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0803)(共三组24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上传人:lu****9 文档编号:357527552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0803)(共三组24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0803)(共三组24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0803)(共三组24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0803)(共三组24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0803)(共三组24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0803)(共三组24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0803)(共三组24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绍兴五年,召对,张嵲上疏曰:“金人去冬深涉吾地,王师屡捷,一朝宵道,金有自败之道,非我幸胜之也。今兵疲民劳,若便图进取,似未可遽。臣窃谓为今日计,当筑坞堡以守淮南之地,兴屯田以为久戍之资备舟楫以阻长江之险以我之常待彼之变。又荆、襄、寿春皆古重镇,敌之侵轶,多出此涂。愿速择良将劲兵,戍守其地,以重上流之势。”召试,除秘书省正字。六年,地震。嵲奏:“比年以来,赋敛繁重,征求百出,流移者挤沟壑,土著者失常业,地震之异,殆或为此。愿深思变异之由,修政之阙,致民之安。”七年,迁校书郎

2、兼史馆校勘,再迁著作郎。嵲因对言:“吴、蜀,唇齿之势也。蜀之利害,臣粗如之。忠勇之人,使之捍外侮则可,至于抚循斯民,则非所能办也。宜于前宰执中,择其可以任川事者委任之。”又言:“自驻跸吴会以来,似未尝以襄阳、荆南为意,今宜亟选儒臣有牧御之才者为二路帅,使之招集流散,兴农桑,治城壁,以为保固之资,益重上流之势。”既而何抡以刊改神宗实录得罪,语连嵲,出为福建路转运判官。上疏略曰:“古之人君,其患有二,在纳谏而不能用,在知天下利害而不以为意。陛下渡江十年矣,外有就敌之国,内有骄悍之兵,下有穷困无聊之民。进言者多矣,今皆以为陈腐而别取新奇之说;任事者众矣,今皆习是以为当然而更为迂阔之事。此近于纳谏而不

3、知用,知利害而不知恤也。为今之计,朝斯夕斯,非是二者不务,数年之后,庶其有济!”九年,除司勤员外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十年,擢中书舍人,升实录院同修撰。罢去。顷之,起知衢州,除敷文阁待制。岁满,得请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时方修好息兵,上将召用,会疽发背卒,年五十三。(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四)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需断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少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3分)兴屯田A以为久戍B之资C备D舟楫E以阻F长江G之险H以我I之常J待K彼之变2.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再迁著作郎”的“再”与六国论中“后秦击赵者再”的“再”含义不同。B.驻跸,

4、指帝王出行中途停留暂住,文中是指宋高宗南渡后暂住吴会。C.“下有穷困无聊之民”中的“聊”与促织中“不复聊赖”的“聊”含义相同。D.“知利害而不知恤也”中的“恤”与答司马谏议书中“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的“恤”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张嵲认为金人忽然连夜逃遁有其内因,不是宋军侥幸战胜了他们,并提出此时不宜乘势追击。B.张嵲指出地震异象产生的原因是国家赋税沉重、政令频繁,致使百姓流徙迁移,尸横沟野,当地居民也失去了固定产业。C.张嵲建议选用有才能的大臣去担任蜀地官员,让有管治才能的文官去担任襄阳、荆南两地的统帅,并提出了三条固本的策略

5、。D.张嵲受何抡的牵连被外调,仍忠心上书,指出渡江十年后朝廷外有强敌、内有骄兵的现状。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愿深思变异之由,修政之阙,致民之安。(4分)(2)为今之计,朝斯夕斯,非是二者不务,数年之后,庶其有济!(4分)5.请结合本文和谏太宗十思疏,概述奏疏的基本特点。(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出自红楼梦的古诗,完成67题。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注释缟袂:白绢做成的衣服。苏轼曾用“缟袂”喻花。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6、,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句“半卷”“半掩”表现了赏花人和白海棠有一定距离,为后续描写白海棠之美做铺垫。B.第二句无理而妙,把冰碾碎作为花土,用玉盆做花盆,借这样的生长环境写出白海棠的特点。C.颔联巧用拟人,别具神韵,“偷来”句写白海棠的色泽娇艳,“借得”句写白海棠的精神品格。D.颈联用“月窟仙人”和“秋闺怨女”的形象来烘托白海棠,赋予白海棠以神秘和悲愁的色彩。7.从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可以推断出这首诗的“作者”是林黛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的选才纳言观点与魏征

7、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_,_”相似,成为初唐治国方略。(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体现这座庞大的宫殿依山势而设计、结构精巧的特点的句子是“_,_”。(3)数字在诗歌中特别常见,请你选取任意两句带数字的诗句,如“_,_”。(二)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范雎至,秦王庭迎。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雎谢曰:“非敢然也。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臣非

