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参加培训心得体会7篇

上传人:雨**** 文档编号:357339752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师参加培训心得体会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数学教师参加培训心得体会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数学教师参加培训心得体会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数学教师参加培训心得体会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数学教师参加培训心得体会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教师参加培训心得体会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师参加培训心得体会7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教师参加培训心得体会7篇数学教师参与培训心得体会篇1 20xx年x月1315日,我有幸参与了广安市第二批市级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培训学习,这次培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倾听了来自武胜的田秘老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邻水试验学校张春苗老师的圆的认识、华蓥双河小学陈华英老师的位置确实定示范说课,及专家教授精彩的报告,充分领会了们广博的学问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结识了来自各区县的优秀而谦逊的同学们。3天的培训学习虽然短暂,我的收获许多,现将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强化骨干教师学校意识,明确肩负责任。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更明确骨干教师肩负的责任,作为骨干教师应当树立学校意识,树立属于自己的教育观、

2、教学观、儿童观、学生观和质量观,把个人的事业追求和学校的进展联系起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今后的工作中,留意整合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共同打造教师教研文化、教师团队文化,引领全校、乃至全县教师专业进展。 二、精确把握教材、利用教材 通过理论的学习使我对数学教育理论有了肤浅的认识和了解,通过理论的学习我进一步认识了关于儿童数学学习的特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现实,不同的学生应当学习不 同的数学,强调儿童数学学习通过儿童自己的活动来建构,以前对一、二年级教材感觉有所认识,有所理解,但通过学习,使我对教材有了更新的认识,更新的理解:全套教材的学问结构是串串相

3、接,环环紧扣,哪一个环节做不好,下一环节就难以实现,所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问点都应当抓好,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把握所学学问。 西师版教材提倡数学课堂生活化,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采纳教材中的教学情境,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开放的“生活化“教学。“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新课程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学问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留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受艰辛的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不仅仅学会了学问,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 三、感受名师魅力,寻

4、求专业进展 能参与本次提高培训学习,我深受启发和鼓舞,我知道我将要做的,不只是教学好玩味的数学,有技巧的数学,还要教有文化的数学,有思想的数学。通过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把学生原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让学生的路走得更远更长,向正常人方向进展更快。 数学教师参与培训心得体会篇2 七月,骄阳似火,我参与了20xx年xx省网上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半个月的学习紧急而有序,很有收获。通过这次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让我对高中新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不仅了解了新教材的设计思路,还了解了新教材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留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要统一思想,切忌穿新鞋走老路 新教材一改旧教材注重学问传授

5、,弱化学生的独特进展,它注重学生的独特进展。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进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在教学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 让他们通过对学习资料,商量、沟通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把握数学基本学问和基本技能。开展讨论性学习,开发校本课程这些之前我们闻所未闻的学习形式将要成为我们今后的常态,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还需我们多指导,将其落在实处。 其次,注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教与“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与电脑的普及,为现代教学提供了方便。新教材多处提到运用计算机这一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如函数零点的存在、对称、平移、折叠、旋转、函数的拟合等,从而给学生提供

6、一个更加直观、形象的印象,加深学生的对学问的理解。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第三,新教材内容呈螺旋式上升,不要一步到位 旧教材内容过难,一步到位,新教材内容呈螺旋式上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必修模块到选修模块表达了这一思想。先必修后选修,必修顺序为1、4、5、2、3为宜。我们教授时应循序渐进,分步到位。切忌任意拔高,把必修上成选修。 总之,通过培训让我更加了解了新课程,在今后将以实际行动来实践新课程。 数学教师参与培训心得体会篇3 通过县级骨干教师的培训,使我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学科学问得到了提高,对于师德的理解有了新感悟。作为教师要树立终身

7、学习的理念;教师要拥有美好感。通过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学问的学习,使我懂得了怎样备好、上好、评好一节课;对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体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怎样成长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有了具体的方法指导。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和本次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一、虚心学习,提升自己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最大的感受是准时。准时于自己思想觉悟的感悟,准时于自己教学理念的充分和提升。在培训中我充分理解了教师的敬业精神的内涵,它不仅表如今对教学工作的职守,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看法对待教学工作,以敬重、信任的看法关心学生,而且更重要的表如今对教育事业的孜孜追求和不断完善上。要求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更要不断地汲取,不

