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数字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王者****22 文档编号:360056543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40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数字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21年数字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021年数字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021年数字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021年数字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数字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数字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畜禽养殖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欧阳光明(2021.03.07)可行性研究报告2017年2月目 录第一章项目摘要61.1 项目概述61.2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71.3 项目建设的编制依据和范围81.4 研究结论与建议9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02.1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10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14第三章项目承担单位概况183.1 项目承担单位与职能183.2 与科研单位签订合作情况223.3 项目建设方式25第四章项目建设地点选择254.1 项目建设地点比较选择分析254.2 项目具体位置27第五章项目区现状与建设需求分析305.1 自然资源条

2、件分析305.2 现有基础设施状况345.3 现有生产能力调查与分析36第六章建设方案436.1 建设目标436.2 工艺技术方案466.3 设备购置方案54第七章建设内容557.1 建设选址557.2 建设内容57第八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758.1 投资依据758.2 投资估算758.3 资金来源778.4 项目招标79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829.1 项目建设管理机构与职能829.2 项目建设和运行机制829.3 项目可持续运行的具体保障措施84第十章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8610.1 经济效益8610.2 社会效益8610.3 生态效益8710.4 风险评价87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9011.

3、1 研究结论9011.2 建议91附表:附表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表附表2:项目主要建设内投资一览表附表21:固定资产投资表附表22:控制中心投资一览表附表23:无害化污水处理系统投资明细表附表24至29:5个试点养殖场投资明细表附表210:资金筹措与使用表附表3:项目招标基本情况表附表4:5个试点养殖场选址和建设条件表附件:1、建设单位营业执照2、建设单位国家级龙头企业证书3、与技术支撑单位的协议第一章 项目摘要1.1 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畜禽养殖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1.1.2 建设单位1.1.3 法人代表1.1.4 建设性质改扩建1.1.5 建设地点1.1.6 项目建设工期2017年

4、2月2018年12月1.1.7 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1、建设规模:建设奶牛养殖数字化示范点5个,试点奶牛12900头,建设规模为:控制中心:改(新)建指挥控制中心800平方米,配套信息化设备141台(套)。其中:总部改造监控室200平方米,配套设备111台(套);每个养殖场建设监控室100平方米,共500平方米;配套设备5台(套),共30台(套)。2、建设内容:根据奶牛养殖现状,在标准化奶牛场现有基础上,主要建设以下内容:建设自动化精准环境控制系统。配套奶牛场自动卷帘门、排风系统、水帘等设备自动调节圈舍空气质量等设施和环境监测等设施设备,实现饲养环境自动调节。建设数字化精准饲喂管理系统。配置电子

5、识别、自动称量、精准上料、精准饲喂、发情监测等设备,提高奶牛养殖智能化水平。改造无害化粪污处理系统。在养殖场现有污粪处理设施的基础上,对牛场的污粪收集系统进行改造,改造漏缝地板、刮粪板、传送带自动清粪等粪便清理收集设施设备,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设总部云系统指挥控制中心和各奶牛养殖小区系统控制中心。1.2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2.1 项目总投资总投资为5200万元,全部为建设投资。其中:工程费用4836.24万元,占总投资的93.0%;其中:建筑工程费675.7万元,设备投资4005.94万元,安装费154.6万元。包括指挥控制中心(总部和养殖场)347.75万元,精准环境控制

6、系统797.54万元,精准饲喂系统1691.45万元,无害化污粪处理系统1999.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19万元,占总投资的2.3%。包括前期工作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勘察设计费、工程监理费、施工图纸审查费及招标代理费。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5%取费,费用244.76万元,占总投资的4.7%。1.2.2 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520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补助资金200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金3200万元。1.3 项目建设的编制依据和范围1.3.1 编制依据1、2017年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意见2、中华人民共

7、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3、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4、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1.3.2 研究范围根据国家对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重点研究以下内容:1、论述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2、项目区现状与建设需求分析;3、落实项目建设的条件;4、确定项目的建设方案和建设内容;5、估算项目建设投资和安排资金使用计划;6、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7、项目效益分析与分析评价。1.4 研究结论与建议1.4.1 研究结论本项目符合农业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要求。本项目以“饲养全

8、过程控制”为切入点,建立 “畜牧业空间信息云服务基础平台”,对坐落在垦区和六共青团农场的5个奶牛养殖场的12900头奶牛进行养殖数字化建设工作。项目建成后,实现奶牛场环境温度、湿度、氨气等进行准确识别与分类,实现对奶牛个体温度、活动量进行准确采集,实现奶牛发情检测率不低于95%,奶牛TMR饲料采食量记录可靠性100%,核心示范奶牛场5个;奶牛示范头数不少于12900头。本项目技术工艺先进,建设内容符合养殖场需求,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1.4.2 建议畜禽养殖数字农业建设项目是国家2017年的试点工作,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建议国家在资金、政策上多给以支持与鼓励。第二章 项

9、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当前,我国正处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业一直是我国立国之本、强国之基。2004年至2016年,中共中央连续十三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农业不仅关系着我国8亿农民的幸福,更关系着国家的和谐稳定。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10、。明确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市场流通、资源环境等融合。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增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涉农电子商务。我国是养殖大国,畜禽类存栏量达 40 余亿只,并呈逐年增长态势。随着畜牧养殖的发展,畜禽养殖对科学管理、精细养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养殖环境的监控,畜禽精细饲料的投喂,动物繁育的全程监控,以及畜禽疾病诊断预警和健康管理。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提出提高畜牧业发展质量,提高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推进信息化与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实施“互联网

11、”现代农业行动,加强物联网、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力争到2020年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达到17%、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2%、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率达到80%。建成1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省、10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区、100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力争2020年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达到17%、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要在97以上。为贯彻落实“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关于实施智慧农业工程的部署,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元投入、多方协同的原则,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在大田种植、设施园

12、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领域开展精准作业、精准控制建设试点,探索数字农业技术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和产业化模式,打造一批数字农业示范样板,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信息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部决定从2017年起组织开展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按照农业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要求,(以下简称)在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第垦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展数字农业建设试点。第垦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选择符合申报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的单位-为申报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的单位。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13、持续从事该行业生产13年。2016年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评选出88家优秀企业质量信用报告,被评选为优秀企业之一。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信用等级较高,能够落实承诺的自筹资金。具备较好信息化基础。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有效开展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在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领域中开展了先行探索,并取得较好成效。根据发展规划,近两年以来,在标准化奶牛场现有基础上进行改造,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等措施,开展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规模化奶牛场数据采集与监控、规模化奶牛场精确饲喂养殖数字化监控平台、基于大数据的奶牛场精细养殖过程控制与调度平台、规模化奶牛养殖业务系统集成与示范应用、基于云平台技术智能

14、化牧场养殖信息采集系统等建设和研究。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1)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具体措施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进入深度调整期,要通过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在节本提质增效中实现转型,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为主转到更加注重消费导向上来,由传统种养为主转到种、养、加、销衔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上来。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出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把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本项目的实施关系居民食品安全、生态环保,不仅对

15、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具有流程优化和提质增效作用,而且对一二三产业融合具有耦合催化作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具体措施,可不断满足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2)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新形势下农业的内涵从数量供给发展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供给,农产品供给端开始追求差异化、品质化和绿色原生态化供给。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数字化为核心,网络化为趋势的信息化产业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农业信息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资源和重要动力,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畜牧业在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