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评课稿

上传人:君*** 文档编号:35606157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评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评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评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评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评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评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评课稿(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评课稿二班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评课稿1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论天的大小这一件事,告知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这篇课文主要由小鸟和青蛙的三组对话构成,对话的朗读是本课的重点,寓意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黄老师的这节课从整体上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课前预备充分本课老师设计的教学课件非常生动有趣,以实物的形式呈现课文内容,课前细心预备头饰,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同时利用形象、直观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同学能很好地理解课文中“井沿”、“井壁”等词句的意思,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二、老师问题引读,同学思后释疑如:上课伊始,导入新课

2、后老师提出的疑问“故事中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争辩”,由于同学都有很强的新奇心,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老师把握这一契机,让同学带着问题,从自己的角度,有重点、有难点、有目的地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老师可采纳多种形式引导同学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同学“多思”“苦思”。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让同学张贴小鸟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让同学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一望无际”就是“特别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一望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一望无际同学就会说出

3、许多答案:蓝天、草原、大海老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同学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美天很“大”的语气。同学通过质疑引读,在思索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熬炼。三、以读为主,扎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黄老师在教学中抓住本课的语言特点,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分角色、表演等在读中引导同学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提高同学的朗读水平,并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领悟文本蕴涵的深刻含义。四、创设了实践的空间,培育了同学观测、思维、想象的技能在理解课文内容时,老师让同学们做了一个试验,让他们把书卷起来看天花板。从而让同学通过实践理解了青蛙为什么会弄错的缘由。如在理解课文内容后,老师做了一个假

4、设:青蛙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说谈些什么?从而给同学制造了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自己制造力,这样切合实际,使“坐井观天”这个寓言原来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总之,这是一节较胜利的语文课,老师使语文教学和同学的生活紧密相连,从情感深处激发同学与同学友好相处,留意说话方式。让课堂短短的40分钟,让短短的一节课留给同学无尽的回味,乃至带给同学深远的影响。这节课老师教得欢乐,同学在轻松开心的环境里,掌控了扎实的知识。二班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评课稿2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论天的大小这一件事,告知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这篇课

5、文主要由小鸟和青蛙的三组对话构成,对话的朗读是本课的重点,寓意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今日听了康老师的坐井观天一课,我认为这节课从整体上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特别值得我学习:一、语言亲切自然,感染力强。体态精美,具有亲和力。二、课前谈话,激趣导入康老师通过猜图、当小导游、共享旅行中的趣事等这一些孩子特别喜爱的形式,不仅训练了孩子的口语表达技能,还让同学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叫“见多识广”,并适时地引出与之相反的“坐井观天”这一课题。设计奇妙。三、紧抓关键字词和标点符号进行朗读指导一个“井沿”,一个“落”,一个“一望无际”让人记忆深刻。通过摆一摆小鸟和青蛙的位置,让同学深刻认识了“沿”的意思。是井的口子

6、,就是井口的一圈,最末究竟说出是“井的边”,老师顺势拓展,桌子的边叫“桌沿”,帽子的边叫“帽沿”,床的边叫“床沿”。这个训练让同学不仅深刻认识“沿”的意思,连运用也能自如了。能抓住第一自然段中的重点词语“落”,让同学体会到小鸟飞的很远,特别辛苦劳累。通过出示“大海、沙漠、田野、天空的图片直观地来理解“一望无际”,并相机出示句式进行训练“一望无际”,指导同学把学过的词语进行敏捷运用,培育了同学发散性思维,能举一反三。再回到文本反复进行朗读练习,对词语理解到位而且拓展得当,可谓环环相扣。在康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对问号、感叹号的理解深刻到位,掌控了依据标点来表达语气。四、多种形式朗读,明白文中道理康

7、老师在教学中抓住本课的语言特点,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如自由朗读、男女生赛读、齐读、指名读、同桌合作朗读、老师示范读、表演读等,可谓特别丰富。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达到,关键在于寓意是同学自己感悟出来,还是老师硬塞给同学。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完成这一目标时,康老师着重抓住以下几个方面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1抓对话,第二次对话,在同学初步理解青蛙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天只有井口大”之上抓住“说大话”“井口大”两个点,理解什么是“说大话”,哪句话是大话,进而引出青蛙对天的认识:“只有井口大”。“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这是一个反问句,老师通过换一种说法让同

8、学初步认识反问句与陈述句表达方式虽然不同,但表达的意思是全都的,不过语气的程度不同。小鸟对青蛙的少见多怪并未反唇相稽,它诚挚地指出善意地订正:“你看错了。天一望无际,大得很哪!”2第三次对话那么抓住了两个“笑”:“青蛙笑了,小鸟也笑了”。同样是笑,笑的含义是不同的。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盲目自信的,小鸟的笑是无可奈何的。3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错误缘由的分析,同学自己悟出了此篇课文要告知我们的道理,使“坐井观天”这个寓言原来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整堂课康老师始终以同学为本,对同学的发言都进行科学的评价,使同学始终积极的投入学习,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一节胜利的语文课

