是,就。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1)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_(2)穴深,不能得。_2这件事的起因是 。(用原文回答)3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浮出。 4你还知道哪些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请写出两个。 【答案】1打 取出 2球忽跃入树穴 3文彦博用盆打来水,灌入树洞中,球就浮了出来。 4司马光硕缸曹冲称象【解析】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1)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幼年的文彦博和几个小伙伴在草地上打球。故“击”的意思是:打。(2)穴深,不能得:洞穴很深,不能拿到球。故“得”的意思是:取得。2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故事主要讲的是“文彦博灌水取球”的事,文彦博为什么要灌水取球取球,结合文中的句子“球忽跃入树穴。”,这句话是故事的起因。经过是: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结果:球遂浮出。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结合注释:遂:于是,就。本题中“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浮出。”的意思是:文彦博让大家用装水的工具往树洞里倒,球在水的浮力下,很快浮了上来。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