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全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357506168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全(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品防护控制程序ISO9001/ISO14001/IATF16949 程序121.目的1.1 在产品的贮存和交付的过程中,规范标识、搬运、贮存、包装保护和防护等活动,1.2 防止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1.3 确保其出入库数量准确性与真实性,保证生产交货的持续有效进行。2.适用范围2.1 本公司所有原辅料、半成品、成品、工装夹具的储存管理均适用;2.2 生产用材料、零件、部件的入仓、储存、出仓均适用。3.职责3.1 本程序由仓库课制订、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生效。3.2 仓库课:3.2.1 负责原材料仓负责原材料、生产性辅料、以及公司所有采购物品的接收、存放、发放、通知验收、建立账卡、盘

2、点、标识等;3.2.2 负责顾客或外部供方所提供之产品的接收、验证、储存、防护和管制;3.2.3 成品仓负责成品的接收、存贮、搬运、交付前标识交付、建立帐卡、盘点等;3.2.4 负责仓库课统筹安排、实施和规划管理;3.2.5 负责仓库课的安全管理,如消防、危险源。3.3 品保部:产品防护过程中的检验与判定合格与否。3.4 相关部门:遵守仓库规定,依规定配合仓库落实各类物资进出仓的管理。4.标准应用与定义4.1 标准引用4.1.1 IATF16949:2016(覆盖 ISO9001:2015)标准之条款:8.5.2、8.5.4、8.5.5;4.1.2 ISO14001:2015 标准之条款:8.

3、1a;4.1.3 ISO45001:2018 标准之条款:8.6;4.1.4 QC080000:2017 标准之条款:8.5.4。4.2 定义 无。4.2.1 FIFO:first in first out先进先出,即先入库(领料、采购)的物料或其它应先出库(发料);4.2.2 产品属性分为:原材料、半成品、在制品、成品、客户退货(客退)。5.程序5.1 接收和标识5.1.1 所有来料(原材料、生产性辅料、其它物品),转入或发放前,收料工作站都必须:5.1.1.1 核对物料(原材料、生产性辅料、其它物品)的名称、型号、规格;5.1.1.2 核对与 RF-COP05-01-02【出货单】(或类似

4、凭证)对应的数量;5.1.1.3 申请或通知验收;5.1.1.3-补充a 原辅料入库,仓库根据供应商 RF-COP05-01-02【出货单】,采购订单暂收物料,放置待检区,经 IQC 检验合格后,仓库办理入库手续;5.1.1.4 验收结果:拒收时,采取:申请特采、退货;5.1.1.5 验收结果:接收时或特采获得批准时,进行标识、特采时应加标识“特采”;5.1.1.6 标识内容:执行 SP06-01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5.1.1-补充5.1.1.7 领料:生产部门根据 RF-COP04-02-02【生产指令排程表】在 ERP 系统中打印RF-COP05-01-01【领料单】向仓库领料;5.1

5、.1.8 发料:仓库严格按经批准的 RF-COP05-01-01【领料单】发料,实行先进先出,领料单双方签字,各持一份,仓管员依据单据在系统上做好收发记录;5.1.1.9 原辅料退料管制a 原辅料在制程中发现不合格时,依照 SP04-0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b 生产结束后,生产部门原辅料如有剩余,开 RF-COP05-01-01【退料单】,经品保部确认合格后入库;5.1.2 半成品的入库5.1.2.1 需委外加工的半成品,由生产部门开 RF-COP05-01-01【入库单】入库;5.1.2.2 委外加工的产品,仓库开出委外 RF-SP02-01-13【委外加工申请单】,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仓