8、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秦王跽曰:“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范雎曰:“大王之国,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阪;战车千乘,奋击百万。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譬若驰韩卢而逐蹇兔也,霸王之业可致。今反闭而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国谋不忠,而大王之计有所失也。”王曰:“愿闻所失计。”雎曰:“大王越韩、魏而攻强齐,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之则

9、害于秦。昔者,齐人伐楚,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肤寸之地无得者,岂齐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露,君臣之不亲,举兵而伐之,主辱军破,为天下笑。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缪乎?”王曰:“善。”范雎又曰:“臣居山东,闻齐之内有田单,不闻其王。闻秦之有太后、穰侯、泾阳、华阳,不闻其有王。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臣闻:善为国者,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权。臣今见王独立于庙朝矣,且臣将恐后世之有秦国者,非王之子孙也。”秦王惧,于是乃废太后,逐穰侯,出高陵,走泾阳于关外。谓范雎曰:“昔者,齐公得管仲,时以为仲父。今吾得子,亦以为父。”(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三,有

10、删改)【注】秦王,指秦昭王,名稷,战国时秦国国君。韩卢:韩国出产的著名猛犬。穰侯:者魏典,战国时楚国人,秦昭王母宣太后异父弟。昭王年少,宣太后掌权,被任为相。封于穰(令河南邓州),母攘侯。罢露:人力物力受到消耗。“罢”同“疲”,疲劳、疲惫。1.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独恐臣死A之后B天下见臣C尽忠D而身蹶也E是以杜口F裹足G莫肯H即秦耳。2.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若是者三”与“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是”字含义相同。B.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在

11、宗庙祭祀祖先是国家重要的政治活动。C.“范雎再拜“与“后秦击赵者再”(六国论)两句中的“再”字含义相同。D.山东、崤山以东。战国时除秦外,六国都在崤山、函谷关之东,故山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范雎在游说秦王时,一开始对秦昭王的问题避而不答,欲擒故纵,成功勾起了秦王对其所献谋略的好奇心。B.范雎不清楚秦王内心的想法,进谏时有一些顾虑,在不断试探中明确了秦王真诚求贤的态度、才敢大胆进谏。C.范雎用“齐人伐楚”的例子来劝谏秦王,意在点明胜负、强弱之理,指出秦王“越韩、魏而攻强齐”的做法不妥。D.范雎的建议之所以能够被秦王称善并接纳,是因为范雎

12、对秦王的忠心,以及他善于揣摩对方的心理,投其所好,能言善辩。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之间。(4分)(2)臣闻:善为国者,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权。(4分)5.选文中,范雎从哪几个方面进谏秦王?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6-7题。岳阳楼明杨基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空间鱼龙舞,娉婷帝子灵。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注】阑干:同“栏杆”。九疑:九嶷山,在湖南宁远境内。帝子:指湘江女神湘夫人。本为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随舜南退,没于湘水。博异志载“有君山老父

13、吹笛,湖上风波突起,月色昏暗”。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出句总括形胜,言景物令人陶醉。对句以“阑干”代指楼,用一“落”字,极言楼之高峻、水之广阔,为下写远景做好了铺垫。B.颔联写洞庭湖的山水。此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仅意境相似,所寄予的感情也是相同的。C.颈联出句的“空阔”接“水吞”,对句的“娉婷”应“九疑”,用富有神韵的笔调表现出了范仲淹笔下的“朝晖夕阴,气象万千”。D.全诗情景相关,情中含景,景中生情。水吞三楚的景,含有空阔慷慨的情。湘灵琴瑟遥怨的感叹,却在“山接九疑”的景中。7.名家评此诗“一实一虚,结构出传神的诗情画意

14、”。请从虚实的角度鉴赏这首诗的表现手法。(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的“_,_”中可以看出。(2)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诸侯割地越多,秦国侵略得越急的句子是“_,_”。(3)刚进入高中,大部分同学都能满怀信心,立下宏愿,但是很多同学却不能做到善始善终。用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句子来说就是“_,_”。(三)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庄宗军朝城,段凝军临河。闻梁方召诸镇兵欲大举,庄宗患之,召崇韬问计,崇韬曰:“陛下兴兵仗义,十余年矣。况今大号已建,自河以北,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今得一郓州,不能守而弃之,虽欲指河为界,谁为陛下守之?愿陛下分兵守魏,固杨刘,而自郓长驱捣其巢穴,不出半月,天下定矣!”庄宗大喜曰:“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