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2023小升初文言文专项练习4(共四组)(附参考答案)

上传人:lu****9 文档编号:357454939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2023小升初文言文专项练习4(共四组)(附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2023小升初文言文专项练习4(共四组)(附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2023小升初文言文专项练习4(共四组)(附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2023小升初文言文专项练习4(共四组)(附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2023小升初文言文专项练习4(共四组)(附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2023小升初文言文专项练习4(共四组)(附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2023小升初文言文专项练习4(共四组)(附参考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升初文言文专项专项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截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解词】执拿.俄一会儿.老父(f)对老年人的尊称.遂于是.【翻译】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练习】1.解释文中下面的词。执( ) 之( ) 至( )

2、 截( )2.句子翻译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哪些道理?桑中李树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x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zhu之。【解词】(1)南顿:古县名,在今河南项城市。(2)欲:想要。(3)去:离开。(4)顾:回头看。(5)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6)因:于是,就。(

3、7)焉:于之(8)以余浆:用多余的水。以:用。(9)李君:李先生。此指空桑里长出的李树。(10)豚:小猪 谢以一豚:用一只小猪拜谢。(11)亦行自愈:自己也会逐渐痊愈。亦,也。愈,病好了,此指痊愈。行,不久。(12)众犬吠声:是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省略,意思: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众人随声传闻。(13)得:能够。(14)翕赫:此指轰动、惊动。翕:聚集。赫:盛貌。(15)滂沱:原来形容雨很大。这里形容酒肉多而不断。(16)间:事隔。(17)就斫:跑去砍了。就,接近。斫,砍。【翻译】南顿人张助,在田里种禾苗,看见一个李核,想把它带回去 ,又回头看见根部枯空的桑树,里面有

4、土,所以就种了进去,用剩下的水浇灌。后来有人看见桑树中忽然长出了李子,以为是神(感觉奇怪),就互相转告,有一个眼痛的病人在树下休息,说:李树君如果使我的病好了,我要用一只小猪感谢。眼痛是小病,自己也会痊愈,众人盲目符合,说是失明的人重见了光明,远近轰动,来树下许愿拜祭的车、马在常常有数千,李树旁摆满了酒肉,过了一年多,张助从远处回来,看见了惊讶地说:这算什么神呀,这是我种的啊。于是就跑去把树砍了。【练习】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1)顾见空桑中有土 _(2)因殖种,以余浆灌溉 _(3)以为神,转相告语(文中没有)_(4)有病目痛者息阴下_(5)间一岁余_2.翻译下列句子。(1)有病目痛者息阴下

5、,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2)众犬吠声,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马常数千百,酒肉滂沱。3.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二)愚人食盐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注释】昔:从前适:到去乃:于是就益:增加甚美:(味道)很美。甚:十分,非常所以:的原因缘:因为故:原因薄暮:黄昏,傍晚具:准备、置办出:拿出怪:对感

6、到奇怪安:怎么咸:尽,全部都已:停止味败:口味败坏为:成为患:害皆:一样然:这样非唯:不仅。唯:只益:好处,益处反:反而之:指代自己【翻译】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有一天到朋友家里去,主人和这位客人一起吃饭。这位客人嫌弃(这些菜都)淡了一点,都没有味道。主人已经听到了(他的话),于是加入了盐。愚笨的人尝了之后,特别好吃,就自言自语道:“菜这么好吃,是因为放了盐。”黄昏时回到家,母亲已备好了饭菜。(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取出盐,对此感到有点奇怪,只看到自己儿子唯独吃盐不吃饭菜。母亲问:“怎么可以这样呢?”他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盐中。”愚人一直不停地吃盐,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天

7、下的事情都一样,过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分)昔有愚人,适友人家( )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两处)(2分)天 下 之 事 皆 然 过 则 非 惟 无 益 反 害 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分)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4.请你说一说,这则故事给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分) 寇准传节选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

8、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解词】张咏:宋朝初年名臣。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谓:告诉,对说。学术:学问。及:等到。出陕:出任陕州知州。严:敬重。大为具待:盛情地款待。具,备办。待,接待。徐:慢慢地。霍光传:载汉书,传末 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翻译】张咏在成都的时候,听到寇准当了宰相,便对他下边的官员说:“寇准虽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可惜在学问上还有欠缺。”后来寇准罢相,出知陕州,适逢张咏从此路过,受到寇准的盛情招待。当张咏将要离开时,寇准亲自送他到郊外,问道:“您有什么话要教导我吗?”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啊。”寇准听了,一时没有弄清张咏的用意,回家

9、后取出汉书霍光传来读,读到“不学无术”的话时,才恍然大悟地笑着说:“这就是张咏对我的规劝啊!”【练习】1、解释文中加点词义。(1)闻准入相( ) (2)咏适自成都罢还( ) (3)准莫谕其意(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2)此张公谓我矣!3、从文中可以看出寇准具有哪些品质?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分析。(三)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

10、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解词】孤:年少失去父亲。书舍:书塾。何:为什么中心:内心里。故:所以。得学:能够学习。恻然:怜悯,同情。苟:如果,要是。徒:白白的,此处指不收费。就书:上书塾(读书)。【翻译】邴原小时候失去父亲,几岁时,经过书塾就哭起来了,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凡是能够学习的人,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到悲伤,所以就哭了。”老师同情他,说:“你想要读书吗?”邴原说:“我没有钱支付学费。”老师说:“孩子如果有志向,我白教你,不收学费。”于是邴原就开始读书。一个冬天的时间,就已能背诵孝经

11、论语。【训练】1.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邴原少孤 孤 :失去父亲B.一则羡其不孤 羡 :羡慕C.二则羡其得学 其 :代词,自己D.师恻然曰恻 然 :悲伤或同情的样子。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什么? 4. 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小儿不畏虎有妇人昼日置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 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寻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1.昼日:白天2.置:安放。3.浣衣:洗衣服。4.庶几:差不多,有

12、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5.意虎之食人 意:估计。6、虎熟视久之 熟: 仔细。7.至以首抵触 首: 头。8.虎亦寻卒去 卒: 最终。去:离开。寻:副词,随即。9.仓皇:匆忙而慌张。10.惧:害怕 。11.被:施加,给.加上。12.意:估计,推断。13.驰:向往。这里指:老虎从山上(往沙滩)跑下来。14.避:躲避15.痴:此指无知识。【翻译】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安置在沙滩上,而自己去河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了下来,妇人慌忙地潜入水里来躲避老虎,两个小孩还是泰然自若在沙滩上玩耍。老虎仔细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来触碰他们,希望让其中一个能够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很天真,竟然还是不知道害

13、怕,老虎于是就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先要对人施加威风;可是对于不害怕老虎威风的人,它的威风也就没有施展的地方。 【训练】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虎熟视久之 熟: 虎亦卒去 卒: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3.文中妇人和她的两个儿子为什么对老虎的突然来到有不同反应?(四)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寻之。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解词】1.少孤:年幼丧父。 2.明:精通;懂得。 3.授:传授;教。 4.诸:所有。 5.好:喜欢,爱好,喜好。 6.怪:奇怪。 7.索:索要 8.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 9.樵薪:砍柴。 10执苦:干苦活。 11.庐:屋子。 12.笞(chi).:用竹片鞭打。 13.数:几。 14欲:想要。 15.樵薪:砍柴。 16.执苦:干苦活。【翻译】承宫,是琅邪姑幕人,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乡里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经书,传授的学生有上百人。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朗诵,感到很喜欢,于是忘记了他的猪就听徐子盛讲经书。猪的主人对他不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