6、管员办理委外手续;5.1.3 成品入出库管制5.1.3.1 成品入库,仓库根据包装开出的 RF-COP05-01-01【入库单】办理成品入库手续;5.1.3.2 成品出库,仓库依照商务课开出的 RF-COP04-02-03【出货计划表】,安排备料,打印 RF-COP05-01-02【出货单】出货;5.1.3.3 客户财产入出库时必须单独列帐管理;5.1.4 不合格品入库5.1.4.1 客诉退货不合格品处理:仓库收到客户退货,放置不合格品区域,并及时通知品保部进行处理;5.1.5 通知5.1.2.1 登录 ERP 系统并录入数据;5.1.2.2 原材料仓转移;5.1.2.3 其它物品,通知申购部

7、门领取并予以登记。5.2 搬运5.2.1 物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搬运工作由生产或仓库人员根据产品属性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搬运工具和搬运手段,确保搬运过程不损坏产品;5.2.2 易燃易爆危险品(含危险化学品)的搬运,必须按照所给的操作说明,切勿违章作业;5.2.3 搬运时如果有可能造成伤人事故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同时防止产品在搬运时跌落损坏;5.2.4 搬运时堆货高度不得超过 2.0m,以免物品压坏及跌落时产生危险;5.2.5 搬运时禁止粗暴作业,任何物品都应轻拿轻放,不可乱抛及坐在货物上;5.2.6 使用合适的运输工具,对使用的运输工具进行日常保养。5.3 存储5.3.1 存储环境要求5.3.

8、1.1 清洁、整洁、干燥、通风,避免暴晒、雨淋、高温、高湿,湿度不宜超过 RH70%,电子类、五金类产品湿度不得超过 RH70%,塑胶颗粒等湿度应控制在 RH505%、温度要求控制在 232进行管理并记录;5.3.1.2 防腐蚀,应有相应的措施,尽量远离产生灰尘、盐雾、酸性、腐蚀性气体的区域;5.3.1.3 防污染及防交叉污染,远离或区隔污染源,避免产品间在存储过程生产交叉污染;5.3.1.4 无霉菌、无昆虫、无鼠害;5.3.1.5 无规律性且节奏性强的振动(如声振);5.3.1.6 避开强电磁干扰、防雷电等;5.3.1.7 防爆、防火;5.3.2 物料的放置5.3.2.1 仓库课需定期清理呆

9、料、废料等不需要的物料;5.3.2.2 所有物料必须规格包装,并注明型号、颜色、数量等;5.3.2.3 所有物料在放置完成后需及时挂上 RF-SP06-01-01【物料卡】(注:类似亦可);5.3.3 防火要求5.3.3.1 各种距离5.3.3.2 上表带“*”者,应固定位置且用黄色标示清晰;5.3.3.3 仓库内或其附近应备置消防设备以保安全;5.3.4 高度限制及码堆要求5.3.4.1 全公司统一垛高高度为 1.8m;5.3.4.2 堆高以卡通箱标识的层数要求执行,但不得超过垛高限高;5.3.4.3 原则:大不压小、重不压轻,应轻拿(提)轻放(卸);5.3.4.4 货架中层在放置物料时,需

10、离最高处 20cm 左右;5.3.4.5 货架最上层放置物料时,最高不能超出 1.0m;5.3.4.6 所有物料的放置做到立体化、存储区域化、物料标识规范化;5.3.5 危险化学品应以:5.3.5.1 必须严格与其它物品分离贮存;5.3.5.2 不同危险化学品应依自身特性采取不同的贮存方式,如: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分离贮存;5.3.5.3 禁忌物料(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化学物料)应执行前款 5.3.5.2;5.3.6 任何产品或物品均不得直接放置于地面,必须垫于卡板或其它之上;5.3.7 在货仓内的产品和物料都必须放于规定的位置,不许随处散落和乱放;5.3.8 按产品和物料入库的时间

11、先后,以及,按其种类及流动性等排列有序,放置于适当场所,出货(发料)时应先进先出;5.3.9 仓库内产品或物料出仓(出货)时必须经授权人员批准,货仓人员根据已批准的单据进行出货;5.3.10 仓库内顾客或外部供方提供的财产必须保存完好,如需委外时,须经过顾客或外部供方的同意;5.3.11 仓库负责人定期检查货仓的储存条件、储存空间的利用,作出合适的调整和控制,同时还应注意仓内的防火、防潮、防盗等工作;5.3.12 塑胶及化工类物料的存放期为一年的,超过一年的塑胶件和化工原料必须经过IQC 的评估,经评估符合要求时方能发出使用;5.3.13 管理5.3.13.1 仓管人员应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进行

12、巡查;5.3.13.2 仓库管理人员应严加注意原辅料之妥善保存,如有短缺提报主管做适当处理,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置;5.3.13.3 仓库贵重物品需与一般物品分开单独储存;5.3.13.4 所有在库之物料,须立帐管制,实行帐、物一致之原则;5.3.13.5 对仓库现场,按 6S 要求持续有效执行;5.3.13.6 仓库人员当发现有超过保存期的物资,向仓库课课长报告;PMC 课根据生产情况通知品保部重检,品管检验后将结果反馈给仓库课;合格品重新入库,不合格品按 SP04-0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5.3.13.7 定期检查a 原材料:保存期限 2 年,b 成品:保存期限 1 年,c 自检查日期超出保

13、存期限,由仓管人员统计后交品保部复检,检测合格,更换其合格标签;不合格时,按 SP04-0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5.4 标识5.4.1 执行 SP06-01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5.5 包装5.5.1 经品保部检验判定合格的产品方可包装;5.5.2 所有产品的包装,必须根据客户订单要求进行包装,不得少放多放;5.5.3 品保部必须检查包装是否正确,包装材料、标签及数量是否符合客户要求;5.5.4 产品经检测和试验包装合格时,品质人员在外箱上贴“合格”贴纸或盖上“合格”章,办理入库手续;5.5.5 包装要求5.5.5.1 客户名称、批号、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包装规格一致时,应:5.5.5.2

14、 封箱胶纸的宽度、长度、位置应保持一致,且,5.5.5.3 应保证胶纸平直,无皱纹、无起脚、无二次封箱胶纸(或痕),5.5.5.4 码放时(无论是入库、出货),均应:上下一致、四面同面,不得颠倒、随意码放,适当时,5.5.5.5 应对码放好的产品进行拉伸缠绕保护膜。5.6 产品或物料出入库5.6.1 来货(主要指原材料、半成品)入库5.6.1.1 原材料仓库管理员根据供方的 RF-COP05-01-02【出货单】、订购单、品保部RF-SP04-01-01【进料检验报告】办理入库手续;5.6.1.2 作好入库记录;5.6.1.3 不合格品放置于“不合格品区”,同时通知采购课或生产车间或 PMC

15、课退货;5.6.1.4 在物料卡上注明来料品名、型号规格、数量及日期等;5.6.1-补充;5.6.1.5 仓管员依据各部门提交的 RF-COP04-02-02【生产指令排程表】或 RF-SP02-01-01【采购指令申购单】,a 核对各供应商提交的 RF-COP05-01-02【出货单】,确认品名、规格、料号、订单及生产指令号是否正确,核实来料数量/重量、包装方式及物料标识,b 无误时签单收货,并指示送货人将物料摆放于仓库的物料暂放区暂收;5.6.1.6 仓管员在 2 小时内对所收物料开出 RF-SP04-01-01【进料检验报告】,交品保部 IQC进行进料检验;a 品保部 IQC 在 4 小时内依据 RF-SP04-01-01【进料检验报告】对暂放区的物料进行检验标识(油漆在 24 小时内完成),b 合格则编制 RF-SP04-01-01【进料检验报告】将一联交仓管员收货做帐;c 仓管员安排搬运工将检验合格的物料摆放于指定的区域,d RF-COP05-01-02【出货单】连同 RF-COP05-01-01【入库单】由仓库交两联给采购,仓库存一份;5.6.1.7 当生产部门有半成品、成品入仓时,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