9、,老师使语文教学和同学的生活紧密相连,让短短的一节课留给同学无尽的回味,这节课老师教得欢乐,同学在轻松开心的环境里,掌控了扎实的知识。二班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评课稿3部编人教版二班级上册坐井观天是一个特别有趣的寓言,这是一个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它以短小、简约、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活泼、大方的吴佳妮老师在教学中着重加强朗读和进展同学思维,引导同学通过认识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成语的意思。一、以疑引读,读中释疑在导入环节,吴老师通过猜图游戏,让同学说一说旅行的见闻。由于图片中的主人公都是班里的孩子,同学爱好盎然地沟通起各

10、自的旅游趣事,让大家感受到伙伴们的见多识广。没有直白地说明,没有枯燥地认读,同学在交谈中理解“见多识广”,这样的教学便是“润物细无声”。初读课文后,吴老师就让同学进行男女生竞赛读,同学各个心中有数,跃跃欲试,充分呈现了朗读的积极性和参加性。有的孩子读得挺投入,但也有个别孩子涌现添字、漏字的现象,老师应当实时指出并订正。吴老师用直观、形象的图画援助同学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让同学张贴小鸟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让同学联系生活实际,给“沿”组词。“青蛙和小鸟在争辩什么?为什么他们的说法不一样?”吴老师将大问题抛出,同学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出“鸟看到的天是怎样的?”理解“一望无际”就是“

11、特别大,大得没有边际”,“为什么小鸟认为天一望无际呢?”同学不难找出“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吴老师因势利导,指导同学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美天很“大”的语气。同学通过质疑引读,在思索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熬炼,并扩展思维,“小鸟会飞过哪些地方?”沙漠、宇宙、大地、草原同学认识了一只见多识广的鸟。二、语用训练,积累语感在教学中,吴老师奇妙设计了两次说一说,巩固并综合运用了在课堂上学习的语言文字。如,在学习了“天一望无际,大得很呐!”一句后,让同学用“得很呐!”的句式说一说,不仅进行了语言拓展,更是在语言训练中进行了有效的朗读训练,同学读好了青蛙的固执、目光短浅。再如

12、,“假如你是小鸟,你会对青蛙说什么?”这样的说话训练不仅巩固了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而且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使同学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三、创设空间,自主实践吴老师也擅长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同学制造训练朗读的空间,不着痕迹地培育同学的朗读技能和语言表达技能。同学在理解课文内容后,老师让同学加上动作、表情分角色朗读课文,从而给同学制造了自我展示的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表现力。由于学校生的身心进展特点,他们正处于爱玩、爱动的年龄,假如老师能够抓住这一特性,并且在教学设计上予以考虑,那么课堂教学不仅能够顺当进行,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开拓了同学的思维,以后的教学也将更有新意。二班级语文上

13、册坐井观天评课稿4坐井观天是人教版二班级上册识字4中的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论天的大小这一件事,告知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这篇课文主要由小鸟和青蛙的三组对话构成,对话的朗读是本课的重点,寓意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下面我就吴佳妮老师的坐井观天这一课,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一、吴老师课前预备充分,课堂教学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活泼,教学课件生动有趣,作为一位新老师,吴老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也呈现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二、老师问题引读,同学思后释疑吴老师特别着重以问引读,在读中释疑。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援助同学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让同学张贴小鸟和青蛙

14、各在井的什么位置;抓住关键词句,让同学联系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通过读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理解感悟,扩展思维,再因势利导,指导同学有通过不同形式读对话,最末在展台上展示同学的朗读作品。同学通过质疑引读,在思索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熬炼。三、以读为主,多种形式的读,扎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吴老师在教学中抓住本课的语言特点,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在读中引导同学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提高同学的朗读水平,并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领悟文本蕴涵的深刻含义。总之,整堂课吴老师始终以同学为本,对同学的发言都进行科学的评价,使同学始终积极的投入学习,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

15、效果。二班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评课稿5今日听了张老师执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辩天的大小,告知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见识短浅,自以为是的做法是不对的,听了这节课,受益匪浅。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1、本节课,张老师依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同学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同学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2、由于低班级同学喜爱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同学实际,张老师采纳简笔画、课件演示等手段,激发同学学习爱好。依据新课标的精神,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同学全面参加,主动学习,培育了创新技能和实践技能。3、 教学中,张老师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充分贯彻“同学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表达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4、着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同学制造性地学习,张老师用以下方式来培育同学自主探究的技能: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同学仿照动作,理解词意;2做试验,体验“观天”。同学用纸圈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由于高高的井壁拦住了它的视线,从而揭示寓意;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