8、断地超越自我,要有勇于创新与创造,锲而不舍的追求的精神,主动探究教育教学规律,科学施教,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步完善自我,以便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我们原来讲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如今,这桶水远远不够,我们要让这桶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远程研修为我们搭建了宽阔的沟通平台。以前专家传经送宝,或教师学习沟通要“走出去,请进来,颇费一番周折,也难于满足到各地学习的剧烈需求。如今却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图!网上研修,一下子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转变了时空之间的连线,我可以十分便捷地在网上学习、沟通,和众多的学友虽不“面对面却已“心连心,真可谓为是,妙不行言,乐在

9、其中!在工作中,使我能够再遇到与讲座中类似的、或其它麻烦的问题时,学会理性的思索和冷静地处理方式。 二、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培训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当代教师,第一,要具有丰富系统的数学理论学问。第二,要树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的基本数学理念。第三,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学习促进者。教师由教学中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由传统的学问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彼此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第四,要做课程改革中的主动合。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合作,教师与教师间合作,教师与家长合作,教师与其他社会成员合作。 第五,要做学习型的教师,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

10、进的今日,新奇事物层出无穷,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永不停息。第六,要主动参与教学讨论成为“科研型教师,教师即“讨论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特殊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必是教师,教师成为讨论者是教师成长的必要。 因此,首先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学问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仔细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主动参与各级的学科培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以时俱进,全面提高自身素养。 二是要主动参与校本课程讨论,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第一,教学中进行自我反思。第二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协调与合作,共同共享阅历,相互学习,共同进

11、展。第三,把教学科研成果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三是在教学实践中培育高尚的师德素养。“用一颗博爱的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用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看法去对待我们的教育事业。这是师德的灵魂,也是我的奋斗目标。 三、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 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是本次骨干教师培训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现。在新形势下,如何让新理念走进课堂,如何让新理念渗透于教学,从而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是每位数学教师必需面对的问题。而本次的数学展示课充分展示了在农村小学现有教学条件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我很有幸参与了这次活动并组织了我校数学科的评课活动,给我最深的体会是:第一,数学课教学注重学生学问的建构过程。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土壤

12、里生长、进展的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向学生传授学问,过分强调数学的学科性,而忽视了学生所学的数学学问与社会生活阅历的联系,使得学生缺乏将数学应用于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中要留意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受学问的形成过程,促进学问建构,促使小学生数学学问的内化。本次的.数学科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充分表达了这一教学理念。第二是数学课的教学评价发生了可喜的转变。教师不仅注重学问与技能的教学,也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对学生的分毫进步,教师都给予主动的鼓舞和评价,使课堂教学更具人性化。第三、教师的综合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骨干教师教学设计的撰写更加细致、可操作性强,备课更加深入;教师的课堂操控

13、能力、教学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教师的课后反思深刻,评课主动精确。通过培训教师具有良好的素养。 总之,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不断反思教学实践,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数学教师参与培训心得体会篇4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我有幸搭上课改头班车,参与了暑期数学新课程培训。几天下来,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认识,胸中总涌动着一股澎湃的课改激情。 我个人感觉新课程有这它突出优点: 主要表达在:第一,内容结构上,打破了学科的本位主义框框,删除

14、了“繁、难、偏、旧的内容和转变了过于注重书本学问的状况。使学生体会到,不是为了数学而学数学。从教材所选例题及所编习题可以看到,数学中有物理,数学中有化学,数学中有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及科技等;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自然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增添了学生主动主动地参加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来的自觉性。第二,培育目标的要求上,确立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摒弃了以往片面强调学问与技能的倾向。诚然,无论是哪一门学科,要学好它,就必需具备肯定的基础学问与基本技能。但是,假如片面地去强调学问更新与技能,而忽视了其它的需求,学生变成了读书的机器,

15、没有创新的能力,社会就难以进展。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印象中的恩师之所以成为恩师,不是他教给了我们多少的学问与技能,而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学习、如何做人。这就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新课程中,无论是哪一个概念的形成、哪一独特质、定理的获取,都设置了情景,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学问的获取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机会,使学生更能理解数学的形成过程,学会思索,学会提问,做到“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体也会问。第三,学生学习方式上,转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育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只起到了帮助、引导的作用。在概念与学问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及教材所展示的背景,不是教师告之结论,而是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去观看、发觉、搜集信息、并用已有学问对所获信息进行归整而形成概念、定理的。使学生感受到胜利的欢乐,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行否认,课改是新的,一切都是在新的思维下产生的,不行避开的有它的缺乏:首先,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因“义教时期所用课程多以传统课程为主,学生获取学问的方式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进入高中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