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主题学习心得800字5篇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356478286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主题学习心得800字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主题学习心得800字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主题学习心得800字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主题学习心得800字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主题学习心得800字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主题学习心得800字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主题学习心得800字5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主题学习心得800字5篇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心得(一)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他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

2、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一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

3、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二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三是

4、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四是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

5、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 五是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

6、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心得(二) 党的十九大把“文化自信”写进党章,这是一个极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创举。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人类的生产活动,描述为物质生产、文化意识形态生产和社会再生

7、产三个部分。关于物质生产,十八大之前,我们已经讲得很充分。关于社会再生产,主要讲人和劳动者的再生产,涉及教育、医疗、养老、居住、环境诸方面,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激起热烈掌声之处。关于文化意识形态生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都阐述过这个问题。习近平同志对精神文化和意识形态生产问题的重视,体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全面的理解、把握与发展。 文化意识形态生产什么生产思想、感情、价值观;生产方向,生产人生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这首先是指在精神、文化和价值观上站起来。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在物质上还是一穷二白,那么

8、伟大的中国革命向人类世界贡献了什么呢那就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人民求解放的基本方略,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的成果毛泽东思想。1976年,毛主席逝世的时候,英国BBC曾有过这样评论:近代中国的湖南,产生了两位伟大人物,一个叫魏源,他是第一个让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人,一个是毛泽东,他是第一个让世界看中国的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走向了富起来的阶段。我们向世界贡献了大量的物质商品,这当然是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但另一方面,我们向世界贡献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仅从经济发展模式上说,它超越了传统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对立的发展模式,因为传统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依赖于

9、信息、资金、劳动力的高度集中管理,这就是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的“以高度理性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克服边际成本”的发展模式。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超越了这个模式,不再将“市场”与社会主义经济对立起来,实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 如今,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世界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呢是思想,是文化,是方向。它意味着,我们逐渐摆脱文化创造方面不平衡的状态,逐渐摆脱缺乏文化自信的状态,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

10、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因此,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依托“一带一路”建设、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共享经济等等,以共商、共建和共享的理念打破资本主义话语体系,以劳动者组织能力的提升和组织能力的创新,最终使人类摆脱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束缚,逐步实现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目标。我们的文化自信,很大一部分在于创新或者说延伸了一些概念的内涵。比如“法”的例子。什么是法法是秩序;什么是秩序秩序首先是在时间与空间中对方向和位置的确定。近代以来,我们从西方那里学习了市

11、民社会的法,其核心讲的是财产权问题,即人和物的所有权关系,权利的核心就是私有产权,但是,这不过是一种局部的、特殊的法的观念,是对法的狭隘理解,对这个问题,包括马克思在内,甚至包括黑格尔、康德,都曾经指出过。相比而言,在我们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秩序中,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根本的秩序,是根本的法。一切局部的、特殊的法,都必须服从于这个根本秩序、根本的法,都必须纳入这个根本的秩序中去阐释。我们强调依法治国,尤其不能用西方市民社会的法来代替根本大法,如果那样做,就会出现“党大还是法大”的荒.唐问题。从这个意义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人类制度发展的一个伟大贡献,其中就讲清楚了党的领

12、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习近平同志是从我们五千年对法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对法的理解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刻阐释这个问题的。如果没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做出这种开创性的阐释。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刚刚开始的课题,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那种慵懒无为、不求甚解的作风,必须彻底改正。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心得(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_年政府报告中也指出:“我们要以中国

13、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基因,是国家、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文化自信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激发,与国运、民魂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今天,我们谈文化自信,必须强调以下三个着力点,真正使其在新时代的中国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一、文化研究自信 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自觉的文化认知和认同。这就要求文化理论研究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真自知、真自信。首先,理论研究者要洞察世情国情,把握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文化研究者要站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理

14、论研究,回应历史性变革,顺势而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文化领域创新中国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加快构建富有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理论体系,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迎头赶上,推动创新引领。其次,文化研究的真自信要扎根中国大地,特别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谱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新文化传统,在今天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继续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性的文化品质。这些已成为我们今天文化研究的丰富内容,支撑着

15、文化研究的自信。 二、文化宣传自信 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社会,弘扬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需要文化宣传部门和文化宣传工作者树立起文化宣传自信。这种自信的内容主要有: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自信。在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文化生态中,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积极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特别是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引领宣传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走进丰富多样的生活实践。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宣传的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

16、求,必须以高度的自信将其融入到文化宣传工作的方方面面,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坚持正确导向,推动人民群众在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形成强大的精神纽带,凝聚强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磅礴向心力。第三,在加强和完善中提升文化宣传自信。文化宣传自信不是喊口号形成的,它是在创新文化宣传的工作中干出来的,是在不断完善和改进文化宣传手段、平台、内容、人才、机制等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中,文化宣传部门除了可以利用传统的宣传手段外,还必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势,创新网络宣传的途径和方法,总之,要在创新完善中提升文化宣传效果,在效果中彰显文化宣传自信。 三、文化教育自信 文化水平和自信的提高,有赖于人的文化素质的整体性提高。而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性提高。新时代的中国,迎来了文化教育自信的最佳机遇期。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近年来